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说课稿 篇一
标题: 传统节日——重阳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通过学习重阳节,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如何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生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介绍重阳节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
2.学习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15分钟)
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并组织学生讨论,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寓意。
3.体验传统习俗(20分钟)
a.登高活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山上进行登高活动,感受登高的快乐和健康。
b.赏菊活动:在校园内组织学生欣赏菊花展览,同时讲解菊花的种类和特点。
c.制作菊花饼:学生分组制作菊花饼,体验传统的烹饪技艺。
4.拓展延伸(15分钟)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一场现代化的重阳节庆典活动,并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学生对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了传统习俗的乐趣。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说课稿 篇二
标题: 传统艺术——京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播放京剧的经典片段,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学习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5分钟)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如它的四大剧种、脸谱和剧目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京剧的独特之处。
3.学习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20分钟)
a.学习基本动作:教授学生京剧的基本动作,如虎跑、鹤立等,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b.学习唱腔:教授学生京剧的基本唱腔,如西皮、二黄等,并进行模仿和练习。
4.欣赏京剧表演(15分钟)
观看一段京剧表演录像,并讲解表演中的技巧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学生对京剧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习了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通过欣赏京剧表演,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传承意识。同时,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说课稿 篇三
灿烂的中华文化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对这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五课第一框,八年级已学过《多元文化地球村》。探讨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为本课作过铺垫。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通过体验、质疑、活动三个具体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从历史、文学、军事、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4.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看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二、说教法:
这一课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威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并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传统美德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解答疑问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聆听观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练习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做好适当的点拨、引导和总结。
四说教学环节: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华文化某一方面的.资料,通过研究,展现其魅力,可以多种形式展示。
2.了解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导入新课:关于文化的话题,我们不是第一次探讨,还记不记得初二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文化的内容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多元文化地球村。探讨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
今天,我们侧重探讨的是中华文化的内容。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学生回答(略)
谈起文化,不少学生觉得很抽象,因此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事物,因而也就生动具体了。
(二)体验新课 多媒体展示
体验内容:⑴中国的民族服装、旗袍、饮食文化、长城故宫、建筑风格、京剧脸谱,民族乐器,书法,绘画,武术、儒家思想,哲学思想。
⑵一些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资料
体验要求:1、体验本课的学习内容,做好体验笔记
2、完成课文中的小问题或需要填写的内容
体验提示: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
2、课文中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
3、懂得了什么道理?理解了什么问题?
4、课文中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互补。如学生在完成体验过程后的笔记:⑴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⑵ 中华文明文明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在哪?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由什么组成的?⑷ 我国的传统文化乃至对世界有什么影响?⑸ 中华民族在创造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创造了什么?⑹ 我国传统道德精华的品质是什么?等等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 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 吃一堑,长一智
2、 车到山前必有路
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7、
8、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苏武牧羊
负荆请罪
徙木为信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最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对学习内容提出的问题:⑴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⑵ 中华文明为什么历尽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不绝?⑶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地位如何?⑷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华文化?⑸ 我们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 等
(三)课堂小结: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开发了祖国的大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青少年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世界舞台上立于
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