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论文【实用6篇】

时间:2019-02-07 08:31: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科技创新论文 篇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医疗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讨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首先,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能够处理海量的医学图像和数据,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分析医学影像,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挖掘患者的病史和临床数据,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医疗设备的研发。医疗机器人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辅助医生进行操作,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智能医疗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并及时报警,帮助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然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医疗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人工智能需要处理大量的医疗数据,包括个人病历、病理数据等,这些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对患者的隐私造成严重影响。其次,人工智能算法的可解释性问题也需要解决。医疗决策需要有明确的逻辑和依据,而人工智能算法通常是“黑盒子”,很难解释其决策的依据和原因。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然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通过合作和努力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论文 篇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企业重要的管理问题。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导致供应链中的信任问题和运作效率低下。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的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性和不可篡改等特点,为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讨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共享困难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可以共享和验证数据,实现信息的透明和可追溯。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物流运输过程,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欺诈行为。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建立信任机制,确保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遵守合约和承诺,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其次,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存在着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数字货币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金融的自动化和去中介化。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货权的实时转移和融资的快速结算,减少金融风险和流动性问题,提高供应链的资金效率。

然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扩展性问题需要解决。当前的区块链技术还存在着交易速度慢、存储容量小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供应链中的应用。其次,区块链技术的法律和监管问题也需要解决。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特点,可能导致法律和监管的困难,限制了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中的信任问题和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通过合作和努力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技术将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论文 篇三

  1水利科技成果数量显著增加,成果转化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转化需符合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真正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近几年来我国每年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率不高,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也较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仅为20%~30%。鉴于目前的科研经费主渠道还是国家财政拨款,水利科技成果大多由科研机构完成,科研大多难以面向市场,如何使大量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使其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先导、支撑和保障作用,仍是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大多以市场为导向,课题的设置、研究过程与生产紧密联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对技术研究和开发成果不断提出新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法规的制定,科技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和做法。

  2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2.1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高效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在美国,科技投资中的70%投向应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多数高新技术成果在进行转化时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市场需求是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驱动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靠市场机制,市场引导科研向应用研究倾斜。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经济萧条到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其主要原因就是积极地开发技术市场,以市场的迫切需求快速实现研究成果的商品型转化。

  2.2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科研单位不可能完成。当某些科研项目涉及多学科、跨多个领域时,研究人员须打破部门界限,与相关行业企业和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攻关,共同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在美国,为了加强跨学科、高技术领域和生产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在许多大学设立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80年代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在日本,生产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科研项目的共同研究制度和委托研究制度。如日立、日本电气、富士通公司和东京大学的合作,是由企业的研究人员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集成电路和中央演算装置等生产过程中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发。企业亦可提供经费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由于企业具有资金优势,科研单位与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在企业的支持下发挥科研机构人才、实验设备、仪器等优势,有利于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

  2.3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促进成果转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过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采取经济手段创造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以及保持政府较高的研究与发展资金投入等。在德国,政府在科技进步及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政府主要通过加强科技立法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宏观调控,先后制定了《科学技术法》《专利法》以及《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以及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法律法规,同时成立德国技术转移中心,该中心为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主要从事技术交易、咨询和技术信息服务。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很大程度得益于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美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法律体系方面的政策扶持有效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成果的推广转化。美国颁布的《联邦技术转移法案》授权联邦科研机构与州政府及企业的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研究,鼓励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美国国会通过的《技术创新法》指出,联邦政府对国家投入的研究与成果的转化负有责任,要求政府部门推动联邦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向地方政府和企业转移,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在法律政策上的支持,为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了保障。

  2.4建立面向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组织机构科技中介组织是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在技术成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沟通政府与创新主体的联系。在英国,剑桥大学建立的工业联络办公室,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需求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科研人员。同时,英国政府还在各地成立专业俱乐部,增加高校教师与企业界人士相互接触的机会,为他们交流信息和合作提供场所,大学直接接受企业的资助,开发的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德国,建立了最大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该机构为民间机构,主要职能是专家咨询和评估、研究和开发、国际技术转移、人力培训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有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可以针对各类科研成果提供咨询和评估,按照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也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高新技术信息。多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在科研成果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并通过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都有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为加快发展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xx年12月,水利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并选择了一批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分配和高效利用、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高精尖的重点项目组织实

  3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施

  同时建立了以水利科技推广、技术产权交易为主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据统计,从20xx年至20xx年,水利行业技术重点推广指导项目增加了1倍以上,大量水利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还应看到,目前仍有大量的创新成果处于科研成果阶段,没有得到推广转化,大约有70%左右的科技成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果转化周期长,水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水利科技成果多但相关水利专利少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科研与市场需求对接仍显不足、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研发部门缺乏科技成果经营人才、企业缺乏对科技成果资源利用的主动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应进一步增加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随着水利科研资金投入的增加,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应坚持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以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多部门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方式。当前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资金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显不足,国家要增加对水利科研成果推广的资金投入,强化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组织对成果的评价和评估,形成成果转化的平台;鼓励社会企业和相关单位增强竞争意识,加大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的投入,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提高自身产品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制定多元化、多渠道增加资金来源的相关政策,按照共同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和单位投入更多资金,促进和加速水利科技成果转化。

  (2)建立水利科技成果信息与市场需求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

  科研机构不了解市场技术需求,企业不清楚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是否适用,这种状况会极大地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水利部门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已逐步建立,每年各级水利部门都会召开水利科技新技术推介会,并要求有需求的企业参会,对加大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使其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需要搭建更加完善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信息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让需求方与供给方都有表达想法和展示成果的平台,让研究者真正做到对开发的水利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有客观的了解,使水利科技成果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密切关联、处于同一平台之上,是水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提高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环节。

  (3)促进政府和产学研结合,完善水利技术创新机制

  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表明,政府部门与产学研一体化是科技发展和加快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政府部门和产学研合作关系中,各方的作用应有明确定位。政府部门主要是完善相应的合作环境,包括法规、政策、市场等方面,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资源投入以推动和促进合作,合作的主角是产学研。高校拥有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理论知识更新快,应增加基础性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机构与市场接触较多,也有相当的理论知识,适合应用性研发。企业应配合科研机构进行新技术试制以及科技成果全面的产业化。调研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产品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开展合作的期望非常高,大部分企业很希望加强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合作,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科技推广部门应建立水利成果转化推广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的投入、考评奖励办法和相关政策,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社会和企业的内在动力。要建立新时期产学研的联合开发研究和生产的新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和成果转化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4)完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

  强化服务意识。科技推广转化服务机构是政府为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新技术成果需求企业和市场建设的桥梁,也是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包括成果评价、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等多方面。应改变目前服务机构覆盖面小、技术力量不足、服务基层水利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现状,强化服务机构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开通科研与生产联系渠道。要提高机构的服务手段,使水利中介服务机构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要建立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层人员队伍,加大对基层水利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引进懂水利技术、懂市场和经营服务的高层次中介人才,为技术的供需双方提供可靠的中介服务,保证双方的有效合作和权益。同时,服务机构要加强对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做好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协调处理好水利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与水利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引导水利成果转化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把对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最大的水利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创新论文 篇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提出了到20xx年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实施者,课程教学则是最主要的载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无机化学是高师化学本科教学中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一方面与中学教学联系密切,另一方面又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方法的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围绕无机化学科技创新课程的教学,在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以兴趣为导向、问题为驱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形成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内在动力。我们多年来通过对新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专业的选择上主要根据家长和中学教师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兴趣而进行专业选择平均不到20%。针对这种情况,对大一学生来说,培养其专业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1.感知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对于刚进入大学学习,还不具备较高化学素养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感知身边的化学,体会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化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缓冲溶液时,我们从pH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的重要性入手,在介绍生物体中重要pH缓冲体系的基础上,学习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再由缓冲作用定性的描述,深入定量的表达,进而分析如何合理选择缓冲体系,如何配制缓冲溶液。在学习元素化学时,我们适当介绍微量元素在生命机体中的存在及作用,如:铁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为配合物,它控制着生命体内极其重要的化学作用,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是具有运输和贮存氧的作用的基本元素;锌是过氧化物岐化酶(SOD)的中心元素,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完整的作用,帮助学生在了解金属元素对生命活动的极其重要作用的同时,激发他们深入学习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掌握金属元素在生命体中的存在方式与其特殊性质的关系。

  2.通过问题驱动活跃学生的思维

  善于提出问题,养成存疑释疑习惯,是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根据知识传授的需要设置问题,在不断存疑释疑中使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用探究的眼光,发现教材、课堂、社会生活乃至生产实践中的化学问题,大胆提问。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我们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合成氨反应为例设置了一组基本问题:如何表述反应的快慢?反应的快慢受什么因素制约?如何调节?该反应是由两个氮分子和三个氢分子同时反应生成吗?等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设置了一组提高性的问题:生产条件、设备的要求以及能耗可以降低吗?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吗?现行的合成氨工艺如何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让学生在对问题的逐步深入思考中增长知识。

  3.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前沿知识

  化学是中心科学,它是一门生机勃勃、充满挑战和机会的重要基础学科。无机化学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无机化学教学在保持课程体系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需要不断用新知识、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介绍碳族元素时,我们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院士等根据在碳的简单化合物如CCl4等与金刚石结构中的碳同样具有四面体结构的特点,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在学习配位化学时,我们介绍了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鹏研究员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开发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再如,在学习分子间作用力时,根据人们在分子组装和超分子结构方面的新成果来讨论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对无机化学前沿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该课程的活力,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激情。

  二、以“参与式”教学为手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其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积极成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评价→延伸学习”为主线的“参与式”教学手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1)提出问题是参与式教学开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时,我们要注重以下方面:①区域自然资源及文化特点。在学生具备一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值得研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卤素时,我们结合淮安地下盐矿资源,提出诸如氯化钠、硫酸钠如何分离,如何利用NaCl和Na2SO4开发下游产品,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技术有哪些进步等一系列需要学生深入调研、思考的问题。②关注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例如,在学习电化学时,我们设计了诸如化学电源与化石能源各有何特点及优缺点,如何提高化学电源的工作效率,如何降低化学电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综述目前国内化学电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③关注重大科技成就。例如,在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之时,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依靠什么样的推进剂才能使火箭顺利升空,这些化学物质的构性关系如何等,设法让学生在被这些重大科学成就鼓舞的同时,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品德。

  (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相关问题的启发下而产生的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在存异和求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教师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平等交流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心态、能力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个性,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

  (3)总结评价可以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学生。我们采用口头总结、问卷调查、讨论报告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在研讨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问题。

  (4)延伸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方面我们目前仍然是50人左右的大班上课,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研讨受到制约,学生的参与面也受到限制。我们积极开发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深化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另一方面,利用第二课堂,采取开放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对一些在研讨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此外,我们还利用第二课堂开设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介绍无机化学的学科动态和热点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感受学者们对科学的追求精神与人格魅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激情。

  三、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说过:“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实验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其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1)做好基础实验。在学习无机化学时,学生尚没有经过专业的实验基本能力和实验规范的训练,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十分重视学生基础实验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习惯,确立化学实验量的概念。

  (2)安排综合设计实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利用综合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科学制订实验计划的能力,基本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实验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或多个化学学科理论知识,改变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照方抓药的实验形式。

  (3)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规范和一般的研究方法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①根据无机化学学习的相关内容,由教师定题,学生来选做。例如,在学习多碘化物时,我们拟定了“碘伏中碘含量测定”的研究题目,学生系统地研究了碘的化学检测方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②吸引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我们将自己的科研课题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解,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由于这些课题是探索性的、尝试性的,学生在探索—失败—再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断出现具有创新性的思维火花和成果,这种锻炼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好处。③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创新性试验计划”。国家教育部从20xx年起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本科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承担研究项目,江苏省和本校也相继实施了类似计划。这是一项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我们省级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用于汽油抗爆剂的研究”项目为例,项目组的学生从学习化学、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撰写了一篇关于汽油抗爆剂研究进展状况的综述报告,合成了10余种五羰基合铁的衍生物,并研究了将其用于汽油抗爆剂的可行性。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热情得到了展示,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

科技创新论文 篇五

  1种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院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智利和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院所和国际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种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数百份,邀请国外同行专家50余人次来院开展学术交流,与瑞士先正达公司和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等国际种业巨头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不断推进科企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已与丰乐种业、荃银高科、隆平高科和皖垦种业等国内多家种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成效明显。例如,院水稻所与荃银高科共同组建“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与新加坡淡马锡科学院合作开展水稻分子育种研究取得新突破,与韩国首尔大学合作培育出氮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等。

  2种业创新与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

  2.1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和常规育种工作,为企业商业化育种服务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保障种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2]。在种业新政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鉴定以及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积极为企业商业化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6027份,其中,水稻3000余份、小麦214份、大豆10份、油菜700份、棉花1663份、芝麻77份、食用豆51份、大麦134份、苦荞37份、地方特有蔬菜56份、茄果类蔬菜38份和西甜瓜47份等。积极开展小麦、水稻和大豆等作物常规育种研究工作,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加大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实施许可使用,先后将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等65份优良育种材料向国内20余家种企发放,育成一大批优良新品种,提高了种子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

  2.2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搭建种业创新高端平台

  加强国内外种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种业技术,在学习中创新,在合作中提高、超越。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凭借先进的实验装备和人才条件,积极与国际著名种业公司合作,引进资金,吸收技术,强化管理,着力搭建育种创新高端平台,为早出成果创造条件。20xx年,院水稻所与瑞士先正达公司合作,共同搭建水稻转基因育苗高端平台。先正达公司每年提供一定额度的科研联合研发经费,并派出高端育种人才现场指导、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关键问题,使水稻转基因育种能力和水平取得了突破性提升。在此成功的基础上,20xx年,院作物所与美国先锋公司签订了协议,共同开展油菜育种研究。20xx年,院水稻所与新加坡淡马锡研究院携手,共建分子育种实验室,开展水稻育种研究深度合作。20xx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与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种企成功组建了皖江合肥生物技术育种研究院,一个集资源发掘、品种研发、新品种示范与推广和人员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2.3实施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提升种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有安徽华安种业公司等4家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控股种子企业。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小、散和弱等不利局面,难以承载技术成果转化功能。在种业新政下,为将院属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将其打造成一流的成果转化平台,结合全院种业实际,20xx年9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采取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促进安徽华安种业公司的蜕变转型。我国首家登陆创业板,拥有完善的种子科研、生产、加工以及国内外营销业务体系的种业公司——荃银高科,与安徽华安种业公司实现合作,重组设立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此次股权收购,荃银高科持有华安种业51%股份,实现了控股。股份总规模由原500万元增加到了3000万元。合作实现多赢,对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来说,通过股权变更,基本实现了科研院所与企业分开,科研人员集中精力从事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将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大幅度提高成果转化能力的目标。对于荃银高科来说,此次股权收购不仅壮大了企业的种子经营实力,还增强了企业的育种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重组后设立的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企业规模得以扩大,品牌得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理顺了产权关系,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

  2.4构建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打破行业、学科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集中优势,补缺补差,形成合力,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技术成果。20xx年以来,在与22家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大豆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进入省级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依托两系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与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等12家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申报和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2项,通过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建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筛选了一批优质、抗逆种质资源,选育并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其中,4个两系水稻新组合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省级审定。依托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与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隆平高科等10家单位联合申报和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3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选育大豆新品种12个,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大豆试验的新品系40多份。这些新品种、新品系的培育提升了我国水稻、大豆育种水平,促进了水稻、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

  2.5拓宽种业成果推广应用渠道,加快种业技术成果

  进村入户种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村入户是关键。近年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强化“三农”服务意识,积极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作用,努力拓宽推广应用渠道,加快种业技术成果进村入户,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与50个市、县政府及8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庐江、宿州和大浦等6个国家级和4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技术对接。依托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棉油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项目和体系平台,大力推广种业科技成果,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技术成果进村入户,取得显著成效。20xx年,在全省共实施370余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22个,推广面积达101.4万hm2,增产21.8万t,带动农民增收28.9亿元,培训农民、农技人员6.52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种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加快种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调整种业学科结构

  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的生命线和立足之本,是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基础工程。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赖于育种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加强。在种业新政下,农业科研院所要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拓展种业学科领域,加强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整理、保护、鉴定、评价以及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在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中长期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二是加强农作物种业学科基础性和应用基础研究,如作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方法与技术、作物功能基因评价与应用、作物功能基因组、作物蛋白质组、作物代谢组、作物调控组、品种检测技术和加工技术等新兴及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种业学科生长点。三是加强常规稻、小麦等常规农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

  3.2加强种业人才团队建设

  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核心。随着国家和省种业新政的实施,农业科研院所要快速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重视育种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培养一批种业创新的领军人才。一是稳定和发展农作物育种科研队伍,加快现有育种科技人才的知识更新与提升,引进培养一批掌握育种前沿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育种技术创新,逐步与国外育种先进技术接轨,建成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育种技术创新团队,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3.3强化种业平台条件建设

  先进的基础研究条件是开展育种基础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农业科研院所在开展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争取和做好育种平台条件建设。一是做好现有育种平台条件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改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公益性育种平台运行机制,为商业化育种提供基础支撑。二是申报相关平台条件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与种业相关的国家农作物育种分中心、农作物品种审定(含抗性)区域试验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种质资源圃(库)和原原种基地建设等。三是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共建农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育种研发中心和生物技术育种研究院等平台,拉长农业科研院所资金“短腿”,弥补种企新品种选育“短板”,为现代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3.4深化种业科技合作交流

  围绕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需求,农业科研院所要深化种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一是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种子企业等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优质种质资源等,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提升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二是加强科企(校)合作,与种企、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双方沟通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学研联合体”,相互开放科研平台,共享资源及信息,共同搭建商业化育种平台,使科研优势和生产经营优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不断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和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三是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国内外高校、种企等种业人才、学术交流,提升种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3.5建立健全种业成果转化机制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中最重要的表现载体,但现存在研发与实际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政府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农业科研院所要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完善种业成果交易管理办法等。积极制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公益性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公益性科研成果由政府设立的中介机构代理,加快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把交易中心打造成以科技成果交易为主导、融合技术产权交易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成果集聚、扩散大市场,有效促进种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创新论文 篇六

  一、多维构建能力链,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形成结构洞优势的创新能力

  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结构洞的形成会阻碍有效信息在企业中的实时交流,限制创新能力的形成。企业可以从组织扁平化、搭建信息桥和引导非正式组织间的交流等方面消除内部结构洞对创新能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INSEAD副教授MartinGargiulo观点“创新更多地来自于那些对不同部门和领域都有了解的人”。企业结构洞的占据者应为结构洞两边搭建信息桥,有效促进信息在结构洞成员间的实时交流,弥补结构洞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营造发挥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

  作为创新型企业,仅仅获得信息与控制优势只是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在企业还要构建一个益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企业创新能力开发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员工在既定的机制里容易产生同质化的思想意识,使企业逐渐失去创新性。个性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存在形式,崇尚个性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个性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企业员工发动创新思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文化有了包容性,企业员工没有了因创新失败受挫的顾虑,会更愿意提出创新和实施创新。另外,在企业文化中要建立有付出就会有丰厚回报的信念,不只是制度,而是将这种文化作为显性文化反馈到员工之中,让员工参与产品生产和体验,让员工每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都有精神回报。所以,个性、包容、以及提升员工参与感、成就感与满足感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创新型企业构建其企业文化的方向。

  (三)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才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都是十分宝贵的,很多竞争活动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和更宽阔,就必须花大力气开发创新人才,创造创新优势。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打造创新人才队伍,包括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计划被很多国家和企业提上战略的高度,可见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作为中国企业的新星小米公司,在几年的时间里推出了miui系统、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盒子、小米平板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在几年时间里推出成本定价、抢购模式、社会化营销等基于网络的集中全新营销模式;在几年时间里完成了小米手机/平板与小米路由的互通互联控制传输,小米路由与小米电视/盒子的互通互联控制传输,小米手机/平板与小米电视/盒子的互通互联控制传输,并基本完成产品血管脉络的构建。这些快速的、高质量的、深入人心与市场的创新活动就是来自于小米公司对每款产品、每项业务都能不惜血本找牛人强人的策略,也就是引进顶尖的行业人才来执掌,保证核心团队没有短板。企业除了引进人才之外还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培养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有效性。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才,能够更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熟悉企业产品或服务内容,更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并且企业培养起来的人才对本企业有更多的依赖性和责任感,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企业培养一批有素质、有技术的人才群体,能够帮助企业不断变革创新。

  二、着力搭建创新链,加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创新链是

  “三螺旋模式”的实施工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人才少,可以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创新链,实施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下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和风向标,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创新链要以国家意志指导或者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着力点。其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形式,现主要存在于以国家意志与机制安排的方面;由于它有利于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有利于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而成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创新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并逐步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基于企业的协同创新,不同于基于国家意志的协同创新,没有后者那么大的波及范围与强大效果。基于企业的协同创新,就是企业依据自己的创新项目,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展开的合作性研究,旨在使创新产品或服务更好更快地作用于市场而换取利润。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是搭建创新链的主体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应与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职能、不同主体积极协作,合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工作。首先,组建不同形式的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特点,跨行业完成技术创新,形成产业合力。因此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高校的人才和学科支持、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组建不同形式的联盟体系,完成创新飞跃。其次,企业内部在机构设置上应设立单独的部门负责科技协同创新工作。例如可以设立协同开发部,下设协调组和专家技术组;协调组负责与政府、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或主体联络协作项目的经费、人员构成、协作任务等事宜,专家技术组则负责协作项目研发过程中的相关科研工作。再次,争取多渠道财政支持,针对协同筹备、合作研发、推广应用、成果产业化等多个环节给予持续稳定的支持,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最后,建立以项目细分为主导的绩效考评制度,对科技协同创新的绩效考评进行宏观设计、微观追踪,加强项目引导、质量监控和评价监督等工作。

  三、积极促成专利链,推动企业创新成果共赢

  专利链是“三螺旋模式”的外围突破力量。目前,我国虽然是知识产权大国但不是强国,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仍较小,而且绝大多数的发明专利由于不具备必要专利的属性而难以被吸纳转化为技术标准。就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很少有单个企业能够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因此企业间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合作。专利联盟模式正好体现了企业在技术上的合作形式,也成为“三螺旋模式”中专利链的建构主体。专利联盟是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以一组相关的专利技术为纽带达成的联盟,联盟内部的企业实现专利的交叉许可,或者相互优惠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这代表某一领域先进技术的多个专利拥有者通过交叉许可组建成专利联盟,有效弥补了我国单个企业现有创新实力不足的现状,使企业拥有技术标准制定机会、实现创新要素共享机会、获得创新机制建立机会,从而促成新的创新优势。在创建企业专利联盟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在创新联盟中建立一个核心创新企业做主导或者以行业协会做主导,多个创新骨干通力协作,其他创新企业协同执行的专利联盟模式;另一方面,专利联盟在专利产生过程中就要进行合作,完成技术上的深度联盟,并且在自我创新提升、协同创新建立的基础之上逐步推进,以保证联盟的牢固性和持续性。

  四“、三螺旋模式”的建构关系

  能力链基础地位的稳固、完善,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源动力。企业中有在信息、文化、人才等多方面管理中不断提升,才能保障企业科技创新的坚实地位,产生共赢吸引效应,促使创新链、专利链的形成。创新链、专利链的构建应围绕能力链的发展而展开,又体现能力链的带动性。创新链是能力链的进一步扩展。企业首先只有具备了创新的自我成长实力,才能在协同创新中得到优质合作伙伴的青睐,具备协同创新成员的条件。另外,企业创新活动是一种高成本、高水平的企业活动,协同创新一方面使企业摆脱了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使企业走出了自我创新的小范围禁锢,更符合我国大部分创新企业的发展现状。现在中国的高新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高新企业的产业规模、技术积淀、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所以企业在完成创新的活动中要积极的寻求合作伙伴,为创新活动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技术人力支持,虽然协同创新会使企业支付一定的经济报酬,但却为企业实现创新的及时性和优越性提供了保证。同时,协同创新使企业与其他研究机构拥有了技术、知识、人力等互通互助的机会,能够使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异质知识和技术,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人员的知识领域和创新能力。专利链是创新链的一个递进形式,需要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建立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利益共分的机制。专利联盟在创新协作方面涉及的合作范围更加的广阔,它跨行业、跨区域,引入了更多的研究企业和机构,是一个开放性和开阔性的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创新的协同合作,而专利联盟则实现了一组创新的合作,这对我国企业以捆绑式的方式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竞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也为在国际上产生更多的中国技术标准带来了机会。专利联盟比协同创新更加的复杂和开阔,但是协同创新的合作形式、成功经验、形成机理却能为专利联盟的组建带来较多的经验和启示,并且能有效地弥补专利联盟一些合作机理的缺失。

  五、综述

  总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三螺旋模式”体现了能力链、创新链和专利链三者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多重互动作用。该模式强调了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形成一个螺旋状的联系模式,这种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由能力链、创新链和专利链三个基本方面构成。能力链承担着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链是知识和技术的源泉,专利链则是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三个方面保持原有作用的同时,每一个又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三者交叉、结合,角色互换多样,多边和双边沟通灵活,由此形成持续的创新流。

科技创新论文【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