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名句解释【最新3篇】

时间:2014-08-03 01:46: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左传名句解释 篇一

《左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篇将对《左传》中的名句进行解释和阐释,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意义。

第一句名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蒯聩因被赵盾陷害而受到了冤屈和迫害,但他并没有怨恨赵盾,反而用德报怨,帮助赵盾清除内外奸佞,使得晋国国力大增。这句名句表达了以德报怨的思想,即当我们遇到怨恨和冤屈时,不应该以怨报怨,而是应该以德报怨,以善良和善行去化解冲突,寻求和平解决问题。

第二句名句:“人各有心,心术不同。”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庄公十二年》。在这个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庄公兵败被俘,但庄公并没有放弃,而是利用自己的才智和机智,终于成功逃脱。这句名句表达了人各有心的思想,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思和心术,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行动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策,不要轻易判断他人的行为。

第三句名句:“诸侯事君,必以礼。”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国君襄公面对各诸侯国的纷争和争议,他通过以礼待人,以礼行事,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这句名句表达了诸侯事君必以礼的思想,即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守礼仪规范,以礼待人,以礼行事,这样才能保持秩序和和谐。

第四句名句:“不务正业,何以立身?”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十三年》。在这个故事中,齐国的国君宣公沉迷于酒色之中,荒废政务,最终导致国家衰败。这句名句表达了不务正业的思想,即一个人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从事正当的工作和事业,就无法立足和发展自己。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通过对《左传》中的名句进行解释和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意义。这些名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希望读者在阅读和学习《左传》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启示,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左传名句解释 篇二

《左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献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篇将对《左传》中的名句进行解释和阐释,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意义。

第一句名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定公四年》。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国君定公被赵盾所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愤怒和悲伤,反而以仁和智慧化解了危机,最终恢复了国家的和平。这句名句表达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即仁爱之人喜欢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智慧之人喜欢水流之间的智慧和灵动。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和智慧。

第二句名句:“不患莫己知,患不知人。”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在这个故事中,鲁国的国君成公面对各诸侯国的争议和纷争,他认为自己的智慧和见识足以解决问题,但却忽视了了解他人的重要性。这句名句表达了不患莫己知,患不知人的思想,即我们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了解他人的思想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和合作。

第三句名句:“事不师古,未能谋远。”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国君襄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虽然勇敢和决绝,但却没有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导致最终失败。这句名句表达了事不师古未能谋远的思想,即在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时,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才能够谋划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第四句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名句出自《左传·昭公十八年》。在这个故事中,鲁国的国君昭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保持了坦荡荡的心态,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句名句表达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思想,即君子心胸开阔,胸怀坦荡,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小人心胸狭窄,心怀戚戚,往往容易为一点小事而烦恼和苦闷。我们应该学会保持坦荡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左传》中的名句进行解释和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意义。这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读者在阅读和学习《左传》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启示,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左传名句解释 篇三

左传名句解释汇总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新序.杂事》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后人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强加罪句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6、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闵公元年》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举:推荐;弃:丢弃;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 左传名言语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5、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27、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左传名句解释【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