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方法 篇一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然而,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对老师的教学缺乏兴趣,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呢?以下是几种方法。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同时,教师要善于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和教学。
其次,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在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里,更容易专心听讲,保持精力集中。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教室的卫生和环境的整治,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关键。教师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要一味死板地讲授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故事教学等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最后,家校合作也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家长可以定期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另外,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家校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提供有效的支持。
总之,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等方式,我们相信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方法 篇二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提高。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缺乏积极性,对学习缺乏兴趣,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呢?以下是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如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再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讲授知识,而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最后,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家长和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家长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另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家校合作等方式,相信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方法 篇三
第一篇
一、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强制地灌输知识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学生大面积厌学,这样的话,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就成为一句空话。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周围。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明和小刚比赛跑步看谁跑的快,小明跑正方形跑道,小刚跑圆形跑道,结果谁先赢呢?教师可以将两条跑道画在黑板上,这时就提问:这两条跑道一样长吗?学生充满疑惑的同时,教师给出正方形的边长是10米,同学们很快就能计算出小明跑40米,那圆形跑道多长呢?同学们充满好奇心,很想知道圆形跑道周长计算法。这时,教师是时候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同学们都想早点知道到底谁先赢了,积极融入到课堂,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将枯燥无味的圆周长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要想学好小学数学必须加大习题练习,但是课堂40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生课后加强复习,课后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系统性相互联系所学知识,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开发学生潜在智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还处在发育阶段,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鉴于这个事实,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分几节课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这个例题:有50米布,剪下11米做床单,剩下的布做衣服,每件衣服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要求先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根据一个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求答,要重视相关知识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在贪玩的阶段,一听到游戏他们会立即提起兴趣。教师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编成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对数学产生好感。小学生好动喜欢玩,教师就应该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和>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两个符号的区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而这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抽象,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条件让教师授课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动物雨的场景,即让不同的小动物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可以提问:出现哪几种小动物,各出现几个?谁有比较好的方法帮助大家记忆?接着引出统计的内容。或者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电脑游戏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练习。如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各类图形的变换,让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类三角形、四边形的特点;设计某些软件让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和运算题。而像鸡兔同笼和植树问题这些应用题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感觉课堂内容变化无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篇
一、提升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就要借助各种手段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敢于去探索、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的讲解时,就可以创设出游戏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些有颜色的卡片,然后在将其制作出各种水果的形状,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四则运算知识的讲解,教师在用这些卡片来做游戏。
如桌子上有三个苹果,教师可以现在黑板上放三个苹果的卡片,突然来了一只小羊,它吃掉了其中的一个,问还剩下几个苹果?教师再将一个卡片拿掉。学生这时可以直观的看出黑板上苹果的个数,从而可以准确的输出答案。教师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让学生练习加法的运算,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识,熟练掌握教师课堂上所讲解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单纯的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不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让他们能够主动关心数学教学内容,和老师同学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二、联系实际生活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因此教师数学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比如教师在进行长度单位知识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发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米单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桌的测量,黑板的测量以及操场步伐的测量等,让他们感受到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特征。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圆的知识讲解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圆形事物的特征,让后根据这样的特征逐步带领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圆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参与数学动手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降低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度。动手实践作为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比较形象也比较直观的展现出一些数学奥秘,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他们的数学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爱好。
比如教师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通过制作,可以增强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又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形式来让学生学习四则运算,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可以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增加与教师的交流,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相互之间进行帮助,发挥小组合作优越性,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不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需要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要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学会利用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通过游戏性、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敢于大胆探索,积极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第三篇
一、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1、数学教材不同与教学内容
现今的小小学数学教材更具灵活性,与以往的教材大不一样,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但是一些新的内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教材的制定就不合理了。
2、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都是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使得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减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没有了,还说什么学习。
二、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情感教育
以数学作为有力的发展工具让孩子从小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要做到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进行素质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在数学教育方面培养孩子更深刻、内在的东西。
2、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情感教育
人的情感贯穿与他的认知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相互影响。情感伴随认知过程产生,没有这一过程就不能产生情感,情感也可以影响认知过程,可以推动(或阻碍)认知过程的发展。情感主要有信息和调节两种功能,所谓信息功能,即人们借助情感进行信息交流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作用,主要通过动作、表情表现出来的。所谓调节功能,即通过欣喜、高兴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大脑里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新的暂时神经联系。进而对学生领会知识,巩固、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很大,以致影响学习效果。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引导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们的热情,使学生变得更加开心,从而在学习中调动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比如,教师讲新课时数的认识小手妈妈让她的儿子们介绍他们的特点,老大(拇指)身强体壮,干活时总是排第一。老二、老三、老四各有不同在他们讲的时候,老虎在窗外偷听,正想着把小手一家人分给他的几个孩子吃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及其学生对识数的热情,让孩子快乐学习。
(2)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天性活泼十分容易受到新鲜、形象的事物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有趣的图画,引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情感教育。
(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保持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解答出一道难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基于他们适当的保护。这样做既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有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感情。
2、开展户外活动,在生活中体现数学情感教育
户外活动是书序课堂的延续,在生活中启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生活中也处处可见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问自行车转动一周是多少米,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境引申到课堂之中,通过老师的讲课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等于直径(d)乘圆周率()从而算出自行车一周转多少米。使得学生可以把数学和实际联系到一起。
3、给孩子适当的评价使孩子获得情感体验
由于目前的教育模式,教师一般是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表扬孩子,这样做对个别孩子并不公平,教师要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用恰当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保持着他们积极热情的学习状态,上课敢于发言、提问,最后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发现自身不足,予以改正,亦能增进同学间的相互感情。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情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方法,通过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学期的兴趣更浓,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篇
一、深挖潜能,培养能力
活动课的基本特点就是脱离课本,把知识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教材的确是精华的教学资源,但毕竟内容和涉及的范畴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活动课,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的科学态度,也能在实践中掌握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直线、点时,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活动课,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点、线、面。通过分组,有的小组找到公路、公交站点、绿地,有的小组则找到树木、树林、行道树,视角不一样,但结论都是正确的,经过汇总讨论,大家共享找到的生活中的点线面,思维方式极大的开拓。另外,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实践活动能力,进而培育钻研能力。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达到用数学模式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认知数学问题的本质,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个为某商店做销售员的实践活动。通过成本计算、利润汇总、熟悉了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检验理论,升华高度
数学即有高深的理论,又有很贴近实践的因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服务于实践,回到实践。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是要从两个端点入手,注重理论的源头,数学思维的基础模式,也要注重数学的应用性。比如,一些木栅栏上面都有一些斜木作支撑,可以问学生一个为什么?在总结答案时,要说出生活结论,即可以让栅栏更结实稳固,又要提高到数学理论,即三角形最稳定,这样生活实践和数学理论相结合,学生理解其数学理论就很轻松,也愿意继续深入学习。同样,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比如学习点、线、面时可以同线绳绕固定的钉子,非常形象的同时体现点、线、面,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所有数学问题都能用生活实例生动体现出来,也可以上升到理论。
三、学用结合,提高效率
1、新课程数学部分明确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知道,有些理论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然后再经大脑的复习、整理和提高,从而进位到数学问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友爱精神。比如我们学习数学计算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社会调查,通过数字积累,数字计
算,学生不但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也明白了相关的数学理论,如果,再巩固一下,学生自发出题,互相测验,就更能体现活动意义了。又如,大家都很关注的理财项目,如银行账目、股票形式,投资技巧等,因为这些都已经实际化,很多学生都懂得其原理,只是没有归纳为数学问题,如果将某一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教师的协助下,呈现出更多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使知识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强化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其合作交流。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传统的学习学生的行为只是听讲、练习,在没有其他活动,完全是被动的,学生只有找回自己主体位置,把活动扩大化,主动化,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让学生观察,在新闻联播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并截图形成材料,一周后汇总,学生即在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也能更好的理解数学。在教学中,除了师生交流,一个好的方式就是学生间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更亲密无间,而且更能发现问题,那么如果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一个活动或者规律的总结,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 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科学的德育效果。
3、提倡差异教学,分层指导学,科学评价。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方法都有不同,这种不同会给整体教学带来一些不方便,但同时也是创新的素材,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有会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综合教学中、个别指导中、评价方法上都要表现为差异性,调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更要因人而异,差别对待,科学设计,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第五篇
一、积极听课与感官器官多重运用
首先,对于教师板书要动心、动手。认真的参与到教师板书内容之中;认真的思考教师板书的具体内容,认真汕尾思考应该要记录板书中的什么内容;认真思考整个板书的架构,并认真的记录板书内容。其次,对于教师的提问要动脑、动心。认真思考教师提到问题是否自己已经考虑过;认真思考如何更好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点等的关系;认真的考虑其他同学的回答;并与自己所想的答案进行比较;记录其他学生的比较好的思维点以及教师对于该问题的总结性发言。再次,重点记录相关内容,诸如老师反复讲的知识点、慢速讲的知识点、高声讲的知识点等;同时,在记录中需要注意动心与动手。最后,注意总结课堂所学,记录重点,在此环节也要注意动手、动脑、动心。
二、及时复习与认真整理笔记
课下复习与认真整理笔记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复习与整理课堂所学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练习,还需要利用笔记本进行一定的总结。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总结以下内容:(1)错题类。尤其要对那些比较典型或者自己掌握不好却经常犯错误的题目做出重点标记。(2)典型题、必考题类。该类题应该重点总结、必须总结的题目。(3)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类。对于自己常用的解题方法或者自己理解的比较好的方法做重点标记、进行掌握。(4)新型题目或新型解题方法。此类总结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容易驾驭。通过这种总结的方法,可以系统化的掌握与深化课堂所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
三、例题练习与迁移练习
例题练习与迁移练习是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教师可以设置比较直观的`练习题: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下一步,为引申学生练习,教师还可以设置练习题: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通过此过程的练习与学习,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学生还能够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构体系与系统复习
学生建构体系与系统复习,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列出各个知识点归属的大标题;第二,填表与建构大框架图;第三,填充具体知识点与相关例题。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章节时。教师可以建构如下的圆锥体积知识框架体系。通过此体系,学生可以熟记圆锥体积公式,并且可以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五、学习解题技巧与培养解题能力
学习解题技巧与培养解题能力具体可从一方面着手:第一,比较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大量的总结性工作基础上运用的,通过题目及解题方法的求同性比较、求异性比较、类比性比较,使学生发现解题方法的异同或揭示解题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以及解题直觉。第二,类比的方法。将练习题按照题目类型或所属知识点的进行分类和汇总行讲解,给学生带来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使其在思想上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触动学生解题直觉。
第六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
1.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众所周知,其实学生每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在往后的生活中会不断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即便如此,现在的学生因其年龄有限,了解事物重要程度的能力有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欠佳,也很难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学以致用。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有关,学生在得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仅仅只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教授,狭小的教室空间难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完全依赖于老师的教学方法缺少了学生的探索空间,对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欠缺,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非常重要。
2.现有的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随着我国教育界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活化实际的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有关部门在进行教材编制的过程中,已经着眼于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尽管现在的编制成果还不理想,没有能够完全的适应生活化教学过程,题目不够新颖,涉及面不够广,但是毕竟是教改的有效尝试,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一定会越改越好。教材内容的变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了解,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加了解。
3.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笔者发现,当前小学中普遍采用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通过逻辑推理来传递知识,很少对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且教学工具也主要以黑板粉笔为主,运用多媒体的情况还不够普及,教学方法和传授方式改变不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借助于题海战术来完成老师的教学目标,上课时基本上是老师在不断的讲解,没有学生的足够参与。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育质量与预期效果严重不符。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改进。
4.国际数学比赛成绩分析结果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多年来,我国的学生在国际上各项数学比赛中的成绩均表现的非常突出,受到国际上教育比赛界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让我国在国际教育界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业内人士都发现,在对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进行比较时,中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也相对薄弱,而美国的学生尽管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中国学生,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更加的得心应手。为此,更加需要我国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注重其知识学习与生活情境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其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提升其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建议
1.过分追求生活原型
当前教育界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即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只要联系的恰当就可以实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转化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作用。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对这一问题过于刻意的追求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效果,一些教师为了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效果,将一些本来不需要生活化的知识生拉硬套的强搬到生活中去,在生硬的编制和套设过程中让生活化教学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大打折扣。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给学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引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要正确的看待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合理的创造生活化的情景,在对教学内容全面审核和思索的背景下创设生活化情景才能够实现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效果。
2.和生活挂钩形式化
在这些年的教学经历中,笔者逐渐发现,有部分老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简单的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挂钩,表面上是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这种简单挂钩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左右,也得不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区分好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对学生学习有益的方法,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层次性。在学生对背景知识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告诉学生知识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和生活实践,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才是数学生活化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教学中,要找到能够吸引学生好奇心的情景和想法,通过对这类事情的深度发掘来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在其兴趣点的研究中提高学生能力。学生也会在对兴趣点的研究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够增强他们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考和建议
数学联系生活要有适当的限度,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联系生活,什么内容都适合都可以生活化,也就是说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数学内容包括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渗透生活化。最初学习时,可以借助生活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到一定程度后,教学就不用完全依赖生活帮助。因为数学是一门崇尚理性的学科。我们应该把生活化看作是一种教学工具,利用其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师教得容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得也容易,生活化是为教学服务的,一旦变成负担就会拖累教学,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又要不失其严密性、逻辑性,这样的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创设生活情境,置知识于从属地位,让浓厚的生活气息冲淡了数学的本味,给原本很简练的数学穿上了厚重的生活外衣。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在分析理解题目意思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拨开厚重的层层生活外衣找出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已经让许多学生晕头转向,他们从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怎么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把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数学学习更扎实、生动、丰富。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数学与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数学联系生活的限度,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应该更实在一些,不要跟风。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创新教学方法,更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各方面的要求产生的结果,相信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辉煌的应用成果。作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持续的深入剖析,争取更好地促进这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的整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七篇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途径就是数学学习,教师教学中只是注重知识的讲授,遗忘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训练,侧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被机械练习、重复练习占用了,有变化的、有层次、有思维含量的综合性练习少之又少,或者看不见。
2、关于对学生评价问题。新课标强调对学生尊重,以学生为本,但不是对学生无限制的鼓励表扬,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滥用或缺失。对学生评价既不能一味表扬鼓励,也不能不断批评指出不足。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昂,积极想象思维,不断进取,发挥创造的能力。有的教师开口就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行;有的教师答完题就叫学生鼓掌叫好,一节很平常的课,搞得像开了锅一样,此起彼伏。还有一些老教师一节课也不表扬学生一次,就是一个劲的讲课。学生自主学习,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教师必须有效的指导、点拨。
3、关于合作流于形式问题。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合作的时间没有保证;谈论问题的难易度不确定;学生大体正确评价不肯定;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机会;优秀的学生占领合作领地。学生讨论是被迫的,不是主动思考的。
4、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师的继续教育需要有效组织,解决教师知识老化的问题,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
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对策
1、深入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继续研读新课程标准,树立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理念;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突出数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
2、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教师要不断努力,读懂新教材,读透新教材,读精新教材,践行新教材。新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算理的多样化。教师不花费时间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精心对教案,学生进行准备,如何能备好课?有如何能上好课呢?
3、强化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的专业学习,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组织教师到高等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品味。
4、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旧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倡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授之于渔。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现代化信息,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5、注重练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练习有序进行,练习的习题有难度,有思考的维度,训练的力度。结合学生的需要,逐渐调整练习的习题。练习习题要多种多样,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基本练习要有,重点练习必须突出。
6、恰当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一定熟悉学生的学情,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容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困难与挫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学生亲身感悟数学本身的魅力,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激励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诚然,必要的批评还是要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事实求是。
第八篇
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关于自己思考习惯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思考的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实质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对发现的问题遇要自己主动思考,养成刻苦专研,脚踏实地,树立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理念,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己思考的习惯。
2、关于合作交流习惯
经过师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对问题解答达成共识,观点一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教师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共同进步的成功轨迹,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益。
3、关于质疑习惯
简单说就是自己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俗话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质疑可以是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是别人解答回答错误的问题,可以是教材教辅里面的错误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质量。当然,有的时候发现提出问题很难,只要学生养成质疑习惯,就能发现提出问题了。
4、关于自我管理习惯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因素,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差。但是,小学生集体荣誉感极强,对班集体有责任心,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特点,组建学习小组,选出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的优秀学生做组长,发挥组长的作用,发挥团队精神。组与组之间展开学习竞赛,看哪个小组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最积极,学习合作最成功,自我管理最到位。教师定期找组长交流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对自我管理好的小组班会表扬鼓励,对自我管理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施加一定的压力,让整个班级小组自我管理达到一定层次。
二、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
对学生评价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让学生心悦诚服。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的正确评价。只有教师正确评价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获得前进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否则就起相反的作用。教师应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评价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
1、关于课堂提问评价
课堂评价一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举手次数为准,对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看法和不足片面的,只要回答合理可以肯定评价,学习态度端正,继续努力;对问题回答有较深刻的认识,观点有创新意识,评价可以完全肯定,回答得很好发扬下去;对问题回答错误,没有自己的观点,评价可以否定。这种评价学生可以形成组内互帮互助,组间展开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关于对作业评价
目前批改作业,采用的方式是只打对、错号。这样的评价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间长了学生就不正确对待了。教师批改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基础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减5分,组内学生都没有错题,得分100分。如此评价,调动学生做作业积极性,小组间竞争,组内互助合作,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总结
总之,教学的策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挥聪明才智,就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