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的孟子读后感 篇一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这部书以“仁政”为核心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爱之道。读完《孟子》,我深受启发和感动。本文将从孟子的人性观、仁爱之道和教育观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读后感。
首先,孟子的人性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与孔子的观点相似。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爱心、善良和正义感,只是后来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不同。这种观点让我感到人类的本性是美好的,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其次,孟子强调仁爱之道,即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他认为只有关心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孟子经常强调“立身以仁”,意思是要以仁爱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还提出了“兼爱”、“不杀生”等观点,这些观点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仁爱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仁爱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使社会更加美好。
最后,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行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达到人性的完善。他提出了“教育先王”、“养育人才”等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孟子的教育观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通过阅读《孟子》,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本善和仁爱之道的重要性。孟子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应该向善,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社会,追求美好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教育,培养自己和他人的品德和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向善的孟子读后感 篇三
向善的孟子读后感范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向善的孟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孟子是亚圣,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也是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
人的本性而言,宋代以后学者一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傅佩荣先生经过研究认为,孔子、孟子都没有认为"人性本善"。而实际人性并无善恶,只有"善的倾向",即孟子相信"人性向善",人性是种倾向,说明人生是开放的,永远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且此种要求由内而发,不是由外在给予的,因此,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实现自我向善的本性。这就不难于理解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为何总是不辞辛苦,以天下为已任,周游列国,不可为而为之,推行自己的"仁""仁政"思想,并以此为乐。他们的思想是站在了泰山之巅啊!傅佩荣先生总说,人活在世界上,就要经由不断的努力奋斗,使自己越来越好,人性向善,行善,人格越来越高,这才会享有真正的快乐,最大的快乐。
我们要学习孟子的"浩然之气"。我们都知道孟子的几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性向善",人的价
值当然是由内而发,但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环境,不可忽视环境的因素,人的价值必须落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才能得以实现。孟子宣扬的"仁政"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孟子从未言弃。他有那份自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些话两千年来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对于我们凡人来说,工作学习中也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即使是最微末的.细节也要全力以赴,在工作中成长,等到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天降大任",有承担大任的一天,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孟子的豁达。孟子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而不得志,没有机会来实现自己的"仁政"思想,但却非常自信洒脱。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所以孟子的快乐来自于自信。孟子又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所以孟子的快乐也来自于"强恕""求仁"的向善之心,做一个真诚的人,生命的快乐根源在内不在外。因此,当我们反省内心,发现自己诚恳,可以对得起自己,那便是无比的快乐了。有机会我也看一下老祖宗的东西博大精深,要好好学呀!呵呵,这本书我还没开始看了
现在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兴趣中。落落,这本书写的很好,有时间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