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开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协同育人”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模式。
“协同育人”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方之间展开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项目,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首先,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和实践。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高职院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获得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其次,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科研工作中,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科研机构也能够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技术创新。
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方合作,共同开展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与产学研各方的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同时,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可以参与到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中,提供实际案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和实用。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与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产学研各方的合作也能够促进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和倡导“协同育人”模式,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篇二:浅析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的任务也愈发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与产学研各方的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其次,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践项目,通过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的参与,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产学研各方的合作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支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最后,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方的合作,高职院校能够实现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同时,产学研各方的合作也能够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与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和倡导这一模式,推动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浅析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三
浅析高职教育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协同育人”的研究基础
1. 政策背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中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
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2011计划通过瞄准更深层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来设计,它涉及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找到深度契合点,转化成生产力”。按照“2011计划”的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全面、功能广泛的优势,吸收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新的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模式。该计划重在推动高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协同创新模式。
2.现状与机遇。“2011计划”出台后,教育界与相关部门在产学研用的协作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开发和知识增值的领域,而具体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可操作办法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事实上,“协同育人”理应是高校“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产学研用,如何引入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实用型、应用型”。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其本质都是高级专业型人才,其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其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与办学模式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确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思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加以简单介绍。1.专业特色与定位。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源于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科,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而且也反映在技术方法上的融合,其目的是电子信息等工程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高职教育背景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更多地与医疗器械产业、医院设备维护管理部分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结合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岗位为企业的产品注册检测、医院的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购置,其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医学、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研究开发、系统调试、维护与检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定位在医疗器械企业急需,同时又适合高职类大专层次的中高级技术岗位。
2.校企合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完善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医疗电子工程专业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在医学高科技背景下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医疗器械开发企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多渠道合作办学,进行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改革,探求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失为提高医疗电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模式
“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双方在生产、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社会等多赢的效果。企业需要人才,渴望学校培养的人才“称心如意”,行业可以整合多数相关企业的诉求,参与完善整合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企业知识、了解行业及社会需求,对其自身今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引导和协调上述各方,实现不同目标下的利益共通。因此,“育人”是多赢的基础,只要参与合作的多方在这点上达成共识,“协同育人”的机制才能够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
校企深度融合是“协同育人”的根本,丰富合作内涵是“协同育人”的精髓,结合专业特点,学校与企业在“协同育人”培养机制中要注重以下几个层面:
1.岗位需求层面。本着高职教育“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专业定位模式,分析所属学科自身的优劣势,聘请企业人士指导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人员组成的“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探究本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双赢合作为目标”的方针,确立对应行业中的职业岗位,以达到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职业链,并能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专业内涵,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就目前而言,医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部门、客服部门、临床医院设备科等,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挂牌确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的就业岗位中,通过工作实践法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学生胜任能力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事件访谈、客户专访等手段,获取学生胜任能力的有关信息。通过梳理上述信息,形成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讨论文档。在“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根据“实践专家挑选标准”,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论证会,讨论分析论证专业的职业面向,得出专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排序、归纳形成职业的行动领域,包括工作任务描述、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织和要求等内容,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2.知识架构层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用人需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行业协会成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分析,通过融入职业元素的形式来制定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宏观与微观设计、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确立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标准的新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完成工学结合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标准化,形成专业课程的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参照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标准,融合课程特点,展开面向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构建学习情境、制定学习目标与内容、筹划工作任务、探讨教学方法、确定课时安排和成绩考核计划等方面,逐项落实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料。
学校可对照各类专业课程开发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政策、管理层面协助专业教师与企业跟进课程开发进程。专业教师自身应积极主动与该类企业沟通,参照课程开发标准,完成课程各阶段开发任务并收集课程教学资料。
3.能力培养层面。职业能力发展要经过“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在校企合作的实训环节中,进一步与“实训基地”的相关岗位管理人员探讨,通过分析专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与提取,确立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使之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
4.人文素质层面。参与“协同育人”的各主体要素除了在课程建设、实训配套等实现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外,校企文化建设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更应该值得重视。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搭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育人课堂,让学生不仅有专业建树的科学追求,同时也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
四、“协同育人”的成效
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能够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经由“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方研讨而确立的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定位、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明确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能力培养导向,让学校在专业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教师与社会密切接触,能够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师资力量加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社会、行业,增加了今后就业的个人竞争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也将使其工作更易得到企业认可。有些学生能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有些学生在技术中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都是学生个人价值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学校建立的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人成本和培训成本。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层内涵。探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职教论坛,2013,(01)。
柴继红。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职教通讯,2011,(05)。
基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考试类型与方法研究论高职教育中的“政校企”合作模式探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