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一
这部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让我深思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教育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然而,我也意识到教育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关注。
纪录片中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状,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差异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在某些国家,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质量高,学生们能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们的人生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纪录片中有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故事发生在非洲的一个贫困村庄,这里的孩子们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他们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听取一些基础的知识。然而,这些孩子们却有着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渴望改变命运的愿望。他们为了上学,每天要徒步几十公里,穿过山脉和河流。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村庄的骄傲。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教育的改变不仅仅依赖于教育资源的提供,更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意志力。
教育的改变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在一些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关注和参与使得教育改变成为可能。然而,在一些地区,教育问题被忽视,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的改变进展缓慢。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关注教育问题,推动教育改革。
从这部纪录片中,我明白了教育的改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意愿,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教育的改变离不开改善教育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个体和社会的命运。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二
《教育能改变吗》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角度,教育到底能否改变人们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状,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关注。
纪录片中提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功案例。在这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源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关注和参与使得教育在这些地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然而,纪录片中也展示了一些教育困境。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们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听取一些基础的知识。他们为了上学,要徒步几十公里,穿过山脉和河流。这些孩子们的故事让我感到心痛和无助,因为他们本应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这部纪录片中,我明白了教育的改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需要改善教育条件和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个体和社会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教育问题,为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教育成为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三
为了完成任务,带着几分无奈和几分好奇,在网上下载观看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然而纪录片中所述内容深深地触动着我,也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在《教育能改变吗》视频里也都是很真实地反映,比如对高考的反思: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还是不能去除,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模式,甚至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反应快达到顶峰的阶段,出现了一个个偏离教育本质的事情。学校还是以考试为出发前提,学校领导者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额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看似精致的零部件组织成的所谓的“优秀学生”。其实很多老师早已是抱怨多多,无奈教育不彻底改革,这种现状还得维持的。学生们中也不缺如同视频出现的一个个呆若木鸡,面无表情,或摇头晃脑死学硬背的学生。
这些改变中国的教育谁来做,谁能做?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都一直在摸索,在摸索中徘徊,作为教师为社会培养了什么人才?是制度,是领导,还是教师,哪个才是主导?
的确有许许多多的关于现今教育现象及教育制度的不同见解,我们看的多了,感触也多了,想说的也多了,我最想说的感受还是我们要行动,即做好自己的“小事”,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去实践,做“多背一公斤”的一个人。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多读一些教育名著,多学习一些课改新方法及教育新方法,在想着改变别人的同时,不如首先思考如何先改变自己,或者,我现在能做些什么?
如现在我们学校中的新生事物——留守儿童,就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主要课题。我们能不能行之有效的改变留守孩子“家庭教育忧心,社会教育担心,学校教育揪心”的现状。我们能否真正能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深处,能从他们受伤孤寂的内心深处予以抚慰,能从他固步自封的为人处事处予以解封。
还有,特别是现在我们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低下现状,在学生的心理疏导上能有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独生子女的玩,在哪里玩?玩什么?答案是:到学校玩,玩知识……那么我们能有吸引他们的“玩具”吗?我们有吸引他们的“玩法”吗?我们能成为吸引他们来玩的“玩伴”吗?
其实不管别人是以笑了之还是大谈己见;我想,作为基层的一线教师,还是要静下心来尽力探索自己的课改,我们每位教师不能因为无法改天换地,就袖手旁观吧;而应改作为一名行动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并尽力而为之,以我们构建课堂实效才是我们的核心所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才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和思路所在飞,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才是本质所在。为此我很想引用网上流传的“多背一公斤”的创意,即永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努力,能做一点是一点,坐实一个是一个。从一名公民的角度来说,这至少是一种最根本的生活观、人生观。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大中小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都持这种人生观、生活观,努力一点,行动一点,坐实一个,这样的人多了,这样的事多了,并且到了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么我们再如何看待“教育能改变吗”?
如果大家都去做了,坐实、做细、行之有效,那么我们的学生进步了,我们的教育就改变了,我们的办公室,我们的学校教育氛围也许也改变了……
再问:教育能改变吗?能!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四
今天下午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再次观看了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我觉得触动很大,记录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现在教育的问题,也唤醒了人们对现在教育的思考。总得来说,该纪录片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实事求是去找问题,敢于对如何解决问题去思考的做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一记录片。
在看的时候,我不禁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出些改变?怎么去实践一些今天看来还是教育理想的东西?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能改变社会、改变家庭、改变人的命运吗?教育能改变在自己,走出困境吗?教育如果不改变行吗?
本片折射出中国现状教育的矛盾。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流行着“抢跑”、“揠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现象,为了起跑线上的领先,孩子们苦不堪言,严重被缩短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孩子们的幼儿班,小学、中学似乎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最终的目标是考取梦寐以求的大学。可在所谓理想的大学校园内,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滞后,培养模式的单一,教师忙于论文,疏于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能力,让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日趋严重。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的脱节等现象将大学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而从中走出的“合格的公民”却越来越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常识问题,站在教育未来十年的起跑线上,我们是否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否清楚教育最终为谁服务?该纪录片中一位芬兰国家教育顾问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的,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要比具体知识的引导更重要。”教育其实没有终点,教育是为人成长做准备的,它的目的是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去除自身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该纪录片还从《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再度出发》等专题分别从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等不同层面剖析和回应了当下公众关注的教育话题。我想,站在理想与现实的“起跑线上”,需要“再度出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坚定对中国教育的信心,重新确定教育的坐标。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篇五
自从孔子开办私学授徒以来,中国的教育行走了几千年。中国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欧美教育,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革,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迎来一个春天。目前,我们的教育遭遇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我市是教育大市,如何发展教育大市,巩固教育强市的地位,任重道远。目前,我市乡村“麻雀小学”共有1000多所,形成了“老、少、边、穷”的现象,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于师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促使一些学生家长心理上滋长了“赶名校”的现象,致使一些学校生源爆满,而另一些学校则产生了“学生荒”。
二是教育方式变革的问题。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工程,一时很难看到的明显成效,而最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只能是考试,不少老师这样认为,考试,名在考学生,实际是考老师!那么,考了试之后,要不要公布学生的成绩呢?回答是否定的。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这样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于是,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次是通常的做法。也许,这是长期形成的一贯做法,在现实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许是中西方教育的传统习惯不同,西方学生的分数是当作隐私来加以保护的`,老师交给学生的打过分的作业或试卷时,总是扣着或装在一个信封里递到学生手中,这样以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杨振宁教授在阐述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时总结出东西方教育的两大特点: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善于发明创造;东方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学生识记能力强。也许,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人们处理分数的不同方式。
三是母语教育问题。安庆日报文艺副刊沈天鸿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曾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我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现在是新闻爆炸时代,一天有几千条几万条新闻在轰炸我们,让我们猝不及防,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个标题抓住读着的眼球,一篇作品就算成功了一半。《高校招生
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其次是个“老牌文艺青年”,平时好钻故纸堆。我曾严厉地批评,当下国人语言的粗鄙化现象,嘲笑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而脑袋越来越贫(主要是说人们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可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大款就会让一个书生窘得钻地缝!人们对物质的热衷,冲淡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语言修养,到了尴尬的境地。
我平时好文墨,偶尔写写东西自娱,偶有见报,欣喜之余,与同事共享,没想到,得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写这些诗词干什么,那可是退休的老头子干的!”现在,连教师都鄙视诗文,何况他人乎?据我了解,在我区近千人的教师中,没有几人阅读文艺作品,就是那些“曾今的文艺青年”,也是“渐行渐远”,无心境再去亲近诗文。没准想,你在大路上,见到一个西装革履或者摩登女郎的时候,他们会冷不丁给你个“粗鄙”!
现在,就连一些高校的老师,也会迎合市场,语言“大众化”起来。譬如,我的女儿语文很不错,有当新闻主播的愿望。于是,家教少不了。可是,几个老师、教授、行业人士辅导下来,都有一个点评,“注意啦,某某同学,你说话不可太文艺!”再如,现在电视剧铺天盖地,我看了一些,觉得语言太贫乏,太小学化。当然,语言的口语化又是另一回事,口语化其实是很丰富的,鲜活的,水灵灵的,脆生生的。总而言之,生活语言简单起来,电视剧语言简单起来,我总结一句,“如果你的语文不好,你可以去做演员!”
因为,一些知名高校不考语文,学校就根据高考指挥棒,弱化语文教育,据了解,一些重点高中,高三的语文课就是理科生的睡觉课。语文教师一上堂,望着底下哗啦啦的倒下睡觉的风景,也自得其乐,自顾自地讲起来,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高考不考语文,谁的不幸?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世人瞩目。所以,纽约也好,温哥华也罢,伦敦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仿佛一夜之间,哗啦啦,一下子冒出许多的“孔子学院”出来,现在,我看,一些老外学汉语的热情远远盖过国人,他们埋下首,啃起线装的“砖头”来,是傻还是精明?几年前,我看过一篇国际论坛获头奖的论文《孔子21世纪道德的坐标》,文中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在道德、人文即将丧失殆尽的时候,如何重拾信心,去拯救人类的道德,感触颇深!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感受,欠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