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优秀6篇)

时间:2013-05-06 07:27: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一

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这个典礼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普通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故事。以下是我对这个典礼的观后感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首先,这个典礼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个典礼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平凡的人因为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没有名利的驱动,只是出于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以及对自己价值的追求,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影响和改变世界,只要我们肩负起责任,坚持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这个典礼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典礼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被表彰的人都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没有独自战斗,而是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这个典礼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社会中,只有相互帮助和支持,才能够共同进步,实现更大的梦想。同时,这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以实际行动去传递爱和温暖。

最后,这个典礼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这个典礼中,我看到了许多平凡的人因为对社会的热情和责任感,能够做出非凡的事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不管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只要我们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就能够做出卓越的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这个典礼也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谢身边的亲人、朋友和社会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被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所深深感动。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并给了我许多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肩负起责任,坚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二

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敬佩。这个典礼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我对这个典礼的观后感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首先,这个典礼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在这个典礼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被表彰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逐名利,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默默地为他人付出。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做出贡献。不管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只要我们充满热情和责任感,我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其次,这个典礼也让我认识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这个典礼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被表彰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困难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只要我们不气馁,勇往直前,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这个典礼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这个典礼中,我看到了许多被表彰的人因为对社会的热情和责任感,能够做出非凡的事情。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坚持不懈,我们都能够做出卓越的成绩。同时,这个典礼也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谢身边的亲人、朋友和社会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被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所深深感动。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都能够取得成功。同时,这个典礼也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价值,坚持不懈,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三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面对这样的状况,生活该怎样度过?《感动中国》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坚强、自信、乐观的故事,他们依靠仅有的劳动能力,让一儿一女考上大学,让全家人彻底告别了贫困。

  像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这样的,还有被誉为“中国的保尔”的朱彦夫,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都书写精彩;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大学生江梦南,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平民英雄”彰显的坚强、自信、乐观精神,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四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中国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人落泪。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五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顾诵芬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

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 篇六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江梦南半岁时,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最开始,江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往往一个音节父母重复上1000次她才能学会。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她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及启示(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