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的许多经典作品。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篇文章,题为《故乡》。
《故乡》这篇文章以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鲁迅先生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他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把故乡的美好和痛苦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章一开始,鲁迅先生就写道:“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我在这头,默默地望着那头”。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乡愁”来形容对故乡的眷恋,而将自己置于离故乡一段距离的位置,用“车票”来暗示他身在何方。
接下来,他又写到:“我常常在路上想,没有车票,不能走;有车票,还是不走。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我有整个中国的车票,但是我没有一个故乡的车票,这就不能走”。这段文字更加凸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拥有整个中国的车票,可以去任何地方,但他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故乡的车票,没有回家的归宿。
在文章的结尾,鲁迅先生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了对故乡的思念:“我不能回故乡去,而故乡又从此消失在我的眼前”。这句话简洁而有力,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通过阅读《故乡》,我深深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故乡的美好和痛苦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对故乡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思念之情。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二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篇文章,题为《一件小事》。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这个小女孩虽然年幼,但她对事情的敏感和正义感却让人感动。
故事中,小女孩看到一个叫做“阿呆”的男孩被欺负,她冲上前去为他出头,为他辩护。她不顾他人的嘲笑和压力,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和尊重的对待。
通过这个小故事,鲁迅先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现象,并呼吁人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他通过小女孩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的笔触细腻而又有力。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小女孩的形象,让读者对她的坚持和勇气产生共鸣。同时,他通过小女孩的眼睛,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温暖。
通过阅读《一件小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虚伪。同时,他也给予了我们希望,鼓励我们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篇都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触动。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这些文章不仅给予了我知识和启示,更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三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四
《阿长与山海经》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3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读完此篇文章,不难发现,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一个人。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五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写到“无常”这种鬼怪。在《无常》中他比较详尽地记述了在庙会中见到的“无常”。
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庙会上都比较喜欢白无常,而普遍讨厌黑无常,而从文字来看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认为他“不但活泼而诙谐”。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摘抄 篇六
随手翻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在字里行间感慨着年少轻狂。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这本书,是鲁迅在风烛残年的岁月中写下的。他老了,回忆着当初的一点一滴,心里还是会有当初天真烂漫的感情吧。晚年回想着小时候的事情,想必也别有一番风趣吧。如同在清晨盛开的花朵傍晚去摘取一样,虽然开放时的娇艳已经退去,但夕阳的映照更为它平填了一份神秘与美丽。我的神思似乎飘向那份年幼童真的时光。
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我感受到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正形成对比,鲁迅用文字写出了以前的无忧无虑,写出了在三味书屋的乏味,很好的体现了他对旧时私塾的不满。
我读着这些文章,似乎看到了年幼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时钻进了百草园,捉昆虫,摘野果……那份自在与快乐,在书的这头的我都可以体会得到。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些,正因为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热爱自然的童趣。
还记得我小时候,也拥有同样的美丽的童年呢。我喜欢奔跑在小路上,就算是盲目地跑着,也会因为风在耳旁吹过的声音感到兴奋与充实。我也喜欢藏起来,看着伙伴和父母找我的焦急身影窃笑,然后再静静地走到他们背后,若无其事地拍拍他们肩膀……。
幼时的时光已走远,留下的只有回忆,童年真的很让人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