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感1200字 篇一:感悟人生的智慧
柴静的《看见》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柴静的真诚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所打动。通过她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看见》这本书以柴静的纪实式采访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作者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将社会问题和人性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讲述一些平凡人的故事,柴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她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她试图唤起读者的思考和行动。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社会,去关注那些被忽视的人和事。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被柴静的勇气和坚持所感动。她不仅敢于直面社会问题,也敢于发声。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敢于发声,敢于行动,就能够改变一些事情。她的行动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也可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除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柴静在《看见》中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和思考。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柴静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我们敢于做自己,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够收获成功和幸福。
通过阅读《看见》,我深深被柴静的文字感染。她的文字真实而深刻,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活的真谛。而柴静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们生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物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她用自己的文字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并重新定义了自己对生活的追求。
总之,《看见》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通过柴静的文字,我看见了社会的真实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看见,敢于发声,敢于追求真理和正义,我们就能够改变社会,也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柴静《看见》读后感1200字 篇三
柴静《看见》读后感1200字
几年前,阔别央视一年的柴静携自己投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照旧是一件白色的衬衫和普通的牛仔裤,周身却散发着温暖的母性和无尽的力量。这让我想到了阅读《看见》的情景,一本书捧在手里,犹如随着柴静走过了千山万水,阅尽市井百态。
《看见》可以说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也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柴静以一个央视主持人、记者的身份客观地、用心地去“看见”,又以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的身份将现象背后的本质、现实世界的边缘完整还原,呈现给观众真相。起初,我并不明白这样一本内容深刻的著作为何要取那么简单的名字——看见,后来,从柴静对自身成长的阐述中,我渐渐明白:作为一个媒体人,她是谨慎的,她避免以自己的观点来影响观众,作为一个作者,她是良善的,她只想引领人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悟,给读者最大的自由。
书中有几个部分给我很强烈的震撼,例如药家鑫一案背后所呈现出的教育问题,例如汶川地震背后的故事,例如虐猫事件的真相……让我印象极深的是关于女囚的采访和卢安克的记录。
世俗人眼中的女囚,大都是罪不可赦的,她们将屠刀无情地扎向自己的丈夫,她们可怕如魔鬼,狠毒胜蛇蝎。然而,柴静笔下的女囚,有着最寻常女人的脆弱、无助、委屈、绝望,但这些都不是最让我震惊的,最让我感到痛心疾首的是她们的无知!
这章节的内容,柴静给其命名为“沉默在尖叫”,看到这个名字,我的心脏仿佛一沉,又被狠狠划伤。而书中所记录的女囚大多都是以此种方式来完成对自我所谓的“救赎”。有一个年轻的女囚,叫小豆。她从十几岁起就被村里的流氓霸占,小豆不能不嫁给他,否则他就要杀了她全家!婚后,当然是日复一日的折磨,肉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柴静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某一日,小豆和流氓丈夫在家看电视,是一个爱情片,丈夫突然转过头问她:“你爱我吗?”小豆回答:“什么叫爱啊?我不懂,我不知道。”仅因这句话,她的丈夫对她肆虐,逼迫她去说爱。
读到这里,我悲从心起,为小豆,也为她的丈夫。该是多么无知的女人,和丈夫结婚数年却不懂什么是爱,该是多么可悲的男人,用拳头来为自己争取一个“爱”字。重要的是,这不是个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几乎每一个杀害丈夫的女囚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家庭暴力,将这些女人逼上绝路,痛下杀手。悲剧的罪魁祸首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集体的无知,无知让那些男人将自己的妻子作为发泄愤怒的工具,无知又让那些女人面对暴力选择了极端。
柴静说,这些女人大多出生于70年代,没什么文化,他们的'命运就像种在水泥地里,动也动不了。相比之下,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李阳妻子Kim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用法律和公众的力量来实行自我保护!但这背后映射了另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像李阳这样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在情绪管理、人道和法律面前甚至也是无知的,这是国内法律不健全的结果,而家庭暴力和“疯狂英语”联系在一起,则是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人性扭曲给出最强烈的批判!
正因为如此,当我读到“无能的力量”一章时,才尤其感受深刻。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无偿地将自己十几年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中国偏远山区,致力于广西地区的农村教育。卢安克所谓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而是陪伴。他的思想中大有中国道家“无为而治”的影子。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卢安克本身就是平庸的,他甚至不会对孩子发脾气,也不会对孩子们的行为给出是非判断。
当柴静采访卢安克的时候,淘气的孩子就在他的怀里、膝头笑闹,揉搓着卢安克的头发,而他则一点都不介意。有几次,柴静差点对孩子说出那句话:“不要这样,阿姨不喜欢。”但是她没有说,因为卢安克的平静感染了她,这种无能的力量,实则有着千钧之力,可以以静默的方式感化人心,传递出平和。
有的人怀疑卢安克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没有实际用途,因为这群孩子不会因为卢安克的存在而一步登天,成为“有出息的人”,受制于自己的出身和家境,他们大多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而我则不这样认为,我之所以不这样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沉默的尖叫”一章的内容。正如曾经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曹格所说:“在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坏到哪里去。”卢安克“无能的力量”,并非一定要让孩子们将来成功成名,他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要无
知!当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农民,他会是个快乐的农民,会以爱的态度来面对妻儿,会远离家庭暴力,会在迷惑的时候,想到记忆深处有一个叫卢安克的人,曾那样坚定地支持他们,这还不够吗?这,难道不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吗?我感谢柴静这本《看见》,它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却能发人深省至入木三分,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面对社会现象,她帮读者拨开迷雾,甚至会揭开遮羞布,把核心本真的事实指给人们看。
全书读罢,再次欣赏封面上那张照片,从老人的笑容中,孩子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希望和温暖。在柴静的眼睛中,看到的是那种被世间不公与苦难磨砺出的柔和坚定。尽管丑恶有存在,但这个世界永远是“美”与“爱”占有主流地位。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而柴静著作这本书的目的,大抵是让我们不蒙昧,不偏颇,不冲动,和她一样,面对生活,保持自己的清晰、冷静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