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经典名句【精彩3篇】

时间:2011-09-01 09:12: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屈原的经典名句 篇一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经典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屈原的经典名句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

屈原的经典名句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离骚》中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偏离了本性。他倡导人们要回归本性,追求真善美。这句话也启示着我们要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要给予人们机会改正错误,发挥自己的潜力。

另外一句经典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传递了屈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思考。他认为自然是美好而和谐的,人们应该与自然相融合,共同享受这一美丽的世界。这句诗也告诉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外,屈原的经典名句中还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都表达了屈原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犹如乘风破浪,只要勇敢前行,就会有成功的时刻。他鼓励人们要有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勇往直前。同时,他也认识到人生有生老病死,但他希望人们能留下一颗永不磨灭的信念,为后人树立榜样。

屈原的经典名句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哲理仍然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性、自然、人生的思考,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正如他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善良,给予别人机会,并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屈原的经典名句 篇二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经典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屈原的经典名句以及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

屈原的经典名句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离骚》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表达了屈原对祖国沦陷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破败,但他坚信山河依然在,只是暂时的不幸。他呼吁人们要保持信念,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使国家重新兴盛。这句诗也激励着我们要珍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一句经典名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屈原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作为一个爱国诗人,长期流亡他乡,对家乡和亲人充满了思念之情。他思念亲人的同时也思考着国家的命运,他希望国家能够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宁。这句诗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时刻关心家人的幸福与安宁。

此外,屈原的经典名句还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忧心如焚,茅屋为积雪”。这两句诗都表达了屈原对国家沉沦和个人遭遇的悲愤之情。他无法接受国家的沦陷和个人的困境,他的心情沉重,忧虑万分。这些诗句也反映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希望国家能够重新振作,人民能够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屈原的经典名句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思考,都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激励着后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正如他所说的“国破山河在”,我们要相信国家的未来,坚定信念,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屈原的经典名句 篇三

屈原的经典名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的经典名句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漫漫:长。

  修:长。

  兮:语气词,相当与“啊”。

  将:将要,还要。

  求索:寻找。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思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汨”指汨水。

  “汨汨而过”指时间流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这句话可翻译为:“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意思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意思是说:想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你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6、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意思是:我指着苍天起誓、让天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灵修”指: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7、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9、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意思是说:我在竹林深处一直见不到天,因为道路比较艰险所以我一个人迟到了。

  “幽篁”就是竹林。

  1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意思是:虽然春秋代序,年复一年,但祭祀之礼不废,礼乐终古而相传。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屈原介绍

  一、文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

  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二、习俗

  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中国端午节习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明、清时期政府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但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后来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三、流放背景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 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生于前340,死于前278)。

  四、墓园

  屈原墓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屈原墓园附近有3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分别是保缘寺、普济寺和普德大庙。

  五、屈原祠

  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1.5 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称清烈公祠,占地面积约30亩,为纪念屈原而建。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1978年建葛洲坝水利枢时,将它迁向家坪,且按原貌重建。屈原祠以屈原文化为统领,是三峡库区能够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充分结合起来的重点区域。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译文

  楚地的人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止。

  他的精神魂魄飘到了什么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屈原是古时的豪迈之人,当时慷慨赴死的意图非常强烈。

  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南宾县之前属于楚地,山上有留下来的古塔。

  这塔应该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担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这件事虽然没有凭据,但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了。

  古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

  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消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

  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注释

  楚:楚国,楚地,如今的湖南湖北一带,也泛指南方。

  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相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歇:停止,休止。《说文》:歇,息也。

  精魂:精神魂魄。

  沧江:泛指江河,江流,因为水为苍色,所以称沧江。沧,水深绿色,通“苍”。

  投饭:投下饭食喂河里的生物让它们吃饱了就不在吃屈原的遗体。古时荆楚之人有在农历五月初五将煮好的糯米饭和蒸好的粽糕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

  饥渴:饥饿的鱼龟虾蟹,属偏义复词,特指“饥”。

  就死:赴死。就,即也。

  眷眷:依恋反顾貌,带不舍之意。

  决:别也。

  南宾:忠州南宾县,如今的四川丰都。当时诗人侍父入京做官,途经此地。

  子:指屈原,屈原的精魂。

  沦灭:消亡,消失

。沦,没也。

  此事:指诗人猜测造塔原因这件事。

  考:老,长寿。《说文》,考,老也。七十曰老。《说文序》中提到“考”属转注(古代造字方法之一)字,“考老是也”,正好呼应前句的“谁不死”,并与后面的“折”产生对比,两字才可以相较。

  折:断,指死亡。

  大夫:指屈原,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担任三闾大夫。

  死节:为了保全气节、节操赴死。《楚辞 九章》:或忠信而死节兮。

  赏析

  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屈原的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2、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3、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6、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7、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10、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屈原的经典名句【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