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一
《时时刻刻》是吴昊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这本小说让我深受触动,引发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生活平凡而乏味。然而,他却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他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在公司里获得了一次大展身手的机会。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也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困惑。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思考方式,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尤其是主人公,他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思考,最终选择了符合自己内心的道路。这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本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逐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是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心所追求的东西。这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观点。
总的来说,《时时刻刻》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精心构建,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这本小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
《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二
《时时刻刻》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他在公司里默默无闻,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他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在公司里获得了一次大展身手的机会。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也面临着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真实,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思考方式,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了选择。尤其是主人公,他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思考,最终选择了符合自己内心的道路。这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本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逐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是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心所追求的东西。这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观点。
总的来说,《时时刻刻》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精心构建,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这本小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反省,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
《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三
前一阵子连续地看了好几本书,起因是看了《时时刻刻》这部电影,又去看了同名小说。应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部电影集结了我喜欢的所有元素,镜头的呈现,背景音乐,角色和故事,但我在看后的确还有很多疑惑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最大的一点就是,劳拉·布朗,那位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家庭主妇,为什么会这么难过呢?为什么甚至会动了自杀的念头呢?
在我看来,她是拥有爱的,丈夫的爱和孩子的爱,她也并不讨厌她的丈夫,肚子里还有几个月的宝宝;她也有自由,可以自己开着车去想去的地方,生活富足。我从影片中能感受到的就是,仿佛在丈夫面前,她才能做好母亲的角色,在丈夫不在场时,她变得有些冷漠和无所适从。孩子的目光追随着她,关注着她,她努力想要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却总有些吃力和脱离。而对丈夫呢,我感受到了她丈夫对她的关心和照顾,那在我看来,在很多时代背景中,已是幸运。但冲击而来的,是她的悲伤,她的自我束缚,她的难以言说。她的自杀的念头甚至让我吃惊,或许是因为我之前看到的听到的女性故事都是“为母则刚”,她们都像是会挡在孩子面前的勇士;会厌恶或者伤害自己孩子的行为,都是由于丈夫的伤害。她的悲伤、束缚、无言,让她在生完肚子里的孩子后就离开了家庭,之后再无音信。我在影片中看不到这种情绪的源头,但在书里,我看到了。
书里讲,她是因喜欢读书而带着的那股书卷气,被她的丈夫,二战后归来的勇士,看上的。在外人看来,毫无魅力的她,获得他的喜爱,是天赐。在我看她的故事时,写下了下面的笔记:
就像我们走着走着,突然踏进了虚空。身体不受控制地落下。醒来时,看到了丈夫和孩子爱意的眼,周围的父亲母亲也赞许地看着我。我一下子恍惚了,以为自己只是忘记了这“美好”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但仍想起来,我原来,在落下前,正要去奔赴某个地方,想去感受远方、诗意和自由的。
这是没有办法责怪任何人的。丈夫和孩子是在她落下后见到她的,他们怎么知道她心中的澎湃呢?他们能理解吗,是她落下来的,不是被拽下来的,是她主动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父母可以理解她吗?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喜欢看书的女孩曾有脱离于这个社会规范的个人幻想,他们或许也从不知道原来她曾独自踏步走在和他们不一样的世界里。
可她自己知道,她就是这样活生生地落下了,从光明的地面落到了黑暗的虚无,身上没有伤痕,但怎么没把她的记忆也抹去?
《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四
将《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对照阅读,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两者的出版时间相隔70余年,如果说《达洛维夫人》有着时代的局限,在阅读上稍显艰涩,那么《时时刻刻》提供了更精彩流畅的情节,是非常有“画面感”的一部小说,成为畅销书并被拍成电影提名奥斯卡并不意外~
处于不同时代的三个女人的一天,包括伍尔芙本人,因为《达洛维夫人》而产生了微妙的联系。不同时空里,面对不同困境,她们内心关于死亡的挣扎与抗争从未停止……
伍尔芙留给丈夫的信写到:“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所以,我觉得《时时刻刻》不仅仅是在探讨女性主义,也是在探讨人生。
我们是否能做到在认清生活的一切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五
几天前,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史蒂芬戴德利的《时时刻刻》,那里夹杂了河水缓缓流动的轻盈和无数蔓延水草沉淀的重量,这漂浮意识流的面具下,隐藏着大海般的忧郁与冰冷。
三个女人,不同的年代,一天的光景,她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面露茫然,说着要去买花的呓语,不断交替的画面,碎片化的段落,一切被剪割再拼贴,犹如穿越时空的相互轮回,那本叫《达洛卫夫人》的书将她们串联在一起,再现了20世纪女性的心灵镜像和精神幽吟,空虚,彷徨,脆弱,敏感,恐惧,欲望,生命的本源万花筒般的被放大,一曲孤独的挽歌低声吟唱,至今仍萦绕耳畔。
首先,《达洛卫夫人》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3年期间创作的小说,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了议员夫人克拉丽莎达洛卫从早晨上街买花、筹备晚会一直到子夜晚会结束、宾客离去这十几个小时里的所见所闻,就在这短暂的一天里,克拉丽萨想起了当年深爱的彼得,逐渐对如今这浮华空洞的生活产生怀疑,而疯掉的战争英雄赛普蒂默斯的跳楼自尽让她彻底绝望。塞普蒂默斯虽与克拉丽萨素未谋面,但却对战后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焦虑和恐惧,小说表达了一战后西方文明所面临的冲击与异变。
1923(一战背景):伦敦郊区,因为精神疾病与自杀倾向被丈夫伦纳德带到了与世隔绝的乡村里齐蒙德的伍尔夫斜靠在空荡房间的旧木椅上,右手拿着汲满墨水的钢笔,左手轻扶着摊放在裙面上的白纸,思索着达洛卫夫人的故事,孤傲消瘦的脸庞掩盖不住虚无与痛苦,孤独无时无刻侵蚀着心魂,但为了伦纳德(暗指传统的父系社会)伍尔夫(身为女性)只有忍耐和隐藏(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对自由的疯狂热爱),然而姐姐的来访以及那只将死的鸟儿,让伍尔夫再难以克制内心的欲望,喧嚣复杂的伦敦才是她的归属地,这座以爱之名义建造的监狱让她生不如死,伦纳德的悉心照料成为一种禁锢,她仿佛笼中的鸟儿,生来就应在空中翱翔(可参考《阿飞正传》中的阿飞),“里齐蒙德和死亡之间,我选择死亡”这是多么让人心碎的宣言,每分每秒,时时刻刻,她都在永无止境的探索生命的意义,追求灵魂的自由。“逃避生命永远得不到平静”,就这样,多年后的某天,这个高挺鼻子的女人终于遵从内心的呼喊,随着石头一起浸入湖底,拥抱死亡,获得了真正的平静与愉悦。
1951(二战背景):美国洛杉矶,劳拉布朗,典型的中产阶级妇女,深爱自己的丈夫在外从事着不错的工作,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并且新的小生命即将降临,看似幸福无忧的生活,却让她无趣麻木,唯一的乐趣就是阅读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大抵是在达洛卫夫人身上看到了自身的影子吧。《达洛卫夫人》中的第一句写到:“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而在丈夫生日的这天,劳拉想买的花却被丈夫事先准备好了,顿时间,由伍尔夫小说所唤醒的独立意识彻底爆发,丈夫看似无意的买花行为其实剥夺了她的自由和权利,在这个家庭乃至社会中,女性永远只能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二战后,男权的地位更加膨胀,照顾好丈夫和儿子仿佛成了可悲女人的一切,对自我追求的渴望让她选择用死亡来证明,在陌生的汽车旅馆里,药片摆在身旁,当读到“死亡是可能的”时,再摸摸肚子里的那个新生命,突然明白过来,死亡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就这样,在生下这个孩子后,她用逃离展开了新的生活。50年后,面对儿子的昔日爱人克拉丽莎的质问,她哀伤但又坚定的说出了那句“后悔意味着什么,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那是你应承受的。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原谅我。只有死亡。我选择了我的生活”时,我们就知道这些年来,在异国图书馆工作的她,无需鲜血的祭奠,便真真正正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这是时代背景下女权主义和独立意识的进步。
2001(世纪之交):美国纽约,职业女编辑克拉丽莎,与她的同性爱人以及女儿(依靠精子银行生下的)生活在一起,并一直照顾着患有艾滋病的前男友理查德,或许因为和达洛卫有着相同的名字,理查德总称她为达洛卫夫人,而这天清晨起来,她亲自去买花并一直忙着为获奖的理查德筹办聚会,同样像极了伍尔夫笔下的达洛卫夫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被肯定,权利与自由逐渐增加,甚至达到了与男性的不相上下,克拉丽莎可以自己去买花,从事想做的工作,与同性爱人在一起,并且强势的照顾着前男友理查德(男性反而成了女性的依附),比起达洛卫夫人她应该更像那个理性的丈夫伦纳德,而脆弱敏感的诗人理查德才是达洛卫夫人(或者是塞普蒂默斯),克拉丽莎曾在和女儿的对话中透漏:只有和理查德在一起她才会觉得在真正活着。原来,表面乐观坚强的克拉丽莎每天忙碌的生活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寂寞的假象而已,她痛恨平庸的生活,而身患绝症的理查德却拥有自己匮乏的的激情和热血,那是梦想之光闪耀的地方,照顾理查德便成了唯一的寄托,她固执的认为“人可以为他人而活下去。”可是被病痛折磨的理查德早已失去了诗人所该有的自由,一切脱离了轨道,身体被控制,心灵被压抑,早年被母亲抛弃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人生的乐趣也已消磨殆尽,唯一的解脱只有死亡,“达洛卫夫人,是你。我为了你而活着,但现在你不得不让我走了。”为了与克拉丽莎之间的恩情一直苟活至此的理查德终于直面死亡,随风而去了。他也正印证了伍尔夫对伦纳德所阐述的必须得有人死去的原因:“为了对比,为了让活着的人珍惜生命,”“那么谁会死去?”“诗人会死,那些心怀梦想的人。”然而当理查德在克拉丽莎面前从窗子旁纵身而跃时,她失去了生活的全部依赖,彻底崩溃了,她明明拥有着比理查德更多的东西:充裕的时间,健康的身体,相伴的爱人和女儿,但是却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幸福,内心的虚空为自己建造了禁欲的牢笼,这也是她不理解理查德自杀的原因。最后,理查德母亲劳拉的出现才使克拉丽莎终于理解理查德的追求——与(达洛卫夫人,塞普蒂默斯)母亲劳拉一样面对最真实的自我,如同鸟儿般在没有极限的天空自由的挥动翅膀....自此,在一天的末尾,傍晚时分,克拉丽莎亲吻了自己的爱人莎莉,然后关闭台灯微笑着环视一切走近那扇门,是啊,她也开始坦然应对生活的变化,学会放手,不再逃避,而是直面最真实的自我。(这里代表着新时代女性意识的真正成熟)
而后,影片的原著《时时刻刻》实际上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对达洛卫夫人(同指创作者伍尔夫)精神困惑与生命意义的一种探讨和延续,它以超现实主义的实验手法极具诗意的解读了伍尔夫以及千千万万女性的爱与痛。
《时时刻刻》读后感 篇六
连着两天,我将电影《时时刻刻》看了两遍。周一晚上看时,因为一边玩电脑,一边看,有一时做点别的什么事,错过了不少情节,而这一部电影偏偏又不能错过一些情节,因为它将不同时代的三个女人的一天交错在电影中展现,所以,稍不留神,就错过了比较重要的情节。当天晚上,我只觉得看得莫名其妙,只觉得怎么搞的,这电影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一头雾水。
因为觉得电影里总有某些东西仿佛打动了我,周三我在电脑里搜索了一下影评,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渐渐将自己看到的零星的片段连缀成篇。当晚,我又将这部电影打开,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
具体情节我就不想再复述了,到网上一查就可以查到,而且看了这部电影的人肯定也会有印象。我只想说说自己看了电影之后的感受,我不想说这是一部悲观的电影。悲观不悲观都是别人对别人人生的评价,我只想说:这部电影里面的女主人公她们都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断地寻找着自己。
自己的人生中往往自己是缺席的,这听起来是多么恐怖的一句话。这怎么可能呢?那我到底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在自己的人生里,难道我还是别的确地方可去吗?
看了电影,我也不断地在想:在我的人生中,我是否缺席?这是一个有些可怕的问题。有时我觉得我没有勇气去直面这个问题。
看看电影中的三个女人。
女人一作家是人们心目中的疯子,精神方面有疾患。看看她姐姐的两个大儿子看她的那种表情;看看佣人对她的评价;看看他老公像守护小猫小狗一样的对她的照顾,其实就是出于“爱”的控制。她无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她的生活被医生等一大批不相干的人控制着。她想回到伦敦生活,她在火车站与找他的老公大吵了一架。老公生气,因为她不打招呼到处乱跑。而她是不应该乱跑的,她对不起丈夫的关心,因为她曾自杀过两次,老公有责任看好她,她也有责任让别人安全地认为:她不会再有这样的倾向。
可是老公也并不了解她内心的感受与内心的需求。可喜的是她的抗争有了结果。
女人二,那个一直照顾初恋情人的女编辑。她以为她过得充实而快乐,她从照顾这个有才华的男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光彩,可是这一切是真的吗?不是的。终于有一天,她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认识到这一点,是初恋男友的自杀。其实他早就不想再活着了,他就是文中另一个女人的儿子——理查。他的活着只是满足她的生命的需要。并不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那么她是不是在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她的生活呢?比如她的女儿?她的生活方式,是因为理查选择了同性男友还是因为她本身就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我从影片中没有看出来。
女人三,一个中产阶级女性,也就理查的妈妈,在常人看来,她的生活是幸福的——有一个爱她的老公,有可爱的儿子,拥有可能拥有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可是她不快乐,她不喜欢自己这样的生活方式,她做不好蛋糕,她也没有心情去享受这种温馨的家庭幸福与快乐。在老公生日那天,她打算和肚子里的孩子一起自杀。不过,后来改变了主意:她想等到孩子生下来后再离开这个家庭。
她几乎一定会受到所有人的谴责,包括我,看到她这样的决定,也会觉得她太没有责任心了。当得知儿子的死讯后,她来到了女人二处,处理后事。她与女人二有一段交流,其中一句大概是: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我就离开了他们。儿子也一直很少联系。我知道他为什么要在书里安排母亲自杀。我能感到愧疚就好了……言下之意,她并没有为此而感到愧疚。她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在她的生命深处,就有一个声音始终在召唤她;她听到了这个声音,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她受众人的谴责,不被儿子理解,但是她为自己至少活了大半辈子。当他的儿子终于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他一定能理解自己母亲当年的做法了。
我觉得这些演员演得真好。女人三,做蛋糕时那神经质的表现,呆在洗手间里泪流满面的样子;女人一的那种沉迷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茫然;女人二的那种光彩照人与灰头土脸的对照……
好电影带给人的启发与思考,而不是像《泰冏》那样,看完了一笑置之就可以放开的影片。好电影有时像一把手术刀,让你痛并快乐着。
人生最怕的是被格式化。可是,我们不是就被格式化着吗?在我们的教育中,人自身的发现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一直以来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愚民式的,驯化似的,培养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听从教导,尊敬师长,而且这种尊敬与对方的身份等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然这些要求没有明确地提出,而是通过直观的形式对学生起着强作用。比如通过有领导参观时,有仪仗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有人参观时,与领导与参观者打招呼就被一次次强调,强调到无经复加的程度……这样的形式让中国的孩子学会了媚上。为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一些明明是不好的事情,可是我们的领导就有本事列出三五八道理由将此事说成是好的,或者从中寻找到许多任何凡人都看不出的好来。这就是一种愚民,阻止大家思考,不需要任何人思考,尤其是底层的人,弱势的人。
我们从读书开始就听信了太多的谎言,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分不清楚究竟哪些是谎言哪些是真理了。我们在形成的既有的观念的左右下生活着,不痛不痒,我们过着和大多数人差不多的生活,我们也思考着和大多数人差不多的东西,我们也运用和大多数人差不多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在这样的状态下,要找到自己有多么艰难,我永远都在我的生活中缺席;或者又有多么容易,看到她,我就看到我自己。
看看那些强势的人如何用他们的评价来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看看我们在弱势的人面前又如何用我们的强大左右着他们的生活!
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里,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可以格式化的?哪些东西应该是我们应该独有的,与众不同的?
要直面自己的人生是需要勇气的。我在努力。
这部影片看完了,它不是让我消沉,而是让我开始思考,然后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