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精简6篇】

时间:2015-03-07 02:32: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佰观后感 篇一

《八佰》是一部由管虎执导,梁朝伟、张译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作为观众,我深深被影片中所表现出的英勇与牺牲精神所感动。

首先,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战场场景,展现了中国士兵们的无畏和顽强。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坚守阵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国家的尊严。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和使命感。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团结一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无私和拼搏精神。

其次,影片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呈现也让我深受触动。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四行仓库则成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象征。影片中的战斗场景逼真而残酷,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的残酷战争环境和中国军人的艰苦奋斗。这种真实性不仅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最后,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在战争中的复杂和真实。在战场上,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而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困难而痛苦的。影片中的角色们都经历了各种挣扎和纠结,他们的内心矛盾和痛苦让我深深感同身受。这种人性的真实性让我对影片中的角色们产生了共鸣,也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而言之,《八佰》是一部令人动容的战争电影。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真实的历史还原和复杂的人性表达,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无畏和牺牲精神。在这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像影片中的角色们一样,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守护我们的家园,捍卫我们的尊严。

八佰观后感 篇二

《八佰》是一部让人震撼和感动的战争电影。它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作为观众,我被影片中所展现出的团结、英勇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

首先,影片通过生动的战斗场景和精彩的动作设计,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紧迫感和悬念,让人屏息凝神。特别是在四行仓库被日军围困的情节中,中国士兵们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场生死搏斗。他们面对着人数众多的敌人,但却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尊严。这种无畏和勇敢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个性,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但却在战争中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敌人。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们的内心世界和矛盾。他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选择,但他们从不放弃,永远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种对于角色的刻画使得影片更加生动和有血有肉,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最后,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还原,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艰难和付出。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四行仓库则成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象征。影片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呈现非常真实,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期的战争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这种真实性让观众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也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总而言之,《八佰》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战争电影。它通过生动的战斗场景、出色的角色塑造和真实的历史还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和勇气,也让观众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向影片中的角色们学习,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守护我们的家园,捍卫我们的尊严。

八佰观后感 篇三

  今年八月,电影大作《八佰》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了朋友圈,各位观众也对这部电影非常认可。《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看完后,我这整个人都热泪盈眶,感动、激动、愤怒不已。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仓库与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的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全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

  想不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进军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都将攻下哪里。而电影《八佰》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的一个小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经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了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团长杨瑞符集合部队做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驻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团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对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佰壮士”之说。

  《八佰》电影的最后,电影镜头从四行仓库的断壁残垣慢慢过渡到了今天的繁荣的伤害,当东方明珠出现在眼前,苏州河静静地流淌。历史和现实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贵。

  《八佰》对淞沪会战的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可以煽情,而是理性的,导演管虎就用了一个“佰”字,体现了中国人都懂得中国军人的内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成为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赢得了胜利。这部电影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

八佰观后感 篇四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八佰》。在这之前,听朋友们谈论说这部电影很精彩,当我在影院坐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历史,继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撤退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军团却坚决地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县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坚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他们却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中华大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军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每一寸身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变法则!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当国民党军队都在撤退时,这群人却是当时的逆行者!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却有让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浑身捆绑手榴弹,纵身跳入敌人钢板阵中的一个个“陈树生”,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决战,国难当头,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不朽丰碑!

  在战斗之初,生活在依旧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同胞,似乎还觉得此次战斗与己无关,但看到壮士们一个接一个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中华儿女骨子里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捐款、捐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前线的战士们!爱国是需要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电影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完后我的内心很受触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所感动,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没有战争。

八佰观后感 篇五

  片名用“佰”而不是“百”,是在提醒我,“八佰”不只是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是英雄,也是人,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爱与恨。

  舍生取义

  日军开始拼命挖四行仓库墙洞,企图安装炸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陈树生直接抱着炸弹从楼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给母亲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而其他战士不但没被敌军的枪炮吓倒,而是一个个绑好炸药,排着队,依次报出自己的名字、籍贯,毫不犹豫。战士们逐个跳下去,用自爆来阻止敌军攻击,无人畏惧。而仅仅一河之隔,如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着对岸如地狱般的残忍恐怖的战场,咬牙切齿着,义愤填膺。

  算计三逃

  老算盘,账房的会计,凌乱的头发配上圆眼镜,眼神总是闪躲着。怯懦卑微中藏着最显著的特点“算计”,千方百计地想逃出去。第一次意外发现一匹白马,而马受惊冲出去,念头落空;第二次顺水道游进苏州河,日军试图进入楼中,犹豫之后选择大喊示警;第三次吸取教训,换了军服,被战友发现,为保命跪地求饶,暴露了他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性,成功逃进租界。

  蜕变觉醒

  端午第一次遭遇日军,被吓得惊慌失措,眼神里充满恐惧,浑身颤粟,队伍被打散,便逃进四行仓库。意外发现出口通往租界,被误认为是英雄,又回去尝试做一个真正配得上群众欢呼呐喊的英雄。短短几天,一次次面对死亡,第一次面对亲人被敌军杀害,第一次杀敌军,第一次中弹。护旗促成他最后的蜕变,挺身而出,忘了恐惧,举枪击回日军飞机。战胜恐惧的本能,心中只有责任与使命,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中弹。

  端午的觉醒代表着“八百壮士”身后的普通中国人的觉醒,结尾一双双伸出围栏,施以救援的手,带给我们足够震撼,激起每个国人爱国热诚。

  我们从电影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成长中,反思战争的残酷。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的成长都足够震撼我们的心灵。新时代青少年作为强国的建设者,我们要铭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坚定志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 篇六

  看完《八佰》之后,非常心酸,非常震撼。

  首先,不得不说电影的开头,警笛声从无到有,越来越大,我内心渐渐感到压抑,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的年代。之后老奶奶的自述把我带入了她观看的八百壮士的故事。

  剧中所用的对比是非常多的。老葫芦从贪生怕死到被日军凌迟处死时还要告诉端午和小湖北好好活着。端午从连杀人都害怕,还带着同伴去下水道探路企图离开,直到最后自己挺身而出保护军旗壮烈牺牲。人们都有贪生的本能,但是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爱国之心是永远不可泯灭的。

  最触动我的是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口跳下炸日军的场景。他们虽然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甚至有的什么也没留下,带给后人的却是无限的光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影片演绎最真实的是士兵们疲惫不堪、贪生怕死、软弱无助的一面。因为它真实揭露了人性的背面,在危难面前,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去生存下去,而不是舍身报国一类看起来高尚的行为。但在最后时刻,得知自己不可能活下去时,也便没有了这种想法。此时便有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举动。

  最悲壮的场景是当将士们撤离四行仓库时,一批敢死队主动赴敌。羊拐和老算盘走在前,老铁在楼顶挥刀高唱《定军山》。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即将牺牲,仍然主动走了上去,忽然生出一种悲壮的感觉。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苏州河的对面是天堂,而这面则是地狱。开始,对面唱着戏,大街上熙熙攘攘,也有一些人如看戏一般观望对面的将士们拼死厮杀。是啊,四行仓库何尝不是一个舞台?可是渐渐地,人们都被触动了,甚至有些外国士兵开始打对面的日军。人们也开始筹款、捐赠物资,也有一些人为对面的将士加油鼓劲,甚至有一些人不顾性命,冒着枪林弹雨飞奔到河对岸参与战斗。最后“后庭花”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慷慨赴死。

  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我一定要去影院再看一遍《八佰》。

八佰观后感【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