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的观后感【优选6篇】

时间:2012-03-09 01:21: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一

电影《入殓师》是一部由波多野结衣和本木雅弘主演的日本剧情片。影片以二战后的日本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入殓师的故事。通过对这部电影的观看,我深受触动,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电影展现了战后日本社会的残酷现实。影片中的主人公谷岛信介是一个入殓师,他的工作就是处理死者的遗体。在战后的日本,死亡和疾病无处不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死者需要处理。这种残酷的现实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战争的破坏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电影中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真实的表演,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尽的悲伤。

其次,电影对于生命的探讨令人深思。作为一个入殓师,谷岛信介每天都面对着死亡,他以冷静的态度处理每一个遗体。他对死亡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撼,他不仅尊重死者的遗体,还尊重他们的生命。电影中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当谷岛信介遇到一个自杀者的遗体时,他并没有对遗体进行丑化或嘲笑,而是用尊重的态度处理。这让我思考,面对死亡时,我们是否能像谷岛信介一样尊重生命,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死亡。

最后,电影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谷岛信介在处理死者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死亡,还要面对死者的家属和社会的期待。有时,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以满足他人的需求。这让我思考,当我们面对选择时,我们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妥协。电影中的谷岛信介给了我一个启示,即便在困难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通过观看电影《入殓师》,我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部电影展现了战后日本社会的残酷现实,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通过主人公谷岛信介的故事,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二

电影《入殓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入殓师的故事,引发了我对死亡、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首先,电影中对死亡的描绘让我感到震撼。作为一个入殓师,谷岛信介每天都面对着死者的遗体,他用一种冷静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遗体。这让我思考,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我们是否能够以同样的尊重和冷静面对死者,以及面对我们自己的死亡呢?电影中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当谷岛信介处理一个自杀者的遗体时,他没有对遗体进行丑化或嘲笑,而是用尊重的态度处理。这让我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是在生前还是在死后。

其次,电影中对生命的探讨令我深思。谷岛信介作为一个入殓师,他每天处理着死者的遗体,他对死亡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撼。他尊重每一个遗体,同时也尊重他们的生命。他的工作让我明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时间。电影中的一幕让我深受触动,当谷岛信介在处理一个老人的遗体时,他被老人留下的一封信深深地感动了。这让我思考,我们是否能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以及与我们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电影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谷岛信介在处理死者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死亡,还要面对死者的家属和社会的期待。有时,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以满足他人的需求。这让我思考,当我们面对选择时,我们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妥协。电影中的谷岛信介给了我一个启示,即便在困难的环境下,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通过观看电影《入殓师》,我对死亡、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入殓师的故事,引发了我对死亡的思考,让我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同时,电影还让我思考如何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三

  很早就看到过这个片子了,虽说是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因为这个名字,一直害怕不敢看。

  昨天终于鼓起勇气看了,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个样子,看完了以后,泪流满面。

  可以说,好久没有这么痛快的流过眼泪了。[由整理]

  (另外推荐久石让大师为其做的配乐!!)

  以下剧透…………

  男主曾经是个大提琴手,因为乐队解散,带着媳妇回到老家山形县找工作。阴差阳错的找了个纳棺的工作。

  开始他不敢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爱人。在见到了各种葬礼,为很多位往生者进行清洁纳棺工作后,他认为这是个好工作。

  有独自生活,往生两个星期才被发现的老婆婆,有漂亮的大妈,有轻生的男扮女装的学生,有车祸的女学生…………

  后来被妻子发现,不被认可。妻子跟他一起参加了澡堂老板娘的葬礼,妻子才真正的被感动。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四

  出生时,我们在别人的微笑中啼哭着;就让我们在死时,在别人的哭声中微笑着。——题记

  大悟君原本是个大提琴演奏者,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吃死人的饭,在家人的不支持和他人的鄙视中,他从一开始的惊恐蜕变成为了温暖每个人的心。他为一名改变性别的人做出了最美的妆容,他为女孩的母亲添上一抹口红——那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他为老人刮尽了胡子——家族中的女眷们都在他头上留下吻痕让他在快乐中长辞……是的,就像影片中佐佐木君说的那样,大悟君是个温柔细致的人,他天生就是做入殓师的料。谢谢你,大悟君,谢谢你用你的温柔温暖了整个世界。

  整片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洗澡堂老板娘死的那个情节,当火葬场中那熊熊大火燃气的时候,我的泪也随之落下。“人的一生无论有多么辉煌,最后的归宿还是那个小盒”生命是个有限体,活着——死了这是宇宙恒久不变的定则,无论你贫贱或是富贵、美丽或者丑陋,你永远无法逃离这位公正无私法官的发言。我们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哭过、笑过、悲伤过、幸福过、失去过,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有意义?我们如何才能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淡定的说出“我这一生没有白来过”?我们的生命是该像玫瑰花般轰轰烈烈,还是该像雏菊般平平淡淡?我不知、我纠结,我只有以哭来表达对生命的无奈与叹息。

  “不管什么样的棺材,死人照旧是躺在里面,毫无感知。人的最后,竟是由别人决定的。”对啊,可真是可笑,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父母替你决定你该出生了,在你死时,送别的方式也是由他人做主的。这就是生命,无可奈何的生命。”生如夏花之绚烂,思如秋叶之宁静“想必我们是该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让临死时的自己少一份后悔多一份沉寂。

  看了电影,我的思绪很乱,“生命”一词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然而大悟君的动作也时不时的涌了上来。他温柔的抚摸,耐心的装扮,温和的笑容,似乎是给死者最好的礼物,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爷爷临死时的情境,好几家殡仪公司都围了上来,像一只只饥饿的秃鹫盘旋着等待大口撕扯下一大块糜烂的肉。好不容易选定一家,他竟没有之前的殷勤,张口开口就是钱,不然就不干,做起事来也只是应付。现在想想,都觉得对爷爷十分愧疚,如果在那时,也能有位像大悟君那样的入殓师,想必,爷爷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也会舒心些吧。大悟君在用他的生命挽救着死者们的尊严,这应该是当今社会工作所缺少的吧。大悟君谢谢你温暖了这个世界,你是茫茫沙漠中那一朵绽放的花。

  就让我们在死时,微笑吧,无论是一生的误会还是“大悟君”的装扮,都请让我们有尊严的与这个世界说一声“再见”。

  一、我不做,谁来做?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有入殓师这个职业,就算我做到了,我也会感到非常恶心,非常瞧不起干这一行的人,因为就连街上拉黄包车的我都有点儿瞧不起,但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那种想法就消失了。

  入殓师,为什么会有入殓师这个职业呢?它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虽然死了但他的亲朋好友仍希望他活着,活的好好的活的,漂漂亮亮的,担人是不可能复生,怎么办呢?那就让他在另一个世界里活的好好的,漂漂亮亮的,可人死了他自己是不可能给自己打扮的,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更准确的说是一个专家)来为他打扮,这时,“入殓师”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了。

  同样拉黄包车的是为了适应人们出行方便的需要,扫马路的是为了清洁市容的需要,捡垃圾的是为了适应回收废品的需要,就连看厕所的都也是为了适应随时提供xx纸的需要。

  二、我们尊重生命,也尊重失去生命的人。

  生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士,中外学者为他作诗作赋作词作曲,做小说作散文。是的,我们尊重生命那对于失去生命的人呢?

  是的,失去生命的人也许不像拥有生命的人那样活蹦乱跳,充满活力,但他也是从有生命的变成失去生命的。试问,谁又能够永久的拥有生命呢?谁又能够摆脱死亡的召唤呢?我想,答案一定是“没有人”。所以,尊重生命,也要尊重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由前者变为后者。所以,尊重生命,也要尊重那些失去生命的,就像大悟那样,温柔的对待他,庄严的注视他。

  三、父爱永恒

  当我看到大悟从他父亲紧紧握住的打手中搬出来一块雪白的圆滑的小石块时,我,一个堂堂正正的,流血不流泪的男子汉,哭了。因为摘那一刻我明白了父爱是永恒的,是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什么原因都不会改变的。

  大悟的父亲在大悟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大悟和大悟的母亲,以至于大悟连他的样子都忘记了,虽然大悟的口中总是说父亲混蛋,但他还是不愿彻底忘记父亲,他还是将自己与父亲互赠的石头的事深深的记在心中,因为他的心底有一个声音:“父亲是爱我的”。

  所以,大悟才决定去看一看已经不在人世的父亲。当他看到父亲被别人胡乱的抬进棺材里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即使这个父亲再差劲,但他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啊!于是,他开始为父亲化妆,让他漂漂亮亮的离开人世。

  当他要为父亲松开手的时候,他发现好困难。父亲的手握的好紧。当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搬开父亲的手指时,他惊呆了:父亲紧紧握着的是一块石头,是当年自己与父亲交换的石头,是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大悟的父亲从大悟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但我们不难想象出大悟的父亲在那几十年里是这样过的,是不是整天呆呆的望着儿子的照片,笑的连眼泪都出来了;是不是在生活最黑暗最痛苦最难以忍受的时候,突然摸到口袋里的那块白石头,又含着泪笑着撑了下来;是不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紧紧地握住那块白石头,笑着哭了起来,大脑的一半想象着儿子的幸福生活,一边则在向儿子忏悔:“儿子,对不起,爸爸,爸爸不该丢下你。”

  大悟也想象到了,于是他第一次为父亲流泪,而且止也止不住。

  是的,父爱是永恒的,再延伸一些,母爱也是永恒的。

  四、娶个美香那样的老婆,真好

  虽然我没谈过恋爱,但我真的觉得娶个美香那样的老婆,真好。首先,美香很美,当然,这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美香人好,用古代话来说就两字“贤惠”

  美香嫁给大悟的时候,大悟一定是个穷光蛋,而且连个稳定的职业都没有,这说明美香爱的是大悟的人,而不是他的钱,权,势。

  当大悟在乐团失去工作后,他提出回乡下,美香很可爱的举手赞成,而且在乡下时他总是夸乡下好,减少了大悟的愧疚感,这说明她一直在默默的支持大悟。

  即使是她和大悟闹不和了,也是为了大悟和孩子着想。因为当时当地,让一个不了解入殓师的人去接受入殓师这个职业是很困难的,所以那时大悟当大悟当入殓师时是会被人瞧不起的,美香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瞧不起,所以才以回娘家和孩子来要挟大悟的,而且当她知道了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意义所在时,他便不再反对大悟当入殓师了。由此可见,美香是真心爱大悟的。

  所以,美香是爱大悟的。我想,如果美香和大悟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话,全世界的男人都会羡慕大悟的。

  感谢语文老师为我们放这部电影,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懂得很多,成长很多。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五

  也许,真的会因喜爱一个人而对其喜欢的也产生好感。经好友“雨霏”力荐,我观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老实说,若单纯以片名入手,我不会选择它。

  没想到,一部并非悲剧的电影竟让我两度落泪。影片本身并不似想象中那般沉重,而是充满温暖与人性美,有的地方还引人会心一笑。

  小林大悟原在东京做大提琴手,命运从他失业转了个弯。无奈中,他带着妻子美香回到故乡。为生存,他去应聘“旅行助理”,结果误撞上入殓师这一行。巨大的反差和可想见的原因,他只得向妻子隐瞒真+相。

  大悟有些点儿背,第一次就赶上处理一具腐烂了两周、充满恶臭的尸体,让他差点把苦胆都吐出来。回到家中,他紧抱着妻子寻求慰藉,想靠生命的热度驱散冰冷和恐惧。

  对入殓工作,大悟最初是抵触的。苦闷时,他跑到田野中拉大提琴宣泄,远景现出晶莹的雪山,有份别样的美。这部片子里,大提琴舒缓深情的旋律多次响起,久石让的配乐相当经典,为影片增色不少。

  大悟从小在父亲的监督下学琴。但这个男人在他六岁时与女招待私奔,给大悟和母亲造成了深深的伤害。大悟恨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三十年没见,父亲的面孔已模糊不清,留下的只有父亲当年送他的一块石头,而这石头一直压在心头。

  贤惠的美香偶然发现丈夫从事的职业,觉得肮脏且低贱,叫他别再碰自己,跑回了娘家。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同时面对着发小玩伴的歧视,大悟也想过放弃,但最终坚持了下来。

  让他选择留下的不仅是高薪,更是一种彻悟。他目睹社长佐佐木为逝者整容的仪式,过程中充满平静、细致与温柔。让死去的人干净优雅且保持尊严,仿佛“唤回”了生命的光彩,赋予永恒的美丽。他悟到,重要的是要充满爱!

  大悟学着做,渐渐入境。他温柔细腻,看那双拉琴的手为往生者整容,观众会觉得本身也是种艺术享受。如果我们走时,会有这样一双手温柔对待么?

  当美香发现怀孕归来,再度恳求大悟为孩子改行时,与小林家为世交的浴池老板娘辞世了。美香第一次观看入殓仪式,眼看着丈夫将逝者打扮得清爽美丽。那一刻,她理解了丈夫。我与美香一起落泪,因大悟终于得到妻子的理解而倍感欣慰。

  不料,烂漫的樱花雨带来了大悟父亲的死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大悟带妻子去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为父亲整理遗容,温柔地为他刮胡子,美香在旁边含泪凝望。大悟心底最柔软处的记忆渐渐复苏。

  大悟温暖着父亲僵硬的双手,意外发现老人临终前紧紧地攥着的,正是自己幼年送给父亲的一颗小石子!读懂了父亲难言的思念和愧疚,大悟的泪无声滑落。影片中这一大段没有任何对白,只有大提琴悠扬的曲调,我却跟着泪眼婆娑。这次,为大悟获得了自我救赎而感慨。当他心中不再恨父亲而涌起爱时,心结自然解开。有人说过:当你宽恕的时候,等于释放了一个囚徒,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徒就是你自己!

  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教会人们更好地活着。未知死,焉知生?这部影片在安静的感动中让我们对生、死和爱有了更多的感悟。火化工老伯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死就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段旅途!路上小心,我们后会有期……

  这部电影没有大场景,多个细节却令人动容。社长为逝去的主妇精心化妆,问雇主:夫人常用的口红还有吗?经他打扮,这个女人竟焕发出平生最美的容颜;大悟为澡堂阿婆化妆后,系上她生前喜欢的一条黄丝帕,老人的儿子望看母亲满是伤痕的双手而哽咽……

  日本电影多是细腻和安静的。回想近些年来的所谓国产大片,却每每失望。动辄宣称鸿篇巨制,投入巨资鼓捣出来的是什么?很多仅为拥有华美画面、炫目特技和视听冲击的空壳,却缺少血肉和灵魂!

  《入殓师》这部电影并不沉重,倒有几处让人禁不住嘴角轻扬。雨霏的观后感中描述了一位寿终正寝的老爷爷死后,“一个家庭中的女眷都涂上鲜艳的唇膏,在逝者的脸上印满鲜红的唇印。之后,一起围着棺木笑得前仰后合。每一个活人对死人的告别方式其实不宣自明地昭示了活人对生死的态度。”

  剧中的社长佐佐木是个话语不多,但很有内涵的老人(饰演者是位老戏骨)。大悟初来应聘时,社长随手把他的简历丢在桌上,“相面”后直接说就是你了。老社长阅人无数,凭直觉就认定大悟是个善良、细腻的人。他的开导和本身的敬业,引大悟爱上了这行,最终也找回了自己。影片接近结尾时,美香和大悟的女同事力劝他去送别父亲最后一程,大悟气恼地夺门而出。未几,他想明白奔回社里,老社长什么都不问,直接将车钥匙抛给大悟,并让他选副上好的棺木带去。

  这是一部让人笑中有泪、真抵心灵的好电影。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确实不是偶然的。

《入殓师》的观后感 篇六

  每个人都会成为送别之人和被送别之人。存在与死亡,同样值得尊重。

  ——题记

  这是一部描述生与死这一永恒性主题的电影。它诉说着人性光辉下的骨肉之亲,夫妻之爱,朋友之义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职业拥有使命般的自豪。在生与死,放弃与坚持,理解与背离中凸显人性温情关怀,有笑,有泪,给心灵一种震撼的感动,细腻的触动。

  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小林大悟,他原本是一个乐团里的大提琴手,却因为乐团的解散而沦为失业者。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没有沉沦,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当他卖掉他心爱的大提琴的那一刻,他觉得有种不可思议的轻松,觉得一直以来的束缚被解放了。他自己曾经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就根本不是他想要的或者适合他的梦想,那一刻,他看清了他的人生,抛弃了大提琴的梦想却阴差阳错地进入入殓师这个让人甚至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行业。虽然一开始他无比排斥甚至感到羞辱与恶心,但是看到了让他无比动容的众生相:尸体腐烂却无人处置的孤寡老奶奶、长相美丽但实际上是男儿身的变性人、留下年幼的女儿而死的母亲、脸上印满后辈缅怀的唇印年老寿终安详死去的爷爷、穿着生前心爱的长筒袜逝去的老奶奶…….他看到了人世中生死离别背后的人性关怀,逐渐体会到了入殓师这个行业的价值意义所在。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给死者化妆纳棺整理仪容,既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敬仰,也是给予逝去的生命最后一次在人世展示美丽的机会。淡妆浓抹,将厚重难言的情感在最后的一别中彻底地释放出来,这既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赞颂,也是对死的尊重与缅怀。男主人公逐渐在这份崇高的工作中找到了心灵的认同感,逐渐对入殓师这份崇高的工作充满自豪。但他的妻子却说出“肮脏”一词,因为无法接受而离开了他。大悟再次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局,这时的他刚刚说服了自己,却失去了他的妻子。

  电影中发人深省的一幕是:大悟伏在桥边看逆流而上的鲑鱼。他弄不懂为何那些鲑鱼总要拼命地往上游走,尽管途中有大量的鱼尸体,它们仍然义无反顾地游着。

  “生命像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里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回溯。”在这句经典台词中,可见,大悟已真正悟得入殓对于死者的间接性价值所在,真正懂得死亡的真正含义。死亡,或许让人猝不及防,防不胜防,或许死亡的到来让人悲痛欲绝,哭断愁肠。但我们不妨可以换个思考的角度想想: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价值,尽管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追求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但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也就无畏最后生死与否的结果了。那么,我想我们大可不必为那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悲痛欲绝。曾经的存在如灿烂的烟火般消纵即逝,瞬间化为虚无化为灰烬。曾经如此灿烂地存在过,顿灭只为了更好地结束,然后再启程。一切在须臾中,顿时充满永生的大彻大悟,一切在消失中延生,一切令人恍然,悟然,慢慢释然。

  终于,在澡堂大妈的死亡之际,大悟的妻子美香理解了她丈夫的工作。她看着丈夫认真耐心的入殓后,逐渐看清入殓师为尊重死者在最后一刻所带来的温情,她被深深地感染了,逐渐明白丈夫一直以来不肯放弃的执着。

  死亡谁都会经历,死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多样。入殓师是陪伴人们从人世通向死亡的过客,没有所谓的恶心,更言不上肮脏。入殓师做的只是帮死者整理着装,收拾行囊,为他送行,让死者给世人留下最美的面容,让活着的人永远记住死去的人。入殓,让死者拥有在人世的最后一次权利,让将逝的身体换上新装,让苍白的面庞涂抹上值得纪念与见证的色彩。我想,这便是对生命最崇高的尊重了。

  我们总相信有天堂的存在,相信人死后会有来生,正如陪伴澡堂大妈多年的殡葬师大叔,他在火葬大妈前说过“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或许,这也是对生命热爱的另一种方式。活着的人不畏惧死亡,对死亡赋予崇高的信仰,相信暂时的死亡会换来生命的延续。无论怎样,只要活着,便应无所畏惧,好好地活在当下。

  死亡,是一门哲学,也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对待死的态度足以反映这个民族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在死亡中领会活着的真谛,在对死亡的缅怀中获得活着的希望。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没有那么神秘,它是我们人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你会死,我会死,我们大家都会死。但我们不应该因为死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生的必然后果而心灰意冷,消极面世。与其害怕死亡,不如尝试在短暂的在世时光里尽情地绽放。生有生的意义,死有死的尊严。其实,无所谓死亡与活着,人本应对生命抱以敬畏的态度,去领悟生与死之间过渡地带的大彻大悟。

  为死入殓,定格永恒。是对生命最基本最崇高的尊敬。在生命的终点,有人为你梳妆打扮,洗去身上的污秽,让你以最美的姿态纪念曾经的一生,以最美的样子定格前生前世的安详与幸福,然后再开始下一段新的旅程。

  为死入殓,定格永恒……

《入殓师》的观后感【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