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一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我有幸得到了参观故宫修文物的机会。这次参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故宫的庄严和历史的厚重。
我首先参观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在这个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里,我看到了许多文物修复师正在认真地工作。他们戴着放大镜,细致地修复古代陶瓷、绘画等文物。修复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一处细节都需要仔细处理,以保证文物的原汁原味。我看到他们用极其细小的画笔,小心翼翼地描绘着文物上的花纹,仿佛在与古人的智慧对话。他们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专注,但他们的脸上却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接着,我参观了故宫的文物陈列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让人感叹古代文明的辉煌。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瓷器、玉器和字画,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工艺和艺术的杰作。在这些文物面前,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也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和震撼。
在参观故宫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文物修复的重要性。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修复文物就是修复历史。通过修复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而文物修复工作者就是守护历史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文物的尊重和热爱。
参观故宫修文物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物的珍贵和文物修复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我将倍加珍惜这个机会,继续努力学习,为保护和修复好文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二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我有幸得到了参观故宫修文物的机会。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故宫的辉煌和文物的珍贵。
首先,我参观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台台先进的设备和各种修复工具。文物修复师们戴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和修复着古代文物。他们的手指灵巧而熟练,每一次操作都准确无误。在他们的修复下,古老的文物焕发出新的光彩,让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参观了故宫的文物陈列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陶瓷、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品。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它们色彩鲜艳,纹饰精美,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卓越成就。我还看到了许多字画,它们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和墨者的智慧。这些文物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们让人叹为观止,也让人深感自豪。
在参观故宫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文物修复的重要性。文物修复不仅是修复古代文物的损坏,更是修复历史的缺失。通过修复文物,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而文物修复工作者就是守护历史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技术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文物的热爱和责任心。
参观故宫修文物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物的珍贵和文物修复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我将倍加珍惜这个机会,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修复技术,为保护和修复好文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三
曾在故宫的神武门展厅,参观过故宫文物修复展览。这次通过纪录片,更详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认识诸位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倍感亲切。正是有了这些样貌普通,犹如扫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于寂寞,苦心技艺,才能使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让后世子孙,有幸能瞻仰古人的杰作。
文物修复,惠及万代;残破腐坏,改头换面;巧夺天工,旧貌新颜;精绝技艺,代代相传。
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除了技艺之外,此纪录片重点是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些身处深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复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宽松的工作氛围,以及故宫修复技艺传承有序的坚守。整个纪录片,生动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复技术人员们沿袭师徒传承制度,工作上严谨认真,也可以看到他们闲暇时,种花植树,养鸟斗猫,欢闹地打杏接杏,收获果实。
这群人似乎一进宫,就与一墙之隔的浮躁尘世格格不入,但每个人各有性格,却又各有包容。
很喜欢古画修复的组长杨泽华,工作休息时,弹着吉他,貌似和故宫、古画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并不协调,但却感到了他的特立独行和个性。当古画修复完成之后,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给人介绍画中人物,那个像赵本山,那处曾经被一个技术拙劣的前人修补过,发现了画中的小秘密……那份得色和骄傲,溢于言表,个性分明而可爱;喜欢第三集的一段真实记录,裱画的老专家,在装裱完工后,对不完美处的遗憾;喜欢木器组屈峰组长有关格物的那段话,喜欢他在辽金代观音木雕像修复完成后,让旁人寻找修复痕迹时,那份可爱的炫耀;当观音像被搬走时,全体木器组的人们站在门口,依依不舍送别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感动漆器组的年轻的小闵组长和伙伴们,忍受大漆的味道和过敏,坚守着最传统的技法。赞叹之前残破不堪的古瑟,旧貌换了新颜之后的惊艳;丝织品组的陈杨组长,为了职业使命,忍受枯燥,自己亲手缂丝,令人称道。
因为故宫禁烟,有烟瘾的王有亮老师傅,坐在乾隆生母寝宫寿康宫的炕上,审视、检查刚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画风一变,忙骑着车,跑到故宫院外抽烟过瘾。
还有钟表修复组、镶嵌组、青铜组、瓷器组等等,普通、默默无闻而又身怀绝技的专家们,他们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每天触摸历史,是一群令人羡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们。
当然,在纪录片中也暴露出故宫管理的严重不足。看到修复办公室里工作场地的杂乱,就体现了中国人的粗糙和不讲究,和管理的落后。工作室里没有专业的修复台,真担心谁走路不小心,挂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损坏。办公室里没有恒温恒湿装备,没有专业冷光照明,这些温度湿度自然光对纸张、丝织物都是严重损害;尤其看到历经千年的辽金木雕观音像,在精心修复完工后,放在一个铁架子推车上,没遮没挡,由一帮非专业的搬运工,送去慈宁宫的雕塑馆。当时真想穿过屏幕,来到现场,最起码,在捆扎绳带底下垫块海绵,哪怕一叠厚纸呢,也不能绳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担心在故宫坑洼的路上,一个颠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坏,或者,绑扎的绳子、带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宫里面,文物的运送,不应该有修复组专业人员随行吗?
还有,织物组的美女们在清理珍贵屏风时,边干边笑,其乐融融。但你们是不是应该戴上口罩呀,飞沫里的蛋白质和有机物,落到丝绣品上,容易滋生霉斑,也容易产生虫蚀吧。
看来,故宫的技术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真希望他们够吸取损坏宋代哥窑盘子的教训,制定科学严谨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历经千年幸存下来的文物,在我们这代损坏。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四
纪录片总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从古至今,修缮文物。总有许多人才在里面。而其中永不变的,是深深埋在每一个文物修复师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复师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而在故宫修文物,更是人中龙凤。修复一件文物,不仅需要匠人的细心与仔细,更需要他们几十年以来对于文物的认识和专业素养。
我观看的是对于青铜器的修缮。青铜在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腐蚀和氧化,呈现出了各种细微的纹路裂缝和微妙的颜色。在修复的过程中,修复师门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让一件件被岁月剥蚀了墨色的青铜器重现了原本的容貌。这时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灰关锁,金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句话我的印象很深,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让这些封尘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见光明。
穿过层层深锁的宫墙,除了这些古典琉璃的建筑物,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历史悠长之河的,便只有这些曾经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复师所做的不仅仅是要修复这些文物,每一次修复,更是与古代的对话。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
这样的工作,着实让人着迷和向往。作为一名高中生,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这种热爱艺术,热爱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断钻研,不断深造。匠人的名号,便由此叫来。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们身上却肩负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羡慕他们,也敬佩他们。
纪录片,纪录片。百度给它定义的本质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核心是真实。也就是说,纪录片所记录的,是生活。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总是能给观看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它能使我们带入生活,影响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传达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这种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严谨和十分的热情来对待生活。
所有的纪录片的目的,都是想要传达某种精神,那些优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传承和发展,世世代代,绵延不断。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无他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五
十年前,纪录片《故宫》的最后一集“永远的故宫”介绍了从2004年开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缮工程”,其中提到了在修复倦勤斋的通景画时,为了能尽量和乾隆高丽纸保持一致,修复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裱纸。这个非常短暂的一个小片段,让逾千年历史的潜山桑皮纸重回公众视线,也反映出文物修复的严谨和不易。现在,一部从文物修复角度描述故宫生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同的世界,这句话反复被不同的人提起。当王津师徒参加专业会议时,旁白说“同是钟表圈,但是这似乎是与王津不太相同的世界”。镶嵌组的孔姐(孔艳菊)说“就是这儿,说实在的,我觉得和当代挺脱节的……一进那个大宫墙,之后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就感觉到另外一个世界似的,静的我都不敢说话你知道吗?”木器组的屈峰回到中央美院去参加校友活动,旁白再次提起“这是一个与故宫不太一样的世界”。
那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在第二集37分到39分,有一段很罕见长达两分钟的独白,相信是摄制组未经剪辑的原样呈现。这段独白,既是屈峰作为一位手工艺家对艺术创造的体悟,也是一名文物修复者对文物保护的心声。他一边刻着佛头,一边说,每个人的性情和对佛的理解,都造成了刻出的佛像各不相同。“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人和物互相影响,人借物抒情,物则通过人才有了生命。文物的修复,并不只是让文物这个物件存在于世,而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修复的文物中,让它能够继续保留和传播文化,那么,才有意义和价值。
文物修复,无论是针对青铜器、雕塑、陶瓷、书画,或是玉器、钱币、家具、织物等等杂项,都能归为手工艺这一类,再说俗一点,是一门手艺。一门手艺,可以是早点摊上的一份包子豆浆,也可以是家里漏水了请人来修一下水管,就是靠人手上的技艺来制作或维护某样物品,场面有大有小,工具有繁有简,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工匠的这一双手和这一个人。不过,文物修复,则又非常的特殊,它脱胎于某项成熟的技艺,比如书画修复就一定离不开装裱,但是,却不仅仅是这一项技艺于古物上重演。它以一种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手工技艺,去恢复了历史的遗存,再现了艺术的创造。就像文物,它的珍贵,既是因为物质上的时间久远,更是由于负载的文化之延续和保存。所以,这些修复者们,他们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我们之于文物,不过是经过而已。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篇六
刚从故宫旅游回来,便看了这部朋友推荐的纪录片。
介绍这一纪录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宫里的几个师傅曾经想让纪录片的制作人员删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画面,比如说师傅之间互相的调侃,师徒之间扯个大帘子,接下树上摇下来的水果等等画面。师傅们觉得这些画面显得他们太不专业了。纪录片的制作人员执意留下了这些画面,而个人觉得,这些画面反而是这部纪录片最精彩的部分。
当师傅们在树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念叨谁抢走了种树的地盘时,感觉他们就像故宫里的主人;他们半只脚踏在过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却又用着现代性的话语,做着与现代社会各个不符的悠闲事情——亲手从大院里摘水果。他们好像和这个世界的浮躁和繁华隔离,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们的生活当然不是完全远离现今的;毕竟他们杰出手艺的观赏者,还是现代的人们。是那些打着缤纷的雨伞,举着大喇叭,在故宫喧喧闹闹,吵吵嚷嚷的人们。
文物修复后,展出的时间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复钟表的师傅所感叹的,花了那么长时间修好了钟,它们在展览的橱柜里还是一动不动。这些师傅所关注的细节,这些师傅所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数游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机拍照3秒便匆匆赶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这个纪录片所传达的古典情怀,则更让人感叹和钦佩。故宫里的师傅大多一辈子都在修文物,他们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当时的画面,让自己穿越到那个时代,模仿当时的技艺对文物进行修复。
之前,曾经和朋友讨论过,对于这种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的东西,是否还有保护的价值呢?
这个回答,恐怕因人而异。但起码在观看这种纪录片后,再去欣赏文物时,佩服于它们的价值和它们所搭载的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