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试析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上世纪中叶所创造的二十年黄金发展期,世人瞩目。德国先进的、独特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及职业教育对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值得学习借鉴,以促进我国职教办学理念的更新,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一、德国的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1.德国经济社会及职业教育
在上世纪全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战争——二战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国民经济受到重创,整个国家一片废墟,为什么短短的几十年,能变成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研究发现,战败的德国毁掉的是表面的东西,科技底子没有毁掉,特别是德国推行的职业教育在恢复国民经济中起到了秘密武器的作用,造就了德国上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的黄金二十年。 ②有科学的职业教育基本体系。德国义务教育年限为12年,德国职业教育建立在普通教育(相当于中国的初中)的基础上,但在升初中时则开始初步的分流,德国的中学分为三类: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小学毕业时,学校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并征求家长意见后指导学生分流,即实践动手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毕业后升入普通中学(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学制5年,学完后升入各种职业学校学习;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又喜爱理论学习的,升入实科中学,学制6年,学完后升入高职本科职业大学学习;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理论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则升入文理中学(约占小学毕业生30%),学制9年,接受学术方向的普通教育,为普通本科大学学习做准备,毕业后进入本科大学深造。
2.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①职教理念及社会价值观不同 ②国家职业教育体制不同 ③职校的举办性质及管理体制不同 ④职校的教学管理不同 ⑤职业教育的实训体制不同。
德国职教实训由行业协会核准的专门提供职校学生实训的工厂(企业)来作为实训基地,实训工厂是介于学校与企业间的独立的实践操作培训基地。全国340家,分属不同的行业协会协调指导。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同行业只设一个或2-3个实训企业,为全行业企业(职校同专业)服务。例如海德堡市的水泥集团属下的机电实训工厂,专门培训电气电工和机电一体化技师,为本集团相应岗位培训人员同时,也为不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企业代培训。
实训工厂有专门的培训师来组织管理,培训师必须有专门的培训师资格证,具备四个条件:获得相应专业知知、教育学知识,在企业工作三年以上,并无犯罪记录。实训工厂的实践课与职教教学的理论课由工商联合会和学校组织专
门研讨。中国的则不同,教学实习基本上在学校内进行,理论成份占多。实践实习实行顶岗实习,有没有获取相应的专业岗位技能资格情况下就顶岗上线,成为生产工人。专业技能考核基本上也是由学校组织完成,实训考核基本上流于形式。
二、几点思考及意见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工作,从职校层面作几点思考:
1.宏观角度
①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职业教育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职校必须跟上大潮流,顺应大趋势、把握大环境,促进学校的大发展。机会难得,必须紧紧抓住。②中国正在走上“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之路,职业教育是重要的支撑,唯有全面、快速提高人口的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才能更有力促进转型发展、全民创业。职业教育大有作为,职校应树立迎难而上,借机发展。③职校要彻底转变观念,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职教理念,紧紧围绕发展大局,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切实提高职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结合度。绝对不能闭门教学,当桃花园里的陶渊明。
2.微观角度
①在经济转型发展,企业、市场千变万化中,要不断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政策环境及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产业化水平,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方向和定位,学校的发展必须有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并且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调整和完善。②要坚持以特色树品牌,以精品求效益。同时,要坚持开门办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中求发展,在发展职教事业中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③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树立围绕企业服务社会思想,要在“用工荒、高就业率”的表象下,冷静分析判断,转变以学校自我为中心的职教观念。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职教新观念,以促进学生体面就业,高端就业为目标,全力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④要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糸和教学内容。尽快摆脱传统的普通中专的理论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师资队伍、课程安排、学制等各方面建立真实的校企合作新模式。⑤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制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创建“学科带头人“、“大师工作室”和“双师型”教师为推手,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的职教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