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观后感(优选6篇)

时间:2014-06-09 07:5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一

《拉贝日记》是由中国导演赵忠祥执导的一部纪录片,以德国外交官约翰·拉贝的日记为基础,讲述了他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见闻和所做的一切努力。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受触动,不禁感叹人性的强大力量和一己之力的可贵。

在纪录片中,拉贝作为一个外交官,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但他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决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那些无辜的人们。他在南京设立了一个安全区,为数万名中国人提供了庇护和食物。拉贝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弱者,他的行为让我深感敬佩。

拉贝的日记中记载了他对南京大屠杀的亲眼见证,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思考。这些文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世界。他的日记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拉贝在日记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他承认自己曾经是纳粹党员,但他也坦诚地道歉并试图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这种自我反省和勇于面对过去的态度,让我对拉贝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拉贝日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重新思考了人性和善良的力量。拉贝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他人,保护弱者,哪怕只是尽自己微薄之力。他的一己之力虽然微不足道,却在无数人的心中激起了涟漪,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通过观看《拉贝日记》,我对人性的光辉和黑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部纪录片向我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世界。拉贝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英雄主义,更是一种对人性的肯定和赞美。这让我深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光明的力量。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二

《拉贝日记》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讲述德国外交官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见闻和行动,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良的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对拉贝的敬佩和对人性的反思。

拉贝在纪录片中被描绘为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人物。他作为一个外交官,本应保护德国的利益,但当他目睹南京大屠杀的恶行时,他选择了站出来,保护无辜的中国人。拉贝的这种选择和行动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帮助了数万人躲避了屠杀的命运。

观看纪录片中的拉贝日记,我被他的勇气和坚定所感动。拉贝在日记中记录了他的内心挣扎和思考,他深知自己的选择意味着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政府。然而,他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保护无辜的生命。拉贝的行动告诉我们,人性中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善良力量,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和发挥。

除了拉贝的故事,纪录片还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和人性的黑暗面。观看这些场景,我感到震撼和痛心。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无辜的生命被夺去,人性的丑陋展露无遗。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黑暗中,拉贝的行动让人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通过观看《拉贝日记》,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然而,正是在黑暗中,我们才能看到光明的价值。拉贝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他的行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讲述约翰·拉贝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良的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对拉贝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拉贝一样,发现并发挥善良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世界。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三

  战争,是霸权者的欲望与贪婪;战争,是野心者的冷酷与残忍;战争,是弄权者的自私与无情。膨胀的野心将和平与人性掩埋的彻彻底底。

  死亡?仇恨?无辜的生命的呐喊,襁褓中幼婴的啼哭,家园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这就是战争。也许岁月能抹去那些断壁残垣,可是历史和人们终将铭记那段血雨腥风的悲苦时期。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昨天还是看似风平浪静的今天,战争都依然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有人说战争是为了让未来更加统一,可是有谁真正的看清过战争背后的代价呢?杀戮,无休止的杀戮,用鲜血洗涤鲜血,用罪恶掩饰更大的罪恶。和平成了最大的笑话,人性被抹杀的干干净净。那些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躯,那一双双渴望安宁的眼睛,那一声声绝望的呐喊却被冰冷的炮火炸得粉碎。从二战到日本侵华战争,从伊朗战争到最近的叙利亚战争,哪一次不是伴随着哭泣和鲜血呢?人们渴望的和平被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撕毁,道德和人性被膨胀的欲望鞭笞得体无完肤。

  宽恕,是战争中最大的良知。

  每一次战争因为野心而开始,冰冷的炮火,哀伤的哭号,没有良知的征服带来的将会是更多的仇恨。近百年前的战争蔓延至今,没有了烽烟可是依然着针锋相对,笑脸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颗不够仁慈的心。

  原罪,是人们对过去罪恶的沉迷。

  战争留下的阴影是人们心底一场永远的噩梦,无法遗忘,时时刻刻用罪恶折磨着自己。沉迷于悲伤和仇恨中不可自拔,直到有一天内心的防线轰然崩塌。

  悲悯,是对每一个美好生命的尊重。

  和平是每一颗心怀悲悯之心的人构建的伊甸园,鲜花和笑语会冲淡所有的罪恶和野心,原罪得到了原谅和宽恕,有爱的心成为了人们的良知,也希望遥远的明天永远像今天一样和平安宁。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四

  我观后甚为不解:一部平庸之作何以得到“权威”的集体联手夸奖?遂作此文。

  一是在锣鼓喧天的吆喝声中给《拉贝日记》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必须警惕且质疑拍戏的初衷、水准与良心。

  影片的开头有这样一个镜头,日军飞机轰炸,中国难民逃到拉贝的纳粹旗帜下获救。这一个镜头就把本片的故事给概括了。说它好,因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说它不好,因为一个镜头的内容被拍成了一部电影。色彩平庸,画面平庸,镜头平庸。这部片子哪里是因为色彩、画面、镜头而让人印象深刻?飞机掠过,声响轰鸣。钢琴响起,旋律可人。除此之外的音效,作为一部非小成本影片,这方面并不乐观。一部电影是有气味的。同档期的《南京》在战场有尘土味,在角川自尽时有苍凉味。而《拉贝》只有在医院里有一点血腥味,其他的部分通俗得却缺乏气味。拉贝可以用国语配音,但日本人为什么不用原音加字幕?更糟糕的是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总不能让日本人与德国人自由对话吧?

  故事在“起”之后的“承”,说的是拉贝“应邀”而留下来管理“难民营”。如果没有大夫的嘲讽,事实将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习惯把救星看做十全十美的英雄。故事试图去还原那一段历史的风貌,但却缺少可以承担起这样重任的大场面。无论是人数,还是建筑,无论是战场,还是后方。片中最大的场面是拉贝送夫人上巨轮,好家伙,人山人海,大船比小山还高——有这气力“重现”一点“南京”好不好?导演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这绝对值得怀疑!在拉贝左右,有两位帮手。好帮手男博士对于纳粹的罪行的控诉显得短而有力,思索的深度也远远领先于本片“主题”,对于本片来说是喜是忧?片中最有力量的当属中国大夫为救自己当兵的儿子而惨遭杀戮,铁蹄践踏人性,多么具有直击人心的能量!人物关系就是电影故事的骨骼。本片的人物关系非常简单,清晰明了——以拉贝为树干,分出若干支。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分支”被处理的太简单、太平面。“性格组合论”想必是中国文艺批评家众所周之的,洋人们不会忘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难民营缺粮少吃,拉贝即使知道有败兵藏匿于此,也给予了默许。期间即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深情的感人画面,一切流于平淡。

  张静初等女生被强迫脱衣服一幕,洋博士怎么不知道自己也回避一下?这样一部从题材上应该拍成灾难片的电影,其中居然加入了洋博士与中国女学生的爱情,以及拉贝夫妇的“久别重逢”与“深情一吻”的大特写。即使观众爱看“好莱坞范式”电影,也不该把裤子都脱了、露出整个光溜溜的屁股示人不是?当日本兵准备攻入难民营之际,几百

名中国百姓以血肉之躯筑起壁垒来守卫难民营,此时,他们应该比后来才走出大门的洋人们勇敢得多。故事的在漫长的“承”之后,终于一“转”。一触即发的杀戮被外来的媒体化解,意外的、侥幸的、突如其来的化险为夷到底有多少感人的情怀与崇高的光芒?获救后大人们喜出望外,像人人都中了五百万一样,这样的镜头是什么水准?故事走向“合”,拉贝胜利地完成了使命,即将离开时,民族感激涕零,无比留念。在故事前面作者并没有给出多少拉贝历尽千辛万苦以保难民营的铺垫的前提下,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一相情愿地把拉贝推上“大救星”的神坛。当我们整体来看这部电影时,我们会发现,本片在还原历史的原貌,在开掘历史的深度,在歌颂人性的伟大等诸多方面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片就像一个举着大旗的裸体老头,巨大无边的旗帜遮掩了他苍老的身体——本片以其题材的意义遮蔽了品质的平庸。

  当我们换一种视角,这一切便变得可以理解:这只是一个讲述一名德国人在异国遭遇战争后,保护了20万人又与妻子终于团聚的故事。这只是一部通俗、大众、平淡的片子,一部因为与我们七十年前的巨痛有关而被我们主观地赋予了过高的期望的普通电影而已!

  好的影片,应该让关注与创作者都有受益。如影片的手法,风格,艺术风格与水准,“题材意义”与“历史意义”被搬上银幕的合法性。就《拉贝日记》这样一部压根算不上优秀的电影,影评人的“众口铄金”,原因何在?是文艺理论贮备上的单薄?是电影审美趣味上的跑偏?是人文精神立场的隐退?是对知名影评声誉的自毁?是对广大普通观众的误导?是对朋友强大面子的妥协?是对金子银元钞票的'臣服?谁能揭开这些奥秘,谁就变得聪明无比!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五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

  《拉贝日记》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员约翰·拉贝,作为当时西门子中国区的主管,拉贝加入纳粹党只是顺应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为希特勒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在安全区受到日军威胁期间,拉贝还写信给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面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 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

  拉贝的司机被砍头后,日军军官答应赔偿损失。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待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择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拉贝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影片中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轰炸西门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员工躲到公司院子里来,日本轰炸机还是炸个不停,但后来拉贝把德国国旗拿了出来,中国员工们都躲在了德国国旗下,结果日本轰炸机就停止轰炸回去了。看到这里,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条的生命竟然连一面德国纳粹国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电影往往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载体,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曾经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六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xx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xx平民被 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拉贝日记》观后感(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