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 篇一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孟子”。他的思想深受儒家经典《论语》的影响,强调人的本性善良,提倡仁爱和道德修养。他的名言不仅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良善的品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善良被扭曲和遗忘。因此,孟子提倡要通过教育和修养,让人们重新回归到本性的善良状态,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另一句名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强调了孟子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在临死前会反思自己的一生,这时候人们会表达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在临终之时能够说出善良、正直、真实的话语,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是成功的。这句名言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言行,不断追求真理和善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
孟子的名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实践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诱惑和压力,容易迷失自我和道德。而孟子的名言可以提醒人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断追求善良和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孟子的名言 篇二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名言不仅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他认为,人生的伟大使命并不是轻松和舒适的,而是需要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承受苦难和努力奋斗,我们才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
另一句名言:“为善者天报之,为恶者人报之。”这句话强调了孟子对善恶行为的看法。他认为,善行会得到上天的回报,而恶行必然会遭受人们的惩罚。这句名言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尽力做到善良和正直,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孟子的名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实践意义。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诱惑,容易迷失自我和道德。而孟子的名言可以提醒人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断追求善良和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孟子的名言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和言辞,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生。
孟子的名言 篇三
孟子的名言精选130句
引导语:对于孟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孟子亦是我国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历史人物之一,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孟子的名言,欢迎阅读!
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8、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9、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0、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1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1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0、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1、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3、食色,性也。
2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6、其进锐者,其退速。
27、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28、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29、国人皆曰可杀。
30、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3、仁者荣,不仁者辱。
34、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35、养心莫善于寡欲。
36、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7、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1、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3、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44、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45、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4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4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49、尽信书,不如无书。
5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1、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5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4、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5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5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天下殆哉,岌岌乎。
59、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6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1、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6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6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5、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6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67、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6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7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71、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72、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73、人皆可以为尧舜。
74、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75、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6、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77、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78、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9、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
8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8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8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8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8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85、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8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87、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88、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8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90、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9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9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9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9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9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7、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98、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9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0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03、居移气,养移体。
10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05、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0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10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0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0、彼一时,此一时也。
1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1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13、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11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16、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1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18、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119、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20、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21、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23、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12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2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2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2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8、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129、瞰其亡也,而往拜之。
130、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附加阅读:孟子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是孔子去世百年后另一位天下有名的大儒。但是孟子并非天生就有学问,他幼年时候甚至不喜欢读书。
一次,在孟子六岁的时候,他家附近的墓地有人发丧,小孟子看着她们哭觉得很有意思,就在家的院子里和同伴玩起发丧的游戏来,母亲看到他不认真认字很生气,觉得住在这儿,他是不会明白读书认字的重要性,于是就决定搬家。在搬家路上孟子问母亲要搬到哪里,母亲就说只要搬到没有墓地的就行。
他们来到城里安了新家,母亲觉得有了新家孟子就可以安心读书了。一次,孟子看到对面有卖鲜肉的,于是和同伴在家里拿着萝卜也学叫卖,母亲看后又决定搬家了。这次他们走了很久都没安定下来,母亲告诉孟子,虽然他爱模仿,可是应该懂得更重要的本领做更重要的'事。他们走过一个村庄,母亲听到了读书声,就决定留下来安家。母子天天跑到家里附近的学堂去,先生也知道,母亲就去请先生收孟子为徒,先生答应了。
刚开始孟子读书很认真,后来就越来越不专心,经常贪玩。有一次上课被先生说了,孟子还故意捣蛋,先生说他辜负了母亲的一片苦心,先生说完孟子就偷偷的溜出去玩了。他爬到树上抓小虫子,没想到碰到了一条蛇,由于害怕没站稳就摔了下去。回家后,母亲正在织布,她问孟子功课学得如何,孟子说学得很好。母亲再问他先生有没有批评他,孟子说没有,这下母亲生气了,因为她早就知道当天学堂里发生的事了。因为孟子撒谎,也不好好学习,还逃课了,母亲气得将刚织好的布剪开,并责骂孟子叫他以后不要去学堂读书了,自己也可以不用熬夜为别人织布了。孟子赶紧向母亲认错,并说是因为逃学才让母亲如此生气的。其 实母亲生气时因为他半途而废,荒废学业,后来直到孟子明白了这个错误母亲才肯
原谅他。从此,孟子孜孜不倦的学习,由于儿时的这段经历,孟子终生主张学习要持之以恒。孟母断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最久远的启发教学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