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篇一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四书”之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让我们在追求知识和塑造品格的道路上获得指引。以下是几个《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解读它们的内涵。
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格物致知,意味着通过实践和思考来获得真知。诚意正心,强调了诚信和真诚的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百川归海,海不辞水。”
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知识的广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百川归海,意味着知识的来源广泛多样,每一条小溪都可以汇入大海。而海不辞水,说明只要有知识的贡献,我们应该乐于接纳和分享。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只有心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使知识更加丰富和有益。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应用和内在的修养。知止而后有定,意味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懂得停下来思考,才能够有所收获。定而后能静,强调了定力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有持久的学习和工作状态。静而后能安,意味着只有在内心安宁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安而后能虑,强调了在安定的状态下,才能有清晰的思考和决策。虑而后能得,则告诉我们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重复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
以上是对《大学》中几个经典名句的解读。这些名句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现代人生活和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将这些经典名句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成为有思想、有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篇二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四书”之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几个《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解读它们的内涵。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乐于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应用和内在的修养。知止而后有定,意味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懂得停下来思考,才能够有所收获。定而后能静,强调了定力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有持久的学习和工作状态。静而后能安,意味着只有在内心安宁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安而后能虑,强调了在安定的状态下,才能有清晰的思考和决策。虑而后能得,则告诉我们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温故,意味着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不断回顾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只有通过温故知新,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知识。而且,通过学习和教授已有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导师和帮助他人成长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分享,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4. “君子所以学道,非为利也,何为也?为恶。”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完善。君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恶行的厌恶和对美德的向往。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将学习与道德的追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品德和道义的人。
以上是对《大学》中几个经典名句的解读。这些名句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将这些经典名句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成为有思想、有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篇三
《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现在我们正式研究《大学》第一段的四句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文就是这样简化。如果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这种古文,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简体文。把人类的意识思想、言语,经过浓缩,变成文字,但永远保存意识思想的原有成分,流之久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文。
这四句书,到了南宋开始,经过宋儒理学家们的研究注解,尤其是程、朱学派以后的学者,大多必要遵守程、朱章句之说,因此习惯地说《大学》书中的要领,便有“三纲八目”的说法。纲,是纲要;目,是条目。纲目,是朱熹首先习用的创作。例如,他对于中国历史的批判,不完全同意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观点,自创一格,他对历史的编写,被后人称作“紫阳纲目”。
其实,纲目是写作文章和对学术分类的逻辑方法。纲,是前提,也可以说是标题。目,是分类的引申。很有趣的,我们现代在政治术语上,听惯了“上纲”这个名词,但大家还不知道,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导师,也是采取儒家学说中来的,并非导师自已的创作。只是大家书读得不及他多,就不知道他当年也是此中的建者。
过去所讲的《大学》一书中有“三纲八目”的说法。是哪个“三纲”?是哪个“八目”呢?
答案是这样的:《大学》书中首先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便是三纲。不是古代传统文化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那八目呢?
答案是《大学》后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对于《大学》一书,指出有“三纲”之说,也不尽然!事实俱在,如说《大学》一书的纲目,应该说它有四纲、七证、八目才对。
四纲、七证、八目
那么,四纲是什么呢?就是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上,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道”字,也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大道”。详细的理由,待我们慢慢地“明辨”。但可以从“以经注经”的原则去探讨,只要从《大学》开头两段的本文中,就可看出来事实俱在。本文中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吗?所以“大道”或道,才是首纲。
那么,为什么又特别提出“七证”因为《大学》本文,在四纲以后,跟着就提出有七个求证大道与明德的学问程序,也可说它是求证大道的学养步骤。如果你高兴要说它是七步学养的功夫,也未尝不可。这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就是《大学》学问的纲要所在。过此以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才是“亲民”的实际学问和修养。
也可以说,初由大道到明明德,每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就是宋儒理学们冒用庄子学说,作为自已广告的“内圣外王(用)”之说的“内圣”之学。也可以说是“内明”之学。再由明明德到亲民,才算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便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之致用。但无论是自立的“内明”,或立人之道的“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算是人伦大道的完成。
了解了这些预备学识以后,我们再来用白话文的方式,试着简单的直译《大学》首先的四句书看看。
“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当然啰!这样直译了《大学》的原文,无论怎样说,已经是隔夜油炒饭,肯定不是原来的本味了!况且对这四句书的四个句词的内涵,也是隔靴搔痒,始终抓不到重点。因此,还要一点一点、一层一层来抽丝剥茧再加研究。
既然知道用白话文直译古文的内涵,毕竟似是而非,完全不是那个味道,那只有用孔门所教治学的方法,所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来抉择它,也就是现代所说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了。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第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所谓春秋末期、战国先期的`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儒、道并不分家的一个道统时代。即使诸子百家之说,也都是标榜一个“道”字作定点。
《大学》作者曾子,就生在这个时代,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他是传承道统心法的中坚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在政治系统、社会风俗习惯上,至少表面上还是宗奉周朝皇为中央,尤其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子弟八岁入小学,到束发而冠的十八、二十岁,再进习成人之学,也就是准备作一个真正大人,已经不是童子的细(小)人了。
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的,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的。例如:父父,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的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的本分;对自已的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的本分。
了解了以上的道理,同时也可以知道我们上古传统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教导你做一个人,完成一个人道、人伦的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为做工、做衣、做小贩、做官、做学者、做皇帝,那都是职业的不同。职位虽不同,但都须要做人,才是本分。你的职业职位果然荣耀值赫,而人都做
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第二,“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
第三,如果我们照这样的说法,怎样才可以表达得更明白一点呢?那只有用“因明”(逻辑)的办法,借用相似的比类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较明白一点。怎样借譬呢?那只有向邻居的佛家去商量,暂借用佛学来做说明了!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来说:佛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慧资粮圆满,才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的简称,中国初期的翻译,也叫做“开士开车”“大士”。
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的“大学之道”。那么,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再去想想看,再做研究吧!
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不然,读了半天《大学》,好像在看教条式的条文,联贯不起来。就如说。“知止而后有定”到最后一句的“虑而后能得”,它究竟得个什么呢?
如果我们照前面所讲的理念,那就可以明白“虑而后能得”,便是得到明德之目的了。不然,这个“明明德”,也不知道从怎样明起?当然,既能达到明德的境地,那就真能达成“大学之道”这个道的境界。
这样便可能了解从汉、魏以后,儒家、佛(释)家、道家,把各个自家修行的成果,都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用语,统统叫做“得道”。其实,得道这个名称,也就是从《大学》“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而来的。由此演变,到了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普及流行,大致标榜禅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也相随而来,标榜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的理学们,当然不甘落后,也自标榜以“存心养性”而得道。你们看看,曾子这一句“虑而后能得”的内涵,是多么隽永有味啊!
同时,禅宗把得道叫“开悟”,真正开悟了才是明白佛学的理念,也有叫做“明觉”的说法,这明觉或觉明,与明得和得道,都只在名词的表达现象上,依稀恍惚,仅有轻云薄雾,忽隐忽现的界别而已。解脱这些“名相”的束缚,就并不无多大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