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优选6篇】

时间:2019-06-03 09:39: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一

《天朝的崩溃》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历史书籍,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天朝的崩溃原因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以清朝的垮台为起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崩溃事件。作者通过详细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指出了诸多导致天朝崩溃的原因,如党争、腐败、封建制度的僵化等。同时,作者还分析了这些原因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阶级的分化等。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深入剖析,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还可以看到其中的规律和普遍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天朝的崩溃》是以清朝为案例,但其中的问题与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党争、腐败、制度僵化等问题在当今中国依然存在,这让我思考到中国历史上的崩溃事件是如何反复出现的。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并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指出了一些传统观念和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我发现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儒家思想的强调道德和仁爱,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儒家思想对个人权利的忽视。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

通过阅读《天朝的崩溃》,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中国的探索之旅。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中汲取教训,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二

《天朝的崩溃》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历史著作,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天朝的崩溃原因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通过对清朝的垮台进行详细解读,揭示了导致天朝崩溃的多方面原因。作者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党争、腐败、封建制度的僵化等问题在天朝崩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这些原因的深层次根源,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阶级的分化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和普遍性。

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尽管《天朝的崩溃》是以清朝为案例,但其中的问题与当今中国依然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党争、腐败、制度僵化等问题在现实中依然存在,这让我思考到历史的反复出现是如何影响当下的。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并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指出了一些传统观念和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我发现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儒家思想的强调道德和仁爱,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儒家思想对个人权利的忽视。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

通过阅读《天朝的崩溃》,我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中国的探索之旅。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中汲取教训,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三

  读完了《天朝的崩溃》,我感触很深,又重新了解了清王朝在那个时期的腐败与黑暗。历史学家茅海建对“鸦片战争的再研究”充分揭示了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在各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后期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导火索。

  在《天朝的崩溃》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天朝”是怎样崩溃的,但书中对多个问题的解释与论述,我终结出了“天朝”崩溃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武器。在中国晚清时期,军事武器还是鸟枪等落后的武器,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侵略中国的英军的武器炮弹、长枪等,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从兵器上来说,中国就已经输了。

  第二个原因是士兵与军官的问题。晚清时期,军队人数很多,在人数上占据很大优势,但清军驻防懒散,难以集中,调度非常困难,并且,大部分的军队都是用来维护治安,保护皇城的,没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晚清士兵与军官腐败,没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同时,军队也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了军队懒散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个原因是“天朝”在对待鸦片腐蚀民族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楚,开始一直认为禁烟不成功是地方官僚腐败无能,没有把这个问题与英国商人联系起来。并且,在初期,没有禁烟的打算,直到皇室内部出现烟火,清政府才同意禁烟,这就反映出清政府没有一点危机意思,依据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还未清醒。

  晚清时期的中国还是封建王朝,专制,黑暗,而此时的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无论是在军事,经济上,都远远的超过中国,正在走向巅峰,这就决定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必败。

  天朝的崩溃是必然的,无论有没有鸦片,有没有英军侵略,这种传统的落后腐朽的制度,如果不改变,中国永远都是挨打的,不可能强大。从这一角度来说,天朝崩溃帮助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现在,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的对待每一段历史,从那些错误的,荒谬的事件中获得信息,以便更好的发展。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四

  最近,在学校的要求之下,我阅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读完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那些历史专业书完全不同。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不吐不快。对我们来说,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想去忽略这段历史,毕竟它并不光彩,这是充满屈辱、血泪、伤逝、仇恨的二百年,一个人,如果有选择,总不愿意面对不堪的情形。而我,总在怀疑,为什么一二百年里,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大臣个个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经济一贫如洗,虽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时,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诈的官吏,却总能如鱼得水?此时的清政府,此时的中华民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许许多多的人认为鸦片战争中的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琦善、奕山、牛鉴是著名的卖国贼,如果把鸦片战争搬上京戏的戏台,他们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脸。而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则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名字,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架势。从现在的历史书里,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会失败,败在昏聩的皇帝、腐朽的社会制度、无耻的卖国贼。

  但是这本书却有不同的观点:关天培、林则徐的红脸,奕山、琦善的白脸,其实是经过后人的描画,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关天培自己未必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更多的可能是坚守了职位的本份;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连道光这个老皇帝,他当不好这个皇帝、眼界不高、谋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国是他自己的,总谈不上自己出卖自己。作者通过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文中关于中英双方使用武器、舰船、军队的编制以及作战方法,都有很细致的描述。例如对英国军舰的载炮门数,更是不厌其繁一一例举;对英军采用的战术,即战舰攻击正面陆军抄袭背后的近代军事学术,也是做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战斗力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而且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其次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最后制海权的丧失,我觉得是清军战败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海军力量一直称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战争中,谁取得了制海权,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这就是在5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首先要歼灭北洋舰队的'根本原因。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

  在作者看来,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当时,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签订合约后的安逸并不适合中国,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这样一定充满了鲜血,但也只有鲜血,才能激励国人的觉醒;只有鲜血,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正确的看待历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们要吸取教训,不断地鞭策自己,不在重复那些错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五

  天朝的崩溃,光看其题目,就大致揣测出这是一本讲述清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书,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专制主义时代是如何终结的。其中的"天朝","崩溃"用得恰到好处而别有深意。"天朝"直接指出了清政府的自大,"崩溃"却正表现出清政府无法避免的灭亡,暗含对于清政府腐败的讽刺。

  书首先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方的实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从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清政府无论从哪方面都弱于实力强大的英军。

  我曾经思考过:就是因为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军签署了《南京条约》,才使中国现在人对于耆英的印象变成懦弱。可是如果耆英不投降,带来的只会是更惨重的损失,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清政府而言,只是面子上的过不去,可是

对老百姓而言,却是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但现在看来,作者的想法更符合当时的国情,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理性地分析比较,避免这场血的战役。我们可以直接投降,像日本一样走上自强之路。虽然如今想来,这不失为正确的策略,但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倒退与逆转,而清政府自认为的"天朝"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峰,又怎肯做个缩头乌龟主动屈服呢?但试想如果当时没有打这场战役,中国走向的是像日本一样的道路,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当然作者的观点虽然只是假设,但仍是相当成熟的。从文中的这一段话便可以看出:"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分清的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该抵抗?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

  其次,它围绕一些晚清时期我们所认为的汉奸及英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阐述了真相,将教科书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还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对于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硝烟这一事件,认为像林则徐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不走极端,给英军提供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自大腐败的清政府不知道自己的实力,难道林则徐也不知道吗?明明知道自己敌不过强大的英军,还要用这样的行径去惹怒对方,不光清政府不会赞颂你,老百姓之后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难道你可以补偿吗?

  书中却进一步写出了林则徐的真实人物性格,他只不过又是一个被清政府官场蒙蔽的普通官员,发配出去后仍然败在"官场"二字上,复出无力,阻挡不了英军的入侵,这"天朝"连最后的精良指挥都敌不过英军,大局又如何稳得住?

  第二次鸦片争的爆发,八国联军将不堪一击的清政府逼向了绝路。辛亥革命的一发动,"天朝"就此崩溃瓦解。

  真相与记录总有一点偏差。其实到了最后,慈禧太后也不似当年嚣张跋扈,倒是想改变这千年世袭的帝制。可惜孙中山等人没有给清朝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是在改革几天后直接将其推翻。不然今天的中国可能和日本走的就是同一条道路:仍然保留皇帝这样的称号,但皇帝不掌握实权,只是类似于国家的象征。

  世事难料,中国曾经有那么多条路可走,一步之差,也许今天的中国就完全不同。之所以这么多年的帝制时代终结在清朝,细想也可以发现:是因为清政府的"天朝"之感,是因为井底之蛙的愚昧,还是因为外国的侵略?其实都不是,是历史的潮流在前进,而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清政府一夜间崩溃的铺垫。

  我们不会再回到帝制时代,还有那些愚昧的时代。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篇六

  说起鸦片战争,国人再不懂历史者也能说上几分,但若要细细推敲、点点分析,却发现太多所谓细节所谓真相其实并不明了。一百多年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不胜其数,观点却是大同小异。我们难免会疑惑,这场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它的形成、爆发直至失败真的只是我们所了解的“贸易争端”、“奸臣卖国”、“忠臣难封”这么简单吗?

  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侥幸与不甘。

  历史学家与我们普通大众一样,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分析错误,从而避免错误。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中华民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但我们不能忽视几千年历史沉淀所积累的民族缺陷,正视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条件。这便是历史应当给予我们的价值。

  回到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无关联的书——《三体》,脑海中总会浮现“歌者文明”对太阳系文明实行的“降维打击”。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与中国似乎就可以贴切的对应这两个文明。就像《三体》中面对“黑暗森林”法则自以为已做好准备沾沾自喜的太阳系文明一样,当时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梦里,以为泱泱中华根本不必将区区“岛夷”放在眼里。于是,英国的“坚船利炮”和先进的军事理念就如一块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不是两个国家的交战,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旧时代无情的全面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忠臣良将、义理仁心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更何况这个旧时代已是千疮百孔、根枯叶烂。

  在长期领先于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国”成为了我们的定位,清王朝的强盛也使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在他们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是“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天朝”的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说,“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而当这个梦被强行打破时,我们才恍然发现自己的落后与无能为力。

  茅海建先生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和军官三个方面将中英军事力量进行了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和清军当时的种种乱象。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执法者犯法的罪恶足以致命。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但当下流行的各种鸦片战争的论著中,一方面承认清军已经腐败,一方面却又只是利用一小部分在抵抗中牺牲的将士讲述“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云云。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难免让人觉得有“阿Q精神”的味道。

  除去军事上的种种问题,鸦片战争暴露出的君臣关系问题更令人深思。天朝的落败,打破了当时的史料作者和著作家们固有的“天朝不可战胜,岛夷不自量力”的思想,他们虽然疑惑,却并不能从世界大趋势和中国社会本身去看问题,因而不可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正在他们津津乐道的天朝文物制度上。他们认为剿灭才是天朝对待这些蛮夷之邦唯一正确的方法,而以此类推,败仗的责任自然不能推给皇上,就只能由不主战的大臣承担,而给他们带上“奸臣”的帽子,并且逐渐由“奸臣”变为“卖国贼”。对于在文化专制主义和儒家学说千年的影响之中形成的“君臣是非善恶忠奸”的理念,著作家和史料研究者们的行为不仅不是对当时社会忠奸理论的反思和改变,反而是为了使其更加稳固。于是我们看到:皇帝独断专制却又漫不经心,大臣战战兢兢却又谎话连篇。“知识给人力量,愚昧也给人力量,甚至是更大的力量。”在战争开始相当长时间之后,清朝自道光皇帝至各位大臣对英军的实力仍然模糊不清,以至于多次战争后清军的防御和战法都无创新。这又如何能不败呢?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本应看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抵抗侵略,实际上却是上下欺瞒得过且过,实在令人扼腕。

  其实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就有完成军事现代化的组织,也就是全面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没有成功,因为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支持。而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就更是自古以来的问题了。这倒可以解释另一个我本不理解的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汉奸”的指责?结合后来的“三元里抗英”中劝解三元里民众的余保纯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汉奸”一事,我想,在鸦片战争时期,“汉奸”可算是一个最不确定的称谓,一切不便解释、难以解释的是由、责任、后果,便可以被转移到“汉奸”身上。

  在本书的最后,茅先生将清王朝与当时同样遭受列强侵略的日本做了对比,我们看到“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是如何以与清王朝截然不同的态度开始奋斗与发展,终在“明治维新”后突飞猛进,甚至在鸦片战争结束52年后由当初的被侵略者成为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苦难。我思考着与作者相同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血如何才算没有白流?以鲜血换来的成功是荣耀的,而以鲜血换来的失败更应当被重视。唯有牢记“血的教训”,认真思过,直至奋发图强重振辉煌,方可称作不辜负。一百余年前是如此,一百余年后更是如此。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当如此吧。

  鸦片战争,这是一段伤痛而屈辱的历史,但也正因为经历过这落后、蒙昧、痛苦的历史,我们才更能体会到,五十年后这个民族的觉醒,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世界仍是百年前那个世界,幸而中国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中国。茅海建先生在全书最末问道:“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我想,百年屈辱过后,重新在世界舞台上显现自己无可阻挡的实力的中国,定不会令我们每一个国人失望,不会令百年前在一片黑暗中仍能以血为烛的先辈们失望。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