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感【优秀4篇】

时间:2015-05-09 03:31: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一

柴静的《看见》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作品,通过作者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揭示和思考,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看见》这本书中,柴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观察,揭示了许多我们常常忽视或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问题等等。通过她的文字,我感受到了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变这些问题而努力。

在阅读《看见》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柴静的勇气和坚持所感动。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艰辛和不易,以及为了揭露真相所付出的努力。她不畏强权,不畏困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就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改变。

读完《看见》,我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改变做出一份努力。不再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贡献。同时,我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明白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宝贵。

总之,《看见》是一本让人思考和感动的作品。通过柴静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丰富的中国社会,也看到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改变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和揭示社会问题的作品,更是一本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和社会的书籍。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柴静一样,用心看见生活和社会的真相,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二

读完柴静的《看见》,我被作者的观察力和勇气所深深震撼。这本书不仅是一部记录中国社会问题的作品,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了自己和社会的缺陷,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通过《看见》,我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很多人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对它们麻木不仁。柴静通过她的文字,用真实的事实和数据告诉我们,这些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负责。

在《看见》中,柴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自己为揭露真相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她不畏强权,不畏困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就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改变。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个体的力量和责任,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是抱怨和指责,而是应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和事。

读完《看见》,我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和行为,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改变做出一份努力。我决定从自身做起,关注环保和健康,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安全和健康的食品,同时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改善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看见》是一本让人思考和行动的作品。通过柴静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丰富的中国社会,也看到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改变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和揭示社会问题的作品,更是一本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和社会的书籍。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柴静一样,用心看见生活和社会的真相,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三

  这本书早就借来了,可是一直没看。前几天遴选进面试,可是领导不让去,无果。心里堵,不想做事,于是开始看书。今天看完了,浑身轻松,自己做完了一件小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有两个理由,即直面分歧、面对感受。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因为一次偶然,也可能是个笑话,通过柴静的视角,我慢慢意识到,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必然,也可能是一种情感。

  真实的力量非常强大。一个敢于批评而又得到大家认可的官员说,因为我批评很准确,所以大家认可,因为官僚系统是一个复合(我自己用的是“复杂”这个词,翻了笔记本才发现他用的“复合”)系统,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征地拆迁之中,仿佛是充满邪恶,又好像群魔乱舞,现实最终在实实在在的细节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复杂而又充满疑惑。柴静说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发现什么,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有错有罪,早就够了吗?不够。人的背后,是情感,是利益,道德和对错可以评价一个人,却很难影响一个趋势。一件事有结果了,就够了吗?不够。事件的背后,是一个个细节,结果可以传播很远,但只有细节才能够让事件回归,让人们关注事件发展而不只是记住一个传播出来的结果。

  内心自有万钧力。这个力,可以严重伤害自己,可以很好的造就自己,可以泯灭自己的灵魂,可以吞噬你我的生命。人是有温度的,事件是有温度的,历史也是有温度的。我们感受不到温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接触的人、事件、历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太麻木。我这几天给母亲和另外一个友人打电话复述自己一天的活动和感受,母亲愿意听我讲,好友却不愿意。互相讲自己一天的经历,是一个很不错的成长方式,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让自己的感受更加敏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才会不会积累情绪,有人说有人听才能够增加了解。若不能够倾听,便不是真正的感情。看到柴静的报道,我经常在感慨,若是家人能够多一点倾听,家庭的悲剧就会少很多,人生的悲剧就会少很多。说出来靠勇气,听进去靠耐心,若是这一点勇气和耐心都没有,自己便失去了战胜生活的最大的秘密武器。

  我会继续寻找愿意倾听和倾诉的人,因为我想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也愿意顺带拯救愿意自救的灵魂。

  接下来继续看书吧,看书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的人、感受和事情,自己的心会慢慢变化。其实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些自卑,没有出色的体育项目,没有钱,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出色的工作和学习。可是自己依然要追求快乐,并希望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这就是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完美也好残缺也罢,走运可以事事不如意也罢,这就是我自己的命,我努力追求可是也接纳命运的安排。

  用随心所欲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对自己好点,对别人好点。

  读柴静看见读后感

  我很喜欢柴静,她知性优雅,她的文字浑厚大气,让人悠然神往,加上朋友推荐,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见》。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在《看见》中,我读到了一名记者从早期的懵懂、青涩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令人感动,同时透过文字又展示了她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我虽不是“柴迷”,但从内心尊敬她,也渴望像她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又在不断经历中完善自己,变得独立自主。

  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处于爱美的阶段,关注的是青春时尚流行,“深度”对她们来说,更像“偏门”。但看看李凯京是怎样评价柴静的吧——知性优雅、浑厚大气、独立自主……尤其是她说:“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这让记者甚是吃惊,一个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记者的评价,也得到了语文老师的确认:有想法,勤奋踏实,从不认输。李凯京说:“喜欢读书,最喜欢契诃夫的作品,还有最近看的柴静的书,这些书都有深度有思想……”

  这,是一种成长,就像一株小草获得了额外的阳光,优秀于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这样一本书,遇到了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判断,一本书、一个灵魂、一个思想对孩子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大是小。但我们坚信,当你说出“渴望像她一样”,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时,这种影响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壮怀激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遇见一本好书,无疑是在迷茫的时候,一个最好的指引。

  或许,她会成为第二个柴静,成为一名思想深厚的记者,即便不能成为和柴静一样的人,这样深邃的浸润,也一定会使她成为一个自立而坚强的人。

  一本书的厚度真的无法量度,但书的厚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深度,所以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阔,看得越高远。

  读书,让稚嫩的心智逐渐丰盈,也让成熟的心性有所扶正和升华。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个工具,无形也无价。

  读柴静看见读后感

  工作整十年,不知道该怎样对过去的十年进行定义、归位以及新的筹划。那天书城里偶遇柴静的《看见》,不薄的书本,细细密密的字句,吸引我走了进去,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有好多东西让我去想,去理解,裹挟着我这十年里的困惑和迷茫、骄傲和失落,身上流淌出好多感悟和体会,是成长道路上共有的一些小小感悟吧。

  大概五年前,辗转得到一位学妹左林的消息,那是个极有个性的优秀女孩,得知在北京成了一名记者,看到她博客里的那句话“不知道记者的未来在哪里”,也许是她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一点小小拷问,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之前一直困扰着我,并在之后让我时时纠结的问题“我的未来在哪里”,该怎么做?该如何做?如何让自己在道路上不迷失前进的心?

  《看见》这本书记录了柴静的成长足迹,让我们一起见证了初为记者的她曾有的茫然和徘徊,让我们体会到她经历失败时的低落和成功时的雀跃,也让我们目睹了一名记者褪去青涩,逐渐丰盈,走向成熟的历程,阅毕这些对我解答长久淤积心中的人生质问多少有些启发。柴静的表达总是很理性,包括她的用词,包括她的语速,但这种字里行间的平实却让人很深地感受到她克制的感性和柔情。对非典的采访,她在书里描述了她直面死神的战栗,通过柴静的眼,我们看到了彼种环境下面对死、眼神里透露出的空白,这种貌似对死的理解,以及包括那场对于十年前的记忆,多少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警醒。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应该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说非典的采访让我们看到柴静的职业“坚硬”,那么双城的采访让我们看到柴静的另面“柔软”。那个叫双城的小村庄发生了7名孩子集体自事件,柴静不经意间以母性的触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但轻轻的,不去触疼,不去打开,不去完全坦露,因为孩子的世界真的是神话世界里的潘多拉盒子。在我们不懂孩子的标准和定位时,在我们不能判定谁对谁错的当下,我想尊重和理解是最好的平衡,柴静并没有为坚持记者的职责而去生硬地伤害那帮孩子,误导人们对孩子的理解,哪怕是一点点。是的,柴静让我看到“刚柔相济”,而奥运会瞬间这期节目,又让我看到了柴静视角的独特,真的让人拍案。对于奥运,柴静的视角并没有停留在金牌的获取者,她拍摄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奥运的另面,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奥运更强烈的人文冲击:训练的路途要穿过“枪林弹雨”的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比赛前因为左膝伤痛只能单脚站立的台北跆拳道选手苏丽文、一手举金牌、一手握亡妻照片的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她或他们也许是奥运会边缘化的案例,或者说是殊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精神没有背离,反而是更突显了奥运精神,这些有血有肉的奥运故事,不仅是吸引我,更是打动我,打动我更深刻地工作和生活,努力将生命的精彩演绎至极致。客观是《看见》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包括柴静看同性恋的视觉,尝试以理解、感知的角度去看他们、写他们、报道他们,而不是反之,让社会去唾弃他们。柴静的客观也包括了她看瑞典志愿者卢安克,他对自由的追求,对人生的价值评定,以及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教山区孩子,甚至于在卢安克有了自己妻子和家庭后,改变了人生走向之后,柴静作为一名记者或者是老朋友,继续以客观和理解的态度去想,去看,去完成她对他的报道。

  也许这就是柴静,全面、客观,这就是《看见》给我们的感触和感悟。是的,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对和错,而今的我终于明白其实“正”不是一个立方体,方方正正,棱角凸立,真正的“正”应该是圆润的,这个理解让我醒悟了这十年的路,不是我心中价值标准不对,不是我心中坚持的“正”不对,只是方式和呈现的模式有时会误导了最初的标准模式,生活不可能调整,但我们需要微调。

  《看见》也解决了这些年一直萦绕心间的问题“我的未来在哪里”,《看见》让我想起了左林,一开始提到的女孩,还让我想到了法琳,另外一个萍水相逢的优秀导游,也许仅是几日相处,却能让人想起,眼前是明亮的。是的,包括她们,包括柴静,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她们完美,而是因为她们一直在调整,努力朝好的方向调整,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们懂生活,爱工作,把感性和真性情同时赋予工作中,把突破和激情也赋予了生活。真的很好,柴静让记者看到未来,看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不是记者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更确切地说,柴静的《看见》是面镜子,让我看见了自己,更理智地看待十年间走过的路和遇见的人。看书间歇的这个元旦,下了一场好大的雪,走在雪地里,能听到感觉到踩下去“咯吱”的声音,路灯下,雪花飞舞洒在扬起的脸……也许这就是我、是我们想要的、有质地的生活,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美好从未消失,只是在于你有没有去用心感受。路还在延伸,与书中陈虻老师的那句话共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柴静《看见》读后感 篇四

  这些天有幸读了柴静的《看见》,其实这本书早就风靡中国,只不过我迷失的那几年错过了很多本应该懂得的。今天就写一下这本书的读后感,在还未看此书之前就知道柴静,她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纯粹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在此书中柴静一直在探索“真相”,可真相是什么呢?如果真相带给这个社会的伤害,那这个真相还有没有揭露的必要?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的面临道德冲突,但是我们又如此的困惑。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的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价值观遭受动摇的时候我们会表现出非常的不安,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基,这不得不让我们焦虑。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你告诉我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力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到了几个层面?”

  当看到书中的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也在扪心自问,我每次思考新闻的时候思考了几个层面?一直以来医患矛盾一直存在并不断激化,就在前些日子还出现了孕妇跪地请求剖腹产未果而导致的跳楼事件,不知道柴静看到这个新闻是否有很深的叹息呢?

  “别一根签字笔,踹一颗平常心,走遍大江南北,吃香的喝辣的。”我见惯了强人,他这点软弱几乎让我感激。

  任何人都软弱的时候,只是从未把铠甲摘下,让人看到自己的软肋。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

  道德,为什么要抑制?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但是我之前曾说过“教养的形成就是压抑人的本性”,这句话我深有体悟。

  “人在关口上,常是一些看上去荒唐的事起作用。”“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我记得有人说过:凡是使你上瘾的都是不必追求的。我在想什么才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呢?

  “我在很多绝望的人脸上看过同样的空白。”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火车正往危险的地方开,车里的人耳边咣咣响——外面有人把窗户钉死。”——《卡桑德拉大桥》

  “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龙头下,开着冷水,水流过皮肤,一下浮出颤栗的粗颗粒,涂上洗面奶,把脸上擦得都是泡沫,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我的脸,我一下睁大眼睛,血管在颈上嘣嘣地跳。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柴静的文字总是能够写到深扎人们的内心,现在的记者,哪还有当初的影子?

  “你们在制造恐慌。”“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的随意屈张,音乐就像是谁在万仞之上,在风暴中厉喊。”

  “人在那种快意的痛苦里毛发直竖,电子乐里失真的人生像在金属上凶狠地刮刺,绳索突然全都崩断了,我睁开眼,像一只重获自由的小兽,久久地凝视着这个新的世界。”

  “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

  “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

  柴静的文字能有如此的感染力,我想更多的则是因为她的性格。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善于倾听比掌握话语权更有重量。

  “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

  世界上所有人都不可能在还未经历就有已经成熟的前提,所以我应该学着原谅自己,原谅自己的过往,原谅自己内心深植的遗憾。每个人经历的过往都有深扎内心的疑问,这些疑问往往伴随着我们一生。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保护大众能理解和接受的“真相””

  在柴静的探索中,我看见很多人说她的报道非常的负面,作为一个编辑文章的人,我也常受到这样的困扰,很多时候我们社会的真相对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是不能理解的,也无法接受,一言以蔽之,柴静的思考不应该面向大众,对大众无用,对社会才有用。

  “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生命本身并无羞耻”

  以前我总是针锋相对,太有自己的锋芒,认为只要这样才能窥探这个腐朽的世界,但是现在我慢慢的变得磨平了棱角,也许宽容也是一种能力。

  “性应该是有美感的,过于放纵与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的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最后一夜,血红的眼睛睁开,人的脸也许在背后挣扎闪了一下,没有来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涡里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间反噬其身。”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海

子 “佛犹如此”

  我们探索,我们寻找真相,其实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的遇到自己的沟坎,我们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会时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你走了多远。所以我记得有句话曾说:难得糊涂。

  “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

  “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要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的改变。”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力,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力。”

  “我只是讨厌屈服。”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当中来。”

  “老百姓在向强力机构发出疑问的时候,已经习惯了没有回应。”

  “麦克默菲押了十美金跟他打赌,搓了搓手,使劲的抱住那个台子,没搬起来,再一次用力,还是搬不动,他只好退下。突然,他大声叫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权力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力就只是一张纸。”

  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打败了我们自己,而是我们自己的意志首先选择了屈服。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一声尖利的哀号传来,我扭头看,他两只手被拷着,不能擦泪,只能仰头向天,嚎啕痛哭,那是从胸腔里爆炸出来的哭声。”

  “正义是自己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

  “真正的民主是在票箱里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站在马路上摇旗呐喊。”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从最近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公投可以看出,民主也是有范围的,公民并不能无所欲为,而且我们应该知道:民主的尽头则是强权,强权的尽头则是民主。

  “社会上这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

  “新闻调查一以贯之的准确、深刻、平衡原则在这个节目中并不能完全体现。”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在贯穿全书中,我一直思考作为一个记者的道德规范在哪里,是否是柴静所叙述的那样需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精准的反应和还原一个事件的全过程,其实人归根结底是动物,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感情,如果非要脱离感情来恰当的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我想很多时候都是强人所难。

  “我最反感拿悲壮的感情开玩笑了,但是什么东西又是神圣到不能开玩笑的呢?”

  “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它。”这话硬而清脆,像银针落地。

  “我们也许没有机会采访被指正方,但是有没有对自己获知的一方信息存疑?能不能站在对方立场上向报料人发问?有没有穷尽各种技术要素,体现出尽可能去寻找对方有利证据的倾向?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

  “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

  “记者价值中立并不等于价值冷漠,难道这个职业没有道德吗?”

  “人往往出自防卫才把立场踩得像水泥一样硬实,如果不是质问,而是疑问,犹豫一下,空气进去,水进去,他两个脚就不会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采访不是用来谈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

  在我看来记者这个职业真是难调众口,因为她站在舆论的风口在看待一件事情,而世界上的每个人站立的角度和位置都是不同的,所以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得诚实的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他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句,为什么不在镜头面前,哪怕是伪装歉意向大家忏悔以乞求宽恕呢?”

  我也认识很多人在不断地变化,也有变得面目全非的,和曾经的记忆中的人无法重合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只是有人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底线,这就是区别。

  “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

  “做新闻的人是赌徒,我通常赌完身上最后一分钱离场。她不是,她会把外衣脱了押在桌上,赤膊再来一局。”

  “一个人不应该一辈子背着不加解释的污点生活。”

  “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我的性格有些嫉恶如仇,非黑即白,常常很快的给人下定义,这是我非常不好的一面,但是我读了柴静的书之后发现,我应该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

  “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能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压抑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致使发泄到无辜的小动物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我是多么的可悲,可恨。”

  看完柴静的《看见》之后我渐渐懂得,对一件事情要保持一份独立,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很多事情有我们无法看到的缘由,这好像让我的心态一下子稳定下来。

  “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的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的不安。”

  “有多少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有时候明明悲痛至极却是无意识的笑出来,这仅仅是为了掩藏自己的悲伤。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的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罪是她受的,但她没有痛恨过去,连底掀翻。”

  “这个民族有五千年历史,非常了不起,他说,不管怎么个混法,能混五千年就了不起。”

  “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尽量掩盖,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么?”

  “研究新闻史的后人,会因为不是在报纸和电讯稿上,而是在历史读物上发现某些记者的名字而不无惋叹,但他们终将意会的是,当曲折奔突的河流遇到沉沉雍蔽,改道是历史的寻常,这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他似乎心有旁骛,改道别出,但他根本未曾离开一名真正记者的信条。”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准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有时候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

  “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真伪的思想习惯,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

  我并不是新闻工作者,但是通过读此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以前错误的态度,也教会了我很多处事的原则。

  “事实就是如此,疑问一旦开始,逻辑自会把你推向应往之地。”

  “在真相面前,这个世界不存在特殊的国民性,人性本身想要了解万事原由。”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的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

  “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很乏程度上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到后面写不下去了,记得小时候每次看电视剧都特别期待看到大结局,我姑姑家的哥哥告诉我说:“电视剧就前几集有趣。”我一直不懂,等我渐渐长大我发现,真的是这样。

  每次读到最后都读不下去了,无论你以何种的辉煌的方式收场都无法避免时光带给你的衰老。看着柴静的《柴静》仿佛看到了她从湖南电视台离开的那时候的开始到进入那滚滚时代大潮中,当新闻调查式微的时候,那群曾经怀着同一个心愿的同事的一个个离开,柴静的心里也不好受吧。

  不仅仅是人,任何一个事物和机构都有时代的背景和发展的周期,柴静可以说度过了新闻调查从崛起到衰落的所有时期,让我看到在那个年代,有一个扎入社会里面剖析真相的群体,环顾当今媒体,哪还有当时的影子。

  看完《看见》,我好像又读过了一个人从青春到落幕的一生,我现在越来越发现真的可以通过书籍进行思想的碰撞,我也能尝试着理解她离开央视的心情了。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作出一番事业,甚至改变时代的轨迹,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说:难。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吧: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柴静《看见》读后感【优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