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与主角的观后感 篇一
《罗马假日》:爱情与责任的选择
《罗马假日》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记者和一位来自欧洲贵族的公主在罗马的浪漫假日中相遇并相爱的故事。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改变了我对主角们的观后感。
在电影中,主角安妮公主是一个富有、高贵的公主,但她却感到束缚和压力重重。她被安排了一系列的公务活动,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然而,在偶然的机会下,她遇到了记者乔,两人在一天的时间里共同经历了许多奇遇和浪漫的时刻。他们享受着自由、快乐和爱情,但他们也面临着选择和责任。
电影中的安妮公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虽然是一个公主,但她却渴望自由和真实的生活。她想要远离繁琐的礼仪和压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在与乔度过的一天中展示了她的勇气和坚韧。她不再是一个被束缚的公主,而是一个真实、温柔和热爱生活的女人。她的转变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自由和幸福的定义。
乔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他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和责任感的记者,但他也渴望一种不同的生活。在与安妮公主相处的一天中,他展现了他的浪漫和温柔一面。他教会了安妮公主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他的出现改变了安妮公主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观点。他让我明白了责任和爱情之间的抉择,并让我思考自己是否愿意为了追求幸福而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事物。
整部电影中,安妮公主和乔的故事展现了爱情与责任之间的冲突和选择。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真实、浪漫和美好的,但他们也面临着放弃自由和责任的问题。他们的选择让我思考了自己的人生,我是否愿意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事物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通过观看《罗马假日》,我不仅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是思考了自己对于爱情和责任的看法。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观后感,让我明白了追求幸福的重要性。爱情和责任之间的选择并不容易,但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追求我们真正渴望的幸福,就像安妮公主和乔一样。
改变与主角的观后感 篇二
《海上钢琴师》:音乐与梦想的力量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家的故事。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改变了我对主角的观后感。
在电影中,主角阿米尔是一个天赋异禀的钢琴师,他在一个豪华客轮上演奏美妙的音乐。他的音乐天赋让我震撼,他的音乐也打动了很多人的心。然而,他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他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值得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感到非常惋惜和心痛。
主角阿米尔的选择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梦想的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观看电影时,我感受到了阿米尔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对于梦想的珍视和追求的重要性。
电影中的音乐带给我无尽的感动和启发。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它们让我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带给我无尽的思考和感受。通过观看电影,我明白了音乐的力量和它对于人们的影响。音乐可以传递情感,激发内心的激情和梦想,它也可以改变人们的观点和人生。
整部电影中,主角阿米尔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曾经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他却因为自卑而放弃了。他的选择让我思考了自己对于梦想的态度。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自卑所束缚。梦想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通过观看《海上钢琴师》,我不仅被音乐所打动,更是思考了自己对于梦想的看法。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观后感,让我明白了梦想的重要性和音乐的力量。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用音乐和激情去改变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改变与主角的观后感 篇三
改变与主角的观后感
一个热爱艺术的优秀学生,遭受打压被迫自杀;
一位充满创造力鼓励个性的老师,为人替罪被逼开除;
一群怀揣梦想、激情洋溢的学生,无奈看着师友离去……
《死亡诗社》一影中,前半部分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后半部分却是以浓浓的杯具来激发深沉的思考,主角的戏剧冲突被完美地展现。《死亡诗社》中,最大的冲突者来自尼尔和他的父亲。一个代表着传统教育观,寄托梦想于后代并竭力为之规划未来;一个代表新时代少年,思想发散、敢于追求个性又容易受他人影响。在一位老师的引导下,他开始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却惨遭打压,不得已而最终选取了自杀。但是,正如结尾大部分同学站到了桌上一样,期望与自由会成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看完电影,我开始好奇:影片中谁是主角?谁是命运的缔造者?谁是电影中核心的精神体现?
以另外两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闹宝莱坞》来作比较。前者以杰出的音乐老师马修为主角,他带领一群受到体制打压歧视的孩子们,努力寻找自己的兴趣,从受体罚到一齐合唱,体验生活,最终改变了命运,是一部将超多篇幅刻画在改变者身上、而以被改变者为辅的主次明确清晰的电影;后者则以三位优秀青年为主,讲述自己凭借其创新潜力与冒险精神不被学校古板迂腐规则所限制,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勇于提出个人想法,并帮忙校长完成了一次艰难的任务,其超多刻画的主演——也就是改变者,透过一举一动的小细节影响剧中人物,影响观众。两部电影的共同点是都以改变者为主、被改变者为辅,透过超多刻画一方来突出对另一方带来的影响,从而体现电影的核心主旨。
但是,在《死亡诗社》中,这一点并没有突出的体现。作为改变者的Keeting老师,描述的笔墨并不浓厚,甚至是突出了两位被改变者Neil和Anderson,超多描述两位的经历、思想、过程的改变,最后走向不同的结局。一位学生的死亡,更是将全剧推向了高潮,但正是这样一个高潮,再次模糊了影片的主角。不仅仅keeting老师出现的篇幅少,在两位被改变者之间仍然有着重要的交集,两位被改变者之间也在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某种程度上也能够称之为“改变者”。不仅仅keeting老师作为改变者带来的中心主旨引人深思,两位学生之间的交际与两种性格同社会碰撞带来的不同后果也令人感慨不已,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似乎也有相似之处:以一位真正充满创造力的学生为主,另外两位为辅,改变者也改变了两位朋友,似乎也是三人主导,改变者和被改变者主导。但不同的是,《三傻》的篇幅安排十分合理,主次明确,有清晰的导向,一眼能够看出男一男二;《死亡诗社》中却是导向不明,不能随意妄自评判主演与精神寄托
所在。所以,在我看来,《死亡诗社》中,是三位主演一齐构成了一个多元的主演群体,以此来反映电影以“拯救或改变”为主题的精神内涵。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容忽视的是导演本身的喜好或想法。本片导演彼得威尔(PeterWeir),是澳大利亚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71年,他执导的个人首部电影就名叫《三人行》。在长期的导演生涯中,他始终注视着处于社会动荡与变化中的人群,正是那些令人震撼、感动的奋斗和挣扎,构成了他在电影这一领域里的独特创作风格,为自己赢得了“深层刻划人类内心活动”的美赞。
当然,我们还就应关注到一些除导演之外的文化传统等客观原因。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宗教理念。“三位一体”名字起源于基督教。《圣经》里虽然没有“三位一体”这个字眼,但有很多实质资料,清晰可见。基督教信仰上帝是独一的神,只有一位,圣父、圣子、圣灵三者都是神,却是一个神。基督徒称为“三一神”或说“三位一体的上帝”,理解为三合一。但是圣父、圣子、圣灵不可分割,是同一个神的实体的三个位格,——圣父预备救恩,圣子完成救恩,圣灵实行救恩,相互配合。自从“三位一体”的神的真理被启示出来直到如今,都被正统教会、各纯正信仰的教派理解,作为基督教根基信仰。
结合《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我觉得,对于三者个体人格的描述,事实上反映了电影想要讲述的不同的精神内涵。以Neil为主,作为预备救恩(其特殊在于是自我拯救)的形象,反映的是在受到各方压力的时候,为了自己所追随的道路而不惜牺牲一切,即使有些偏激。他本能够成为实行救恩之人,但梦想使他放弃了一切,最终自杀,成为一场杯具。而以Anderson为主,作为成全救恩的形象,他从盲目听从、拘束胆怯,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朋友一次次相处,渐渐成为了一名敢于坚持,对抗传统的一名优秀的学生;以Keeting老师为主,则作为实行救恩的形象,更能反映的是在约束与守旧的环境中,勇敢地坚持个人的教育理念——或是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并感染身边之人,共同追随自由的曙光。
其次,联系《死亡诗社》拍摄时的背景分析。那时正是20世纪末期,基督教对于美国国人的影响到达了顶峰。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之中,基督教文化占据主流地位,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多数美国人不论人种、地区、阶级如何,均受这一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的开始,美国的主流文化发生一些变化,构成了所谓的PCJ文化,即“新教—天主教—犹太教三位一体”的文化。使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选取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的文化传统逐渐和原本占主体的基督教新教文化传统融合,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构成了这种“三位一体”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城市、乡村、工作、百姓生活中,绝不例外。这种三位一体的观念渗透入电影则自然成为了《死亡诗社》中三名主角设置的由来。
但是,由于美国的历史原因,阶级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话题并加以不断谈论,所以在20世纪末的电影中,反映阶级问题的电影中“三位一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比如74年的《教父》,还有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等。
由此能够推断,《死亡诗社》中的改变者与被改变者三人在相互影响作用下,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三人主演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当时美国宗教文化兴起对影视作品所带来的冲击,前面的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