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考中医》有感【推荐3篇】

时间:2011-05-03 08:39: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思考中医》有感 篇一

《思考中医》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它为我打开了中医的大门,让我对中医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中医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并通过实际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中医在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读完《思考中医》后,我对中医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我对中医的印象主要停留在传统的针灸、拔罐和中药疗法上。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通过这些方法,中医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思考中医》中的案例也让我深受启发。这些真实的病例展示了中医在治疗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和心身疾病方面的优势。在这些案例中,中医医生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病史和症状,找到了病因所在,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些案例证明了中医的疗效,也让我对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医未来发展的思考。他认为,中医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他强调了中医的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医教育和研究的建议。这些思考让我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通过阅读《思考中医》,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我相信,在中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它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读《思考中医》有感 篇二

《思考中医》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中医为基础,探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中医在其中的地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新的启发和理解。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中医的独特性和价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找到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使中医在治疗慢性病、免疫系统疾病和心身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思考中医》中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这些真实的病例展示了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疗效。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病史和症状,中医医生可以找到病因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些案例证明了中医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使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作者还对中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他认为,中医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求。他强调了中医的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医教育和研究的建议。这些思考让我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通过阅读《思考中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我相信,在中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它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读《思考中医》有感 篇三

读《思考中医》有感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

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 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读《思考中医》有感【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