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征文【通用6篇】

时间:2018-02-06 04:16: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征文 篇一:传统与现代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和纪念屈原的习俗。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逐渐改变。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探讨端午节的变迁与发展。

首先,传统的端午节庆祝方式主要包括龙舟竞渡、吃粽子和挂艾草等习俗。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它源自中国古代的屈原传说。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英勇精神。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展起来的。粽子的制作过程繁琐,但人们乐此不疲,因为它代表着对屈原的怀念和缅怀。此外,挂艾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艾草,相信能够驱邪辟邪,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于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现代的龙舟竞渡不再局限于江河湖海,而是在游泳池中进行。这样的改变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增加了活动的可参与性。此外,如今人们对于粽子的制作也更加注重创新,出现了各种口味和款式的粽子。传统的咸味粽子旁边还有甜味和奶油等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此外,现代人也更加注重健康,因此有机粽子和低糖粽子等新品种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龙舟竞渡、吃粽子和挂艾草等习俗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而现代人对于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庆祝方式,都体现了人们对于屈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我们一起共同庆祝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端午节征文 篇二:端午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文将从粽子文化、龙舟竞渡和屈原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端午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先,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粽子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精心挑选材料并掌握精湛的制作技艺。从古代到今天,人们对于粽子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和创新,但其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并未改变。粽子的形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团圆和和谐,寓意着家庭的团聚和幸福。同时,粽子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传统的技艺传承,通过代代相传,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其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传统活动。起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英勇精神和他对于国家的忠诚。龙舟竞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如今,龙舟竞渡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举办龙舟竞渡比赛,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体育精神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最后,屈原文化是端午节传承中的重要一环。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文化名人,他的爱国精神和忠诚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可以让人们了解他的故事和他对于国家的贡献。屈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综上所述,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过粽子文化、龙舟竞渡和屈原文化等方面的传承,将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一起共同庆祝端午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火炬。

端午节征文 篇三

  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我们见面了。这时候人们纷纷展开纪念活动,比如说:包棕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些,你们一定想知道我去哪里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妈妈昨天约好一起去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妈妈在做早餐,我就赶紧过去跟她说话。

  “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好吧,问什么问题。”“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嗯……对了,今天好像是端午节。“完全正确。”“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问吧。”“今天去那里?”“嗯……对了,去看望爷爷和奶奶。”“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最爱看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过了几分钟,妈妈煮好了早餐了,我赶紧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妈妈说:“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妈妈说:“十点钟我们准时出发!”

  到了十点,我和妈妈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后,便坐上摩托车。开车了,突然,一个坑把我们都弹了起来,还好,弹的不算高,不然的话我们的命就回没了。我望了望前边,发现到处都是泥坑,根本没有平地。我和妈妈都抱怨为什么政府不修好这条路,本来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变成了双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费到了极点。

  “终于到了。”我和妈妈都叹息着,我熟练地打开奶奶家的大门,让妈妈把车推进去。当我走进屋子里,看见奶奶的时候,只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爷爷也非常高兴,不停地问我吃不吃这个,喝不喝那个,简直高兴死了。

  可是对于我来说,端午节最好的品味就是吃棕子啦。奶奶一看见我要棕子就立刻端来了一碗刚出炉的棕子给我。我说了声:“谢谢”。而奶奶却说:“不用谢。”我吃完那碗棕子后,觉得太好吃了,还想吃一碗。没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给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觉得非常舒适,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傍晚,凉风习习,在晚风的护送下,我们要回家了。爷爷、奶奶在门口向我道别,好像舍不得我走,我们在一阵“再见”的声音中坐上摩托车回家了。

  这是我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因为我从来没有那么开心了。

端午节征文 篇四

  从古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美好的节日,外国朋友有他们自己的节日,而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特定的节日。

  端午节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今天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说起端午节,每一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但是,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

  通过了解,我终于找到了适合的答案,原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臣,他主张富国强兵抗击秦国,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职流放。后来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占领,屈原悲愤欲绝,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后,划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赶来搭救。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咬食屈原的尸体,人们把糯米包在苇叶里,用线捆好,做成粽子投入水中。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相信大家听这个故事以后会抱着不一样的心情去吃粽子,过端午节吧!

端午节征文 篇五

  当你看到有这样一个节日,一定非常惊讶。是啊,那么多的节日:“儿童节”、“劳动节”、“圣诞节”、“妇女节”、“国庆节”、“端午节”……应有尽有,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泡泡节”呢?想知道吗?请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恍然大悟了。

  在我们学校,你总会看见有一些孩子,在廊子上吹泡泡,他们把泡泡“呼哧呼哧”地吹上天,泡泡便随着风儿飘动。于是,许多泡泡缓缓地升上天空,然后又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在泡泡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时,“啪”地一声,尽管声音极小,泡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然后,许多新的泡泡又从我们的“嘴里”诞生了,在孩子们欢快地“吹促”下,它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飞上了天……下课时,我们就会看见满天的泡泡飘浮在空中。

  那泡泡总是一群群的,还有各种怪异的形状:有爱心形的,有椭圆形的,有长方形的,有“8”字形的……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无限的遐想……可是,老师却把吹泡泡当作违纪的事情,从我们课桌里没收了一只只孕育泡泡宝宝的“母亲”,让我们无比难过与遗憾。我觉得,学校里五彩斑斓的泡泡,是校园里一处美景,仿佛是春天里第一缕彩虹,尽管它们的生命短暂,却充满无比的活力。

  “泡泡节”又是什么意思呢?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好像是一个吹泡泡的节日,仿佛每人都要准备一瓶泡泡水一样。我清楚地记得去年二月份,大约也是这个时候,也有像今天学校里不约而同的事,既没有人规定,也没有人啃声过,校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吹泡泡的孩子,我随口把每年二月的这个时候,大约是十八日到十九日称为“泡泡节”。

  我丝毫没有对“泡泡节”做任何准备,也没有勇气敢买泡泡水,我喜欢看别人玩,也喜欢别人吹好泡泡给我玩。这两天我们各玩了自己喜欢的泡泡游戏,我喜欢用食指指尖轻轻触碰小泡泡,可惜一到我指尖上它们就变成了水,消失在我眼中。穿了冬季校服的女同学高兴坏了,因为我们的冬季校服外层很光滑,而且富有弹性,她们用袖子轻轻一碰,泡泡不会破,却会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在空中打盘旋,翻跟斗,实在是精彩极了。就这样,泡泡就在我们袖臂间传来传去,不过,没过多少秒钟,又“不翼而飞”了。

  看着周围的同学吹着泡泡,我又想起了以前超爱看的动画片《海绵宝宝》,主人公海绵宝宝是吹泡泡的高手,它能吹出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泡泡,虽然感觉有些像畸形的黄方块,但我还是打心眼里喜欢

  不知呆立了多久,我总是喜欢这些七色泡泡。它们又似球形镜子,把校园里的绿树红花、青瓦高楼,还有一个个快乐小天使的身影……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揽入”自己的怀抱,展现出来。它们把自己印出来一切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树木是彩色的,房子是彩色的,孩子们也是彩色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尽管“泡泡节”如此美好,但也有对付泡泡的强敌,男同学们都知道,水枪是泡泡的克星。水枪一射,泡泡像自己因为被击中,伤心地留下了眼泪,几滴“泪水”滴在地上,仿佛在哭诉着自己悲惨的命运。

  泡泡节快要结束了,校园里只剩下依稀的几个泡泡,我很想对它们说:“但愿你们命运好,一路走好保平安!”我在心里默默

为泡泡们祈愿。顺着泡泡的去向,向它们招手,欢送它们远行。

端午节征文 篇六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五月单五”、“重午节”、“端阳节”、“五毒日”、“娃娃节”、“五月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解释不尽一致。广为流传的要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遭谗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一传说在中国广大地区家喻户晓,影响深远,民勤也不例外。民勤的端午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古风盎然,颇有情趣。民勤人过端午节一般是五月五日。主要活动是小孩子五毒兜、香荷包、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等。

  五毒兜肚主要流行于中国的西北地区,而陕西最盛,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五毒是哪五毒,民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都是带有巫术意义的民俗事象,表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毒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有些做成短裤形状,孩子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因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大人喜欢,小孩穿上也开心。有些小孩可以穿两三个夏天。小孩长大了不能穿了,母亲还会把它像宝贝一样收藏书起来。有的还会转赠会别人,接受的人也会很开心,因为这不是人人都会做的,一般年轻人可能都不会做。悬挂柳树技

  端午节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普遍流行的节日,每当此时,南方和北方的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柳树技借以避邪。

  民勤人还有一种特有的习俗,大人在五月端阳节的前一天,细心的妈妈们为小孩子们编上各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花绳子,给小孩子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以示吉祥,一直戴到七月七的那一天,都取下来扔到房上,让喜鹊叼着给在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在这个节日里,民勤的媳妇们还要蒸上扇子,粽子带着回娘家。

  民勤人在吃粽子这一点上与别处稍有不同。粽子一般是棒块状,里面的配料不像南方人那样喜欢用糯米、绿豆、猪肉、五香粉,而是在糯米里加红枣、糯米,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或者只是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特别香甜爽口。

端午节征文【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