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召公谏厉王》有感而发 篇一
《召公谏厉王》是一篇具有深刻启示的古代文献,通过讲述召公谏言厉王的故事,告诫人们不可忽视忠言逆耳,以及君王应当恪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感叹于召公的勇气和智慧,也对厉王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召公的勇气和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召公作为一个臣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和忠言,展示了他的勇气和担当。他不畏权势,不惧被斥责,敢于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而直言。在他的谏言中,召公既直指厉王的错误,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思考能力。他的谏言不仅仅是批评,更是一种建设性的建议,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和责任。
其次,这篇文章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忠言逆耳的重要性。厉王听到召公的忠告后,感到非常不悦,甚至想要处死召公。这表明忠言往往被人们所抵触,因为它从根本上挑战了人们的权威和自尊心。然而,正是这些逆耳的忠告,才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从而改进和成长。如果我们只听从迎合自己的言谈,那么我们将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忠告中寻找真理,而不是盲目地拒绝。
最后,我对厉王的执迷不悟感到惋惜。尽管召公提出了明智的建议,但厉王却选择了无视和压制。他将召公囚禁,并错过了改进的机会。这使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者,他们因为自负和固执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这篇文章提醒我们,作为领导者,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坚持自己的错误。
总之,阅读《召公谏厉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召公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厉王的执迷不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中,忠言逆耳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批评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同时,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偶读《召公谏厉王》有感而发 篇三
偶读《召公谏厉王》有感而发
到书柜找东西,偶翻到书皮泛黄的《古文观止》中《召公谏厉王止谤》一篇,看后丢不下来,看得心生感慨,看得回味无穷,看得意味深长。
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逐的过程。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召公劝谏,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换句话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
言为心声。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饿或不舒服,会通过啼哭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哑巴也通会手语和表情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意思。普通民众,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是否幸福快乐,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只有让他们说话,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真实反映一个社会民众的幸福与否。然后,执政者,既要保证言路畅通,下情上达,又要心胸宽广,从善如流,根据社会真实情况,制定政策和调整原有政策,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实际上,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部分篇幅,都是反映了民众疾苦,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民众对国家施政情况的一种集中体现。汉代官府设有采风官和乐府机构,采风官们深入民间,听取民众对
国有政策实施情况的意见和效果,以检验为政得失,形成一部厚厚汉乐府歌集,为后人树立起这方面的光辉典范。同时,为也我们保留了传承久远的经典文学作品和民歌。时至今日,读《召公谏厉王止谤》,仍有启发与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