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一
《白岩松白说》这本书是白岩松老师的一部自传体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白岩松老师向读者们传达了他对于人生、事业和社会的种种思考和观点。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让我对白岩松老师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在《白岩松白说》中,白岩松老师以平实而深情的笔调,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轨迹展示给读者。他从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求学艰辛,到进入新闻事业的奋斗历程,再到成为一位知名主持人和媒体人,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心路历程和感悟。他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从中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被白岩松老师的坚持和执着所打动。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和克服。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他的故事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同时,白岩松老师在书中也对社会和时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和责任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呼吁媒体人要坚守职业道德和责任,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可信。他对于社会问题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对媒体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完《白岩松白说》,我对白岩松老师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和媒体人,更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思考和观点也给我很多启发。我希望自己能够向他学习,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二
《白岩松白说》这本书让我对白岩松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了新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白岩松老师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力量,同时也对他的勇气和坚持感到钦佩。
在《白岩松白说》中,白岩松老师提到了他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他坚信媒体应该是公正、客观、真实的,应该传递给大众最真实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他对于媒体行业的批评和反思让我深思,也让我对媒体的报道有了更多的审视和思考。
与此同时,白岩松老师还提到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他呼吁社会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呼吁人们要有良好的道德和价值观。他的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在读《白岩松白说》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白岩松老师的坚持和执着。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和克服。他的故事告诉我,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总而言之,读完《白岩松白说》,我对白岩松老师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和媒体人,更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思考和观点也给我很多启发。我希望自己能够向他学习,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三
主持人出书,我一直很关注,如果是白岩松、敬一丹这样的主持界大腕的书,我一定要买来,认真地读。因为他俩的主持风格与自身的文化底蕴是我一直欣赏崇敬的。他俩都很好地利用了央视这个平台、得天独厚的稀有资源来发展自己、积累感悟,厚积薄发,他们的视角也一定会带给我们启迪与收益。此文先谈谈白岩松的新书《白说》。先说文章的题目起得妙,人的主要器官嘴是用来说话的,而说是主持人的职业,他们靠嘴安身立命,巧的是岩松姓白,我们乍看题目,首先理解为这是他说的,其次还可引深为其他含义,比如他自己说的,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就另当别论了。
很早就特别爱看白岩松主持的节目,他讲话的最大特点是思辩性、逻辑性特强,层次递进中一口气能说完很长一段话。比如,白岩松曾在《东方时空》中慷慨陈词中国足球:主场不行、客场也不行;白球衣不行、红球衣也不行;中国教练不行、外国教练也不行……一口气说了十几个“不行”,淋漓尽致地吐出了球迷久积于心的郁闷,那凌厉的、咄咄逼人的语势,让听众与观众特别解渴。这本书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是他5年以来不同场合的演讲集锦,请看这本书的五部分小标题: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哪一句不是充满了哲理与辩证思维?人生的参悟就在每句话里。
作为新闻人的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他不得不说,但他尽可能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套话。常言道:一言即出,驷马难追,这种风险对主持人无处不在,面对误解和非议还得有勇气担当。无论对于古典音乐、体育、阅读等生活话题,还是对于医改、公益等社会和政治话题,白岩松在书中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给予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可以说长久以来做为新闻一线的主持人,他见多识广,博采众长,绝不人云亦云,这与他的读书密不可分。所以掩卷深思,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与我们分享了:“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第一个10年,阅读打开一个远方的世界,带着他走出自己狭窄的空间;第二个10年,阅读与他的情绪产生共鸣,陪伴着他走过青春的岁月,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第三个10年,阅读曾国藩等引导他面对内心、人性和社会,学会为人处世;第四个10年,阅读《道德经》提供智慧、抚慰和解决之道,接受平淡平和。”他最后说:“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好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阅读的滋养不是一朝一夕,是岁月慢慢积淀,是由内而发的魅力和气质。”从阅读中,白岩松积累着故事:在讲述成功与失败的时候,众多的历史人物出来佐证失败是另一种新的开始;在论述观点时,众多作家的名言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而又有说服力,这都缘于他阅读的滋养:“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人们格外需要学会在不完美中让内心得到纾缓和解脱,回归到正常的日子当中。”直达读者心里的同时,他的阅历与读者的经验得到了共振与印证。
作者用锐利的目光去观察和沉思整个人类与人性,把“思辩”这颗看不见的种子,经过加工、培养,使之与形象、语言、情感相碰撞,迸射出美丽的思辩之“花”,进而熔铸成一个整体的、自成一体的世界,表现了作者博大的思辩胸怀,展示着思辩的永恒艺术魅力。读着他的书,眼前就能浮现出他的声音与姿态。这是他独特的魅力,尽管他不是帅哥。
记不得了好像是在“感动中国”十年的一期节目里,他说过的一段话:“这是一个和好人的约会,约会了十年。十年前我只姓白,头发还没白呢,现在头发一半都白了。它就是每年最冷的季节的时候,一个最温暖的期盼。不同的人总结过去的一年有不同的方法,有人用GDP,有人用挣了多少钱。什么都在变但是人们心底里的,对于美好的那种感觉,对于善良的感觉,是不会变的。这就是每年的一种收成,这样的收成对于中国来说比GDP重要。感动它呼应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那种向善之心。感动应该是防止人的心沙漠化的那种水,有水这个世界不会干枯,上善若水嘛。希望下一年呢又会认识到一些好人,跟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一个时代里头,你就会一下子觉得心理特别踏实,好人很多的这种素养是咱们这个人群当中的DNA吧,不会消失。”他的一些主持话语就如同冬季里喝一碗热乎乎的高汤,慢慢滋养你的身心,让你通体舒畅又令人回味,不仅仅是心灵鸡汤,给别人讲好每一个故事不容易。
再回到“说”上,我们没有从事主持人的职业,但除了睡觉与独处,每天也在说话。能否学着艺术点说,废话少说,伤人的话少说,放慢语速,不求金玉良言。小事,幽默点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点说;没发生的事,不胡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心的事,对人要选择性地说;自己的事,听别人怎么说;长辈的事多听少说;夫妻的事,商量着说;孩子们的事,开导着说。脑子总有一根弦绷着: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
虽说是《白说》不会白说,他以主持人的身份传播正能量,引领和提升了听众与观众。那我们寻常人好多的话可能是白说,但白说还是得说,只是尽量要开口有益,说好话,这也算《白说》没白读。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四
借一双眼睛看世界,所以很喜欢央视主持人写的书,《白说》共分为“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五个部分二十余章,通过记录他15年来在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书中内容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每篇文章后都有一篇“自己的读后感”,增加了文章的丰富性;用与读者相同的身份,做进一步跨越时空的交流。
许中国梦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白岩松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中国人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美国所有的好,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物质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GDP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世界排名由第十名升至第二名,不止翻了两番,财税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超GDP的增速。不可否认的是,在追求GDP增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而且现在似乎成了问题的集中爆发期。但我们不能因此责怪政府、痛骂社会。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模式,欧洲走过,日本走过,有人说是“中等收入陷阱”,但哪个成长期没有困难、阵痛?白岩松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讲述中国梦,这也是普罗大众走过的历程和该有的梦。
许舆论环境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针对当下社会的纷纷扰扰,白岩松则在书中表示:“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
新兴媒体,假新闻太多,传统媒体,时常态度失真。钱的力量太大了,市场的力量也太大了,一时间,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层出不穷,一味地迎合、媚俗、八卦,人群中的对立和撕裂也愈演愈烈。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传媒时代,如何处理自己与传媒之间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资讯,如何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变得越来越重要。既不能彻底隔绝,也不能沉浸于此。不仅要选择接收什么样的资讯,还要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当信息趋于对等,每个人又学会了理性思考,负责表达,这个社会的舆论环境该会改观。
许个人成长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
在关于生活和幸福的话题中,白岩松写了一个细节:“曾经在飞机上看过一篇康洪雷(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导演)的专访,被一个细节戳中泪点。康洪雷是我的内蒙老乡,当初当助理导演的时候,每天都要面对乱七八糟各种事。早上起床,总会有一番挣扎,然后对自己说,你康洪雷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你打算怎么过?说完之后冲出屋子干活去。看到这儿我热泪盈眶,把杂志合上了……”有一段时间,因工作的纠缠和人事的纷扰,很有一种想一走了之的冲动,每天上班前都需要给自己鼓劲。读到这儿,一下释然,坚强锐利如他们,也会如此,于我更不足为怪。自此,一扫阴霾,一身阳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当遇到挫折和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找一找合适的书籍,静下心来阅读。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有这样一本书能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你安慰,让你冷静下来整理思绪再次前行。
一部《白说》,没有教条,极少理论。只像一个充满睿智的大哥哥与你促膝谈心,以其凌厉但却无比平实的“白氏”话风直面现实,读来亲切自然,时时处处体现着白岩松对人生的参悟,作为新闻人的敏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五
先说说白岩松吧,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央视。知道他的人是柴静的《看见》有提过,真正的喜欢是在《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吻合了我之前碎片想法及弥补了我所不知道的中国片段。
再来说说书吧,书里写的是:近几年来白岩松在各场合演讲内容的合集。
看完书之后的感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有些内容,我尚未懂得,有些已知的观念,又让我重塑了一番。有些理念,我更加坚定,有些做法,我非学不可。
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一、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白岩松在给学生的《传家》书中的扉页中写道:“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内心气躁的我,强迫自己慢慢细读,依旧不懂个中味道。深懂人无完人,事无完美。于是,幸福之于我,物质刚好,情感淡浓相宜,精神丰盈。
欲望适可。相信一切都会有最好的安排。
二、做点无用的事儿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是带有目的性地为人处事。做每件事,想着利益和捷径。于是,我们错过好多好多该有的经历和风景。我也曾在生活里尖锐地提问过,请直接告诉我,我要怎么做,才能到达我想要的那个结果。现在想来害臊,因为急功近利,弄巧成拙的事不少、腰折的事也不少,成功的曲指可数。
绕过该有步骤,揠苗助长后,发现该来得总是会来的。再后来,我不再去纠结我做的每一件事有什么意义,我知道,只要我开心,只要我用心,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我发呆,天马行空,觉得自己相比以前的自己有所不同。
三、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输得体面,并且有尊严。这一段提到,他在伦敦奥运会报道时,奥组委的回答:体育教会孩子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我们都知道中国教育有弊端,从80年代的教育顽抗到90年代,然后80年代的父母依旧重蹈着教育着00后的孩子。现实告诉我,我们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别在意。
几乎没有一个父母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教育孩子如体面且有尊严地输。我们一代代的传承着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老师。我们极其重视成功,也相对放大了挫折,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和应对能力去面对。我们不断折腾着折腾着,流着泪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是打不死的小强,然后,继续折腾,很少人能破茧成蝶。即使,我们还心心念念着,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请记住:败局可以催生变局,前提是,你有意志和能力。成败不在当下,而在历史。
共享白岩松的一句话:在一个大时代里,如果你受到很多委屈或者不平的待遇,别着急,把它交给时间。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四、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我一直自卑地觉得,我不会思考,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三观可变的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没有独立的视觉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愿意学习,也还在学习的路上,有一天我会变得更加善于学习。我也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人。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请去寻找第二个答案。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 篇六
读了白岩松的白说,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小时候吃不饱肚子,谁能给两个包子就是幸福的,就像有句古话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是在最需要水的时候,一滴水就能让人记住一辈子,有水就是幸福的。终于有一天绝大多数人饱了,但是才发现欲望更强了,想拥有的东西更多了,所以不饿了,却有了更多的麻烦。
现阶段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不满足现状,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因为基础不牢靠,地动山摇。所以吃饱、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太重要。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所以物质是基础,情感和精神生活的缺少,依然不会幸福。正如花钱可以买来房子,却买不来家的温馨,花钱可以买的开书籍,却买不来文化。当有一天你再次回到母校或者童年玩耍过地方时,会不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很多开心的不开心的事,会不由得涌上心头,那一刻你肯定是幸福的。回想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会不由得喜上心头,因为在那个玩具匮乏的年代,我们那些简单而玩过千遍的游戏是有感情,有精神的。
每次回去神木,我总是不由得想去吃一碗老街上的杂酱面,那是我七岁的时候,第一次吃过那么香的饭,直到今日,无法忘怀,虽然在怎么吃也找不回那个时候的那种感觉了,但还是会大口大口的吃完,最后在倒一碗面汤才会满足。让我有时会感慨,所谓想老家了,也许就是想吃老街上的杂酱面而已。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占5%,剩下的90%都是平淡的,能不能把这90%过得不那么平淡,是我们一生去琢磨的。有时候我们会去问别人,你过的幸福吗?一百个有一百个回答,但总之离不开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谁说的都对。
百米比赛会有一条固定的终点线,即使你跑的再慢,十几秒、二十几秒总能撞线,但是幸福没有终点线,有的人刚跑不久接近幸福,有的人跑了很久还是没到。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黄金没有百分之百的黄金,最多有99%、99.9%,幸福也许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一样,没有绝对的到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人生路上总会有坎坷和挫折,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可以走出低谷,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向着幸福无限靠拢,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