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创新的论文 篇一
标题:高职院校双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摘要: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教学团队合作模式。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双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本文认为双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然而,双师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师合作不够紧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挑战。为了推动双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建议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教学模式、优势、挑战、创新
引言: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引入双师教学模式。双师教学模式是指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负责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双师教学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师资不足、教师合作不够紧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我们需要对双师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发展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
优势分析:
双师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师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2. 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双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操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3. 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双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与行业专家密切合作,教师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挑战分析:
双师教学模式也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1. 师资不足:由于双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往往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
2. 教师合作不够紧密:双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与行业专家之间紧密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合作不够紧密,影响了教学效果。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双师教学模式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的评价体系往往存在不足,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改进和发展建议:
为了推动双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
3.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论: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该模式也面临师资不足、教师合作不够紧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挑战。为了推动双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双师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创新的论文 篇三
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创新的论文
摘要:从知识发酵理论出发重新审视了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指出其实质就是“团队知识发酵”。发酵中的双师教学团队菌株、母体、酶、发酵吧等要素之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演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在机理。按照影响知识发酵效率的各种要素的层次结构和作用方式的思路进行分析研究,是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知识发酵;双师教学团队;创新研究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主要集中在团队结构搭配、共同愿景构建、成员角色分工、创新能力形成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对双师教学团队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从知识发酵理论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新的视野。
一、知识发酵理论及其对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
知识发酵是指知识菌株在知识酶的作用下,利用相关信息技术,通过一定的环境,由知识母体融合组织内外各种知识在发酵吧中进行发酵,产生新的知识,从而达到知识传播和更新的目的。知识发酵由知识菌株、知识母体、知识酶和知识发酵吧等要素组成。
知识发酵理论借助仿生学原理,阐述了知识发酵的内在机理,提出知识菌株是知识发酵的起点,知识母体是知识发酵的物质基础,知识酶是知识发酵的催化剂,知识发酵吧是知识发酵的场所。在这几种要素中,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完成知识发酵的全过程。知识发酵理论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师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一定数量的知识与业务能力互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搭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组成。他们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利用自身及团队知识,完成团队目标。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质是知识的学习、转化与应用。
由知识发酵理论可知,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团队知识发酵”的过程,即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就是团队成员(双师教学团队菌株)在团队愿景和团队带头人(双师教学团队酶)的作用引导下,依赖自身及组织知识(双师教学团队母体),凭借相关信息技术,利用一定的场所(双师教学团队发酵吧)执行一次次教学改革任务、完成一次次教学改革目标的过程。团队执行每一次任务、完成每一次目标的过程就是一次发酵过程。在这一发酵过程中,双师教学团队菌株、教学团队母体、教学团队酶、教学团队发酵吧构成其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演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在机理。
二、知识发酵理论视野下的高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一)合理搭配双师教学团队成员,优化双师教学团队菌株
优化双师教学团队菌株要求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职称、年龄、性别和双师结构,有共同的事业和追求,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学团队成员只有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经验,才能实现团队技能的共同提高,实现教学团队成员组合的最优化。比如,按照团队角色理论,挑选有学术专长又有人格魅力的、并且具有较高职称人员担任团队建设带头人,引领整个团队的发展;选取对团队愿景有整体认识,办事认真、精明,分析问题细腻的成员担任团队监察者角色;选取处事小心果断、办事有效率、能集中注意力,能看清楚目标的成员担任执行者;选取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能考虑别人情绪、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能开解他们,能调和气氛的成员担任协调者,等等。通过有意识的团队角色建构,以及坦诚交流、和谐合作氛围下的信息沟通,让每一位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从而提高团队工作绩效。
(二)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交流与学习,提高双师教学团队母体质量
同生物发酵过程中生物菌株的成长需要从营养母体中汲取养分类似,教学团队菌株的成长也要依赖一个具有给定素质的“母体”。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它的母体来源于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呈现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来源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文件、资料、音像等知识与信息。它们都可为教学团队菌株提供“养分”。
提高双师教学团队母体质量,一方面,要激励教师以“顶岗实践”、“下企业”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活动,通过技术设备研发、科研活动的传帮带及参加技师培训等多种方式,自觉接受岗位新观念、新信息,了解新设备,跟踪新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岗位环境变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吸引企业优秀的岗位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岗位技术人员参与其中,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者客座教授,甚至名誉岗位带头人等。由于行业、企业人员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教师通过与企业、行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引进兼职教师后,还要创造条件对其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综合执教能力。
(三)挖掘教学团队中的各种关键因素,发挥双师教学团队酶的催化作用
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学团队酶起着组织协同和催化的作用,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效率。教学团队酶既包括教学团队内部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共同愿景,也包括团队成员的学习愿望、传授愿望以及成员间的沟通交流的合作愿望等。挖掘教学团队中的各种关键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性。
1。 它要有个切实可行的、能被成员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的教学团队愿景。团队愿景能使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树立团队内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在团队内部形成广泛的协同和良好的沟通。在建设举措上,要坚持团队共同愿景与团队成员个人愿景相结合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需要,动员全体团队成员积极规划团体未来,做到团队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共享荣誉。
2。 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教学团队带头人。他的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因此,在团队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上,要坚持以岗位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标准,依托实训基地和紧密型合作企业,通过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及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培养。在方法上,可聘请行业或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担任其导师,负责培养指导工作,也可安排团队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国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进修培训,并定期到国内大企业开展实践,让团队带头人活动于企业与学校之间,处于学术与技术最前沿、游刃于教学与生产之间,成为拥有创新思维、掌握最新技术、擅长于团队管理与组织的'领军性人物。
3。 要有一套可以使成员获得承认、尊重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经济利益激励、地位荣誉激励和文化激励。在经济利益激励上,先要关注团队整体的工作业绩,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团队激励机制,奖励成员之间因彼此的合作而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行为。同时也要关注团队中个人贡献的不同,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奖励方面的政策倾斜,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地位荣誉激励上,要尽可能为成员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让其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实现
优化组合,人尽其才。在文化激励上,坚持“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切实体现出对成员保持不变的尊重。同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展开竞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团队激励机制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促使团队目标的实现。(四)虚实相结合,拓展双师教学团队发酵吧的范围
同生物发酵“吧”需要为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相类似。教学团队建设同样需要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以促进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教学团队发酵吧既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工作现场等可见的物理场所,也包括虚拟场所,如视频会议室、虚拟聊天室等。
和谐完美的团队教学发酵吧能吸引相关智能人(知识母体)在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场所实现聚集,促进知识交流、共享与创新,从而实现双师教学团队目标的达成。
三、结语
“团队知识发酵”中各要素之间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简单相加或独立存在。因此,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通盘发挥团队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并强化团队成员的合作机制,形成团队合力,才能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达到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