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18-05-04 09:16: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一

《感动中国人物》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通过展示一些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让观众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温暖。在观看这档节目后,我被其中的一位人物故事深深打动。

这位人物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王奶奶。王奶奶是一位退休教师,她在自己的家门口设立了一个义务补习班,免费教授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王奶奶并没有放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无论家庭条件如何。

王奶奶的义务补习班成立后,很快就吸引了许多贫困学生的关注。王奶奶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购买了教材和学习用品,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每天早早起床,为学生们准备早餐,并亲自去接送他们上下学。

在节目中,王奶奶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艰辛经历。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王奶奶一直都对知识充满渴望,她自学成才,考入了一所师范学校,最终成为了一名教师。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选择了退休后继续为贫困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智慧。

观看这个故事,我被王奶奶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所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让那些贫困学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王奶奶并没有选择享受自己的晚年,而是选择了继续为他人奉献,给予他们最宝贵的礼物——知识和教育。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间真情和温暖的力量。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善良和奉献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我希望能够像王奶奶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爱和温暖。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二

《感动中国人物》这档电视节目展示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故事,其中有一位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年轻的农民工,名叫李师傅。

李师傅来自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他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了生活,他选择了到城市打工,成为了一名农民工。在城市,李师傅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李师傅了解到城市有一家职业技术学校,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学习。每天工作结束后,李师傅会坚持去学校上课,不管多么辛苦和困难。他深知只有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李师傅终于掌握了一项技能,并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帮助其他农民工改善生活。他发起了一项农民工培训计划,教授他们一些实用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我深刻体会到了努力和奉献的力量。李师傅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帮助其他人改善生活。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梦想。

这档节目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温暖,也激发了我对努力和奉献的渴望。我希望能够像李师傅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并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每个人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三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杨乃彬儿时发烧导致失去了听说功能。为给孩子治病,走过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为了儿子,她学习唇语,然后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辞职陪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后来,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个故事,我早已热泪盈眶。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坚强执着?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

泪流满面熬过黑夜?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次次地听医生说,抱歉?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儿子说话?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愿意辞职来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

是爱。

有一种爱,无须华丽的表白,你却始终相信它是真爱。它永远真诚永远不变 它无需华丽词包装;它像寒冬熊熊烈火 它像炎夏一缕清风,它激活我们生命能量,它体贴相伴永远。 没错,这是母爱。母爱的力量有多伟大?我们无法测量,它往往超越奇迹,铸就辉煌。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四

是谁,让你在2017年为之动容?是谁,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寒冬?

题记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们,感动了中国。

在他们其中,有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段爱平;有三十五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坚持出诊的仁医吴佩兰;有为子女筹学费,耗时三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有荣誉迟到二十八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还有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精神奉献。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老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刘盛兰。他是一位标准的“五保”老人,七年来坚持拾荒助学,而自己却几乎未尝肉食,未添新衣。老人的衣物以及许多的食物都是捡来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老人,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七年来所寄出的金额竟多达七万余元,前后共资助了一百多名贫困学生!七万元,对于这样一位“吝啬”得连馒头都舍不得买的老人,该是一笔多么巨大的金额!七万元,或许仅仅是企业家随手抛出的一张支票。从一方面来说,那些企业家们的`确是富有的,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空虚的!刘盛兰老人的精神财富是他们不能用金钱换来的。

刘盛兰老人为这些学生们倾其所有他在自己风烛残年之时,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老人是普通的,或许在茫茫人海之,我们不能寻觅到他的身影;但老人却又是不平凡的,因为他有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或许,他的身体已经变得佝偻;但是,他却用自己高贵的心灵,在九旬的高龄上俯视生命。

当我们大把地挥霍着父母的金钱时,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位老人,将一堆堆废品小心翼翼地放进编织袋里,用这些废品,攒起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的梦想!

几多落花擦过额际?几多枯叶缀上衣襟?几多流水带走熟悉的人群?几多雁阵驱走脸上的笑颜?时间悄然掠过我们的头顶,万物以惊人的速度和奇妙的规律变化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老人善良博爱的心。是他,让我在二零一四年为之动容;是他,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寒冬。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五

今天,我观看了“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锦泉。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