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一
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奇幻与真实
王尔德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童话故事充满了奇幻和想象力,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思考。在阅读他的童话故事后,我深深被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寓意所吸引。
在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中,奇幻与真实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他的故事中常常出现人与动物对话、物品拥有灵性等奇幻元素,这些元素给故事增添了乐趣和神秘感。例如,在《快乐王子》中,王子的铜像能够与小燕子对话,他们之间的交流不仅展示了王子的善良和慈悲,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爱与友情的力量。这种奇幻元素的运用让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独特的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魔法和奇迹的世界中。
然而,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并不仅仅是奇幻的,他们也带有深刻的寓意和思考。他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探讨了人性、社会问题以及道德观念等重要议题。在《自私巨人》中,王尔德通过巨人的转变,告诉我们爱与分享的重要性。在故事的开头,巨人是一个自私的人,不允许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结果导致了冬天的降临。然而,随着巨人的转变,他开始懂得了爱和分享的价值,并最终带来了春天。这个故事让我深思,爱和分享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爱和分享,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此外,王尔德的童话故事还常常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他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不公。例如,在《快乐王子》中,王子的美丽和财富成了他的困扰,因为他被囚禁在了高耸的柱子上。这个故事让我思考,美丽和财富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是内心的美和善良。
总而言之,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充满了奇幻和真实的元素,给读者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思考。他通过奇幻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让我们反思人性、社会问题以及道德观念等重要议题。在阅读他的童话故事后,我被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所打动,深信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读者们的灵魂。
王尔德童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二
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人性探索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他通过故事中的人性探索,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心的追求。
在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中,人性常常是他探索的核心。他通过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冲突,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和矛盾。例如,在《快乐王子》中,王子的美丽和慈悲与其他人的自私和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子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而付出一切,而其他人则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个故事让我深思,人性中既有善良与美丽,也有自私与虚伪,我们应该努力发扬善良和美丽的一面,同时警惕自己的自私和虚伪。
此外,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也常常探索人们内心的追求。他通过人物的追求和奋斗,表达了对自由、幸福和爱的渴望。在《自私巨人》中,巨人在孩子们的游戏声中找到了幸福,他们的欢笑和快乐填满了巨人的花园。然而,当巨人变得自私时,孩子们离开了他的花园,带走了春天。这个故事让我思考,幸福和爱是我们内心最深切的追求,只有通过关心他人、分享和爱的行动,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总而言之,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通过对人性的探索,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心的追求。他通过揭示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和矛盾,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发扬善良和美丽,而不被自私和虚伪所腐蚀。他也通过表达对自由、幸福和爱的渴望,启发我们追求真正的幸福和爱。在阅读他的童话故事后,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相信这将对我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王尔德童话故事的读后感 篇三
王尔德童话故事的读后感
初识奥斯卡·王尔德,是在新华书店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一本名为《夜莺与玫瑰》的童话集子,林徽因译本,封面是大朵大朵形态各异的玫瑰,十分精美,便情不自禁掏钱买下了它。闲来无聊时,在春风中翻阅手中的书本,从此便对这本童话集爱不释手。
于是,也便认识了他——此生深深不舍的英伦绅士,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这个拥有“童话王子”称号、与萧伯纳齐名的大才子,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举凡提及他的大名,无人不为其惊世才学感叹不已。他身兼剧作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所在领域,无不留下精彩夺目的华章。他的戏剧、诗歌、小说等作品流传甚广,传世的名言警句更是数不胜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他与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的旷世奇恋。而他的骤然离世,更像是一曲未能演奏完便戛然而止的断章,空留一声婉转而忧伤的叹息,在岁月的裂隙中久久回响。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的童话集《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中的最著名的童话之一。这个忧伤的童话显然不是如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
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可是王尔德的某些童话却并不太适合给孩子看,尤其是这篇《夜莺与玫瑰》。它的结局太现实,太耐人寻味。
有人说,夜莺为了学生而献出心血,令玫瑰染上血红,绽开绝美的`花瓣,可是学生却在被女孩拒绝之后心灰意冷地丢弃玫瑰,这让他们感觉不值,感觉夜莺太可悲。可是,在我看来,夜莺并不是可悲的。如果站在夜莺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故事,能为所爱之人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最大代价,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再加之夜莺本就不求任何回报,又有什么遗憾的呢?只要自己心甘情愿,哪怕对方并不知晓,也并不是件可悲的事情吧。这样伟大的觉悟,就个人而言,完全可以与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媲美。
又有人认为,故事中的女孩过于势利,可是换个角度来看待,女孩也没有过错。这个世界本就物欲横流,面包比水仙花更容易吸引人去追逐。宝石的闪亮掩盖了玫瑰的凄艳,女孩的举动虽让人能够理解,却更觉得无奈。
穷学生最终从中悟出了道理:“在现实的世界里,首要的是实用。”这种领悟我们不能说不对,但却为之感到悲哀,少年还未体会爱情的美妙滋味,就已经被情所伤,只能回到他的“哲学和玄学书”的世界中去,将自己的性灵囚禁在高高的象牙塔中,不再接触世事。这固然不会再受到伤害,但也不能再亲身去品味人世沧桑,去了解复杂多样的人性……由此而言,学生才是故事中最悲哀的角色。
在整个童话集中,我最喜欢的童话实际上是《巨人的花园》。
世人称这篇童话是王
尔德所著九篇童话中最美的一篇。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开创者,《巨人的花园》就充斥着明显的唯美情调和宗教氛围。无论是小孩们攀上树枝使得花开满树、莺啼燕舞,抑或是巨人死在大树之下,身上覆满了白花,这些唯美的情景都有中世纪油画般的典雅精致,和天主教对死亡意义的神圣追溯。
王尔德在这个故事里,似乎仅仅传达着一种“善有善报”的因果论,但是实际上,更多的反而是在体现某种宗教情结。故事中,巨人最喜欢的小孩——手掌和脚掌上分别都有一清晰的钉子印——他是耶稣的化身,是神的孩子,令巨人颤抖下跪,发自内心地敬畏喜爱,并在他的指引下,灵魂前往这个小孩的花园——天堂。
XX年,王尔德在自己友人的帮助下,改信天主教。也许,这篇童话早早地便预示了这样的结果吧。
《快乐王子》也是让人读后忍不住落泪的美妙之作。这个故事中的王子雕像与小燕子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崇高伟大、无私忘我的精神特质。
王子将自己身上的宝石和金子委托给燕子,让他送给那些需要这些东西的人们——也许是穷困潦倒的戏作家,也许是卖不出火柴的小女孩,也许是那些忍饥挨饿的乞丐……
小燕子为了完成王子的请求,一次次地推迟了前往埃及过冬的旅程,在天空中飞翔着,为那些需要王子身上的装饰品的人们送去王子的祝福与帮助,直到自己疲惫而死。
王子最后仅剩的一颗铅心,也为了这忠实的朋友而破碎。
还好,结局是幸福的:天使在上帝的嘱咐下,寻找到世间最珍贵最美好的两种事物,一个是死去的小燕子,另一个是王子破碎的铅心。上帝许诺,小燕子可以永远在他的花园中飞翔起舞,尽情鸣唱,而王子则可以在上帝的黄金城中,永远赞美神,获得永生。
王子和燕子都是值得赞美的。王子的无私,燕子的忘我,使得他们死亡,也使得他们重生。值得玩味的是,王子与燕子之间的感情。这似乎是一种间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微妙情感,不管是燕子甘愿为王子送物品并最终力竭而死,还是王子为了燕子的死而悲痛得心碎,他们都是为了对方。这种情谊不得不说是相当让人感动的。也许,一定程度上,王子与燕子身上也拥有着王尔德本人的某些特质,并隐晦譬喻着其生活的某些关系。
王尔德的传奇一生,仅仅46年。
他出身名门,去世的时候,却穷困潦倒,妻离子散。他才华惊世,却因与道格拉斯的禁忌之恋而备受抨击,直到死后近一个世纪,才得以正名。他为了心中所爱放弃事业,甚至惨遭牢狱之灾,却有情人不得眷属,最终王尔德魂断巴黎,道格拉斯也遗憾终生。
王尔德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时代背景下的牺牲品。这个拥有典型英国绅士风范的迷人才子,终究也只是生命长河当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沙,被时空的洪流席卷而去,不复踪迹。
但是,他所留下的作品,却永远地被捧上艺术殿堂的宝座,如同一颗晶莹夺目的璀璨明珠,供给后人瞻仰瞩目,思索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