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观后感 篇一
这次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活动中,我见证了一批批优秀的道德模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李大爷,他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自费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天都坚持照顾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有了更好的教育机会。还有一位年轻的医生王医生,他放弃了在城市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农村,为贫困农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悉心的照顾,帮助了许多农民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这些道德模范们的事迹令我深受触动。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心让我深感敬佩和感动。
参加这次活动,我也对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无论是做一件小事,还是做一件大事,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都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做出一份贡献。
通过这次观摩和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力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决定了他的行为和言行,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坚守社会价值,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深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和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观后感 篇三
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在学校的教学生活中,让我对殷雪梅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殷雪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常说,“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是好老师。”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她不仅将教师当作职业,更当作崇高的事业。与她共事多年的老师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1999年秋开学第一天,一名智障学生看到殷雪梅走来,捡起砖头就朝她砸去。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学习跟不上,帮他补课;家境贫寒,就把为儿子买的新衣服送给他,还常带他回家,一住就是几个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殷雪梅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通过学习全国模范教师殷雪梅的先进事迹,使我心灵又一次得到启迪。学习她热爱学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她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作为普通的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专业水平、道德水准、仪表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启迪感化学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今后我将以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思想激励自己,见贤思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民教师。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观后感 篇四
“人民的好书记,人民不会忘记你”“愿天堂没有洪水”“学姐,一路走好!请放心,会有许许多多的百色学子回到家乡,接过建设美丽壮乡的接力棒,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广大群众纷纷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给那个远去的“第一书记”,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这位“第一书记”给予了高度赞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一时间,这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火遍了媒体,刷遍了朋友圈。那么,这位“第一书记”是谁呢?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仔细感悟黄文秀短暂的扶贫生涯、体会当地群众对黄文秀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不禁勾起我的思绪,思考良久,我想对黄文秀说,假如生命可以重来,宁愿你不要这么“火”。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白坭村的老百姓需要你。“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正是因为根在白色、根在白坭,你在城市与家乡之间,选择了后者。“巾帼不让须眉”,你用实干担当真切地诠释了“更要让大家看到,我们女孩子一样行!”书架上摆着的两本驻村日记,见证了你的成长、你的担当:88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但我知道,你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你牵挂的事情好多没有来得及做,村里的老百姓还需要你这位“主心骨”来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然而,你却走了……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广大青年人需要你。“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对于你来说,就是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与祖国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代越向前发展,越需要青年人以蓬勃朝气、创新思想投入到时代伟业中,既要眼光向上,更要身子向下。脚下走的是泥巴路,心里想的是致富路,眼里看的是电商与土特产结合带来的希望……既然这么想了,你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做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你用你的倾情投入,换来了累累硕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你的担当是广大青年人学习的榜样。正待你展翅高飞、感染广大青年时,你却走了……
不愿你这么“火”,是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向你请教。虽然经历不同,但你的言行举止,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问问你,在抉择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在扶贫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你在想什么?对于将来的人生规划,你在想什么?其中,我最想问你的是,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你的理解是什么?虽然,你的行动告诉了我答案,我仍然想穿越时空,和你来一次灵魂深处的
对话。然而,你却走了……
你虽然轻轻地走了,但你在田间地头实干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群众的心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话: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观后感 篇五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澎湃的,我的眼眶是湿润的,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当我观看了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研究员林俊德的感人事迹后,我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了。“我躺下就是病人,我坐着就能工作!”林俊德同志对医生和护士们反复念叨着,“我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醒不来了……”
75岁的林俊德同志身患胆管癌,当时已到晚期。就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毅然拒绝手术治疗,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昏迷不醒的他在苏醒过来后,九次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目的只有一个,与死神赛跑,“抢救”那些至关重要的资料和数据。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医生和护士们流着泪,把他转到普通病房,并时刻陪同。
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各种管子,他不愿躺着当病人,他要坐起来工作。为了减少干扰,他竟然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的林俊德忘我的工作,已经将个人生命安全完全置之度外。人们哪里会知道,此时的监护仪上,林俊德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连续工作了五小时后,已经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老人终于累了,他躺下了。他和他的老伴说,我累了。老伴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声的在他耳边喃喃:“老林,老林,现在不能睡,你看大家都来看你了,等天黑再睡!”慢慢地,林俊德闭上了双眼,睡着了,而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站在生命终点,林俊德同志做到的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本职,虽然他走了,但他却用生命之花镌刻着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到此处时,我已泣不成声,泪水肆无忌惮的横流。他尊重自己的职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是的,在这个物种横流、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我们是需要道德的这股“正能量”带动感染所有人。
“爱岗敬业”这平时只出现在报告会或者文件上的四个字,今天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这些鲜活的事迹,既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温情,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还记得为保护学生安全,与进入校园行凶的歹徒殊死博斗,不幸以身殉职的湖南新化县“最美乡村校长”——杨建一吗?他以“站出来”的勇气、以爱生如子的大爱、以爱校如家的担当,任凭鲜血直流也死死揪住歹徒不松手,让生命绽放道德的光芒,树起了时代的精神标杆。正是这种大爱让杨校长做出了超乎寻常的选择,如果没有杨校长的奋不顾身会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没有杨校长的奋不顾身,将会有多少家庭彻夜难眠。
这些道德模范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鲜活的道德行动温暖着人心,标注着道德建设的刻度和走向,带动着更多人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可能在他们心中,会觉得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但他们却是在用生命书写自己的职责。生活中有那么多应该做的,我们又做了多少?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世间的自私与贪婪,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光辉,恰恰是最平凡却又是我们现在社会最缺少的正能量。
往往很多人抱怨:我想做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太少。我想说,坚定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正如那首歌词所唱“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是自己。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观后感 篇六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对年迈的夫妻相互依偎着躺在路边,地上铺着破旧的被子,衣衫褴褛,破旧不堪,一个老人的腿似乎似乎断了,他们面前放着一个铁罐,里面有零零散散的几块钱。“哎,又是两个被孩子抛弃的老人”。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把身上仅有的10元钱放进罐子里,缓缓走开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回头看了看老人们单薄的身影,不禁为他们打抱不平。
突然想起几天前看的一则新闻:徐雪莲,一个普通的人,4岁半时,在煤矿工作的父亲胸椎粉碎性骨折,高位瘫痪。13岁,本来是个无忧无虑的年纪,本该享受着童年的美好,她却因母亲不堪重负,离家而去过早地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侍奉父亲、照顾弟弟的重担。28年来,她为父亲寻找和试用过数不清的偏方,虽然没有进展,她从未放弃过治疗。父亲长年卧床,褥疮频生,她每天晚上跪在床上用灯泡给父亲烘烤疮面,十天半月才能烤好一个疮面。旧疮才愈新疮又生,徐雪莲的治疗也重复下去。父亲经常发生便秘。为父亲掏大便是徐雪莲常年的功课,双手和棉签是不变的工具。父亲小便失禁,污染床铺,她及时换洗,让父亲身子底下干干净净。28年来,徐雪莲很少睡过一次安稳觉。她时刻留心着父亲屋里的动静。稍觉异常,她就会披衣而起,跑过去问个究竟。为了减轻父亲的寂寞,她放弃了很多原本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尽可能多地陪父亲看电视,和父亲拉家常、讲笑话。28年来,她无怨无悔的侍奉着父亲。
她4岁时差点儿失去了父亲,我4岁时还在父母怀抱中;她13岁时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我却还处处让爸爸妈妈操心。她精打细算着每一分钱,而我每天穿着崭新的衣服,喝着可口的牛奶,花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整天不愁吃不愁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以为着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却不知这是多少人所奢侈的生活。
突然想起今天早上,因为一杯水而跟妈妈吵架。“其实妈妈也是为我好,是我太任性了”想起早上说的那些伤人的话,心中悔恨不已,加快了脚步。“咦,屋子里怎么这么黑,妈妈呢?”放下书包,走进餐厅,只见妈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盯着桌上的饭菜。映着月光,看见妈妈头上的几缕银丝,恍然发现妈妈也老了。“妈妈”听到我的叫声,妈妈一下子抬起了头,打开灯“回来啦,吃饭吧,饭菜都凉了”。“嗯”。
父母把我们从小拉扯大,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从不需要什么回报,只希望子女能健康成长。出门在外的人,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