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篇一
《中国人的修养》是一本关于中国人民修养的书籍,通过对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中国人民的独特修养之道。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中国人的修养之美和价值。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分析,展示了中国人的修养与众不同。中国人传统注重家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承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不是轻易放弃。此外,中国人注重礼仪和谦卑,尊重长辈和他人,注重言行举止。这种修养使得中国人能够与人为善,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和谐。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修养之道。
其次,这本书还通过对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分析,展示了中国人的修养之美。中国人注重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统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他们注重自律和自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同时,中国人也非常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乐于助人,善于倾听,懂得体谅和关心他人,这种行为方式体现了中国人修养的高度。
最后,这本书通过对中国人修养的介绍,给予了我很多启示。中国人的修养之美,让我深感自豪,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更加关心他人的需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同时,我也要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过读《中国人的修养》,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修养目标,并将努力实践这些修养之道。
总之,《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的修养之美和价值,也给予了我很多启示。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篇二
《中国人的修养》是一本思考中国人修养问题的书籍,通过对中国人传统文化和行为方式的解读,引发了我对中国人的修养之道的思考。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人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承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不是轻易放弃。同时,中国人注重礼仪和谦卑,尊重他人,注重言行举止。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人的修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中国人的修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的修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的修养是否能够得到保持和发展?我认为,中国人的修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修养,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和谐。同时,中国人的修养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的修养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最后,这本书让我思考自己的修养之道。读完这本书,我深感自己在修养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应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更加关心他人的需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同时,我也要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过自我反省和调整,我相信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人的修养之道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中国人的修养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养,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篇三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
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