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内容简洁明了,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阅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力量。以下是我对于弟子规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弟子规教会我们做人要有自律和自制力。在这本书中,弟子规告诉我们要“爱父母,爱师长”,要“敬老尊贤”,要“友爱同学,互助为学”。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积极主动地去付出和帮助别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规定很有约束力,能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
其次,弟子规告诉我们要有敬畏之心。书中提到“夜不舒席,晨不蓬头,言必信,行必果”,这些要求都是要求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易许诺,要言出必行。这是对于自己言行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弟子规还教导我们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是要求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同时要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如此,才能保持谦逊和进步的心态。
最后,弟子规教会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书中提到“温良恭俭让”,要求我们要善良、有礼貌、节俭和谦让。这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同时,弟子规还告诉我们要“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对于培养孩子良好品德非常有益的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之道。弟子规教会我们要有自律和自制力,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我相信,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够遵守弟子规中的规定和要求,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和美好。
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二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教育读物,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在阅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于弟子规的一些心得感悟。
首先,弟子规教会我们要孝敬父母。书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告诉我们要尊敬父母,要听从他们的召唤和命令。无论我们多忙,多累,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要时刻关心他们的需求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弟子规教会我们要尊敬师长。书中说:“师不敬,学无成。”这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要听从老师的教导和指导。老师是我们的知识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尊重老师,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长。同时,弟子规还要求我们要“友爱同学,互助为学”,这是告诉我们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最后,弟子规教会我们要注重修养。书中提到:“夜不舒席,晨不蓬头”,这是告诉我们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弟子规还告诉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是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具有深刻价值观念的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做人和处事的道理。弟子规教会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注重修养。这些都是培养我们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守弟子规中的规定和要求,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和美好。
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三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四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规,家有家规,而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由清朝贾存仁改编,改名《弟子规》
下面,我来说说《弟子规》中几个典型的守则。
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虽小,但也不能善意妄为;物品虽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另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一个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能以为事情很小,而可以肆意妄为,积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终有一天,会变成无恶不作的坏人。
亲爱我,孝方难;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亲人疼爱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亲人厌恶、讨厌自己,自己仍能尽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难的。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恩情无以为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应该尽子女应尽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难伺候,我们也要加倍孝顺他们。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因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五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启蒙经典。自从读了《弟子规》后,我深有感触。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在《弟子规》众多经典名句当中,这几句是我最喜欢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虽然做到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但是,却没有做到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次,妈妈买了一些零食回来,妹妹正在做作业,并不知道有吃的,于是,我自个儿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结果,妹妹做完作业后看到一包包空零食袋,号啕大哭,我还不以为然,昂着头,兴高采烈地玩电脑去了。还有一次,我和表弟在旱冰场滑旱冰,表弟不小心摔倒了,手脱了臼,大哭大嚷着要回去。我无可奈何,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旱冰场。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的责骂表弟,说他是懦夫、毛毛虫等弱不禁风、经受不了风雨的事物。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真是觉得无地自容、羞愧不已。
“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许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就拿孔融来说吧:孔融在四岁时,家人买梨给他治疮,可孔融觉得自己应该关爱关心自己的人,便将大梨让给了别人,自己只吃最小的梨。以后我也要像孔融学习,更加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处处想到他们,有好的东西时与他们共同分享,而他们有困难时,我也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烦恼时,也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和他们共同开心,共同忧伤,团结互助。
今后,我一定会做到“首孝弟,次谨信”,与亲人共处一片蓝天,互相关爱帮助。而《弟子规》也将陪伴我走过以后的人生!
读弟子规的心得感悟 篇六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地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