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一
我读完《离太阳最近的树》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世界,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动和启发。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梅尔的小男孩的家乡。在那里,有一棵特别的树,这棵树离太阳最近,可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能量和光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树的枝叶渐渐枯萎。梅尔决定去寻找解救树木的方法,他踏上了一段奇幻而充满冒险的旅程。
在梅尔的旅程中,我看到了勇气、友谊和奉献的力量。梅尔遇到了一只善良而聪明的小鸟,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小鸟告诉梅尔,只有通过爱和关心,才能拯救树木。于是,梅尔开始尽自己的努力,照顾树木,给它浇水、施肥,并用自己的温暖和爱心为树木注入了新的能量。最终,树木恢复了生机,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和关心的重要性。梅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人、关心他人时,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种关爱和关心不仅仅是对家人和朋友的,还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我们应该像梅尔一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行动中,为我们的地球注入新的能量和希望。
此外,我还被故事中的奇幻元素所吸引。作者通过描写梅尔的冒险旅程,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树木可以和人们交流,小鸟可以给予人类智慧。这些奇幻元素给了我很多思考的空间,让我明白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事物的不同面向,拓宽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总的来说,《离太阳最近的树》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它告诉我爱和关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创造奇迹。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它可以开启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我希望自己能像梅尔一样,用爱和关心去改变世界,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二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本让人感动和思考的书籍。通过故事中的小男孩梅尔的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勇气和奉献的重要性。
梅尔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他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责任感。当他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树开始枯萎时,他不再是袖手旁观,而是主动行动起来,寻找解救树木的方法。他不畏艰险,踏上了一段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旅程。在旅程中,他结识了一只聪明的小鸟,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并共同努力拯救树木。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勇气的价值。梅尔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相反,他勇敢地面对挑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这种勇气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了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故事中的奉献精神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梅尔为了拯救树木,不惜用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去呵护它。他给树木浇水、施肥,用自己的力量为树木注入新的能量。这种奉献精神让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收获,只有用心去关爱他人和环境,才能改变世界。
此外,故事中的奇幻元素也给了我很多想象的空间。小说中描绘的世界充满了奇妙和神奇的元素,让我感受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激发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明白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事物的不同面向,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通过阅读《离太阳最近的树》,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勇气和奉献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只有用心去关爱他人和环境,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它可以开启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我希望自己能像梅尔一样,用爱和勇气去改变世界,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三
今天我阅读了《离太阳最近的树》。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30年前作者在西藏阿里当兵的时候,在荒漠里,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红柳长在沙丘上,有着固住流沙的作用,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有一天,司务长叫他们去打柴—砍红柳树,用来烧火做饭,作者不同意,说植物也有生命,不能去伤害它。司务长最终还是下了去砍红柳树的任务。他们用了很多种办法,砍、挖、掘,还用炸药店来炸,最后红柳树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到,荒漠里的红柳树,就像我们人的生命一样,非常宝贵,所以保护绿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重视!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四
今天我读了八(5)班推荐的美文《离太阳最近的树》。主要内容是:“我”在30年前,在西藏阿里当兵。要生火,没办法,只好去砍红柳。
在文中,有一句: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从中可以看出红柳的为民舍己的精神,要不红柳,恐怕西藏只有沙了吧,连一户人家都没有了吧!
是呀!连树都有这种为人舍己的精神,那我们人类呢?白求恩医生是海外的共产党的党员,可是他就是有这种为人舍己的精神,为了我们中国人,却把自己的生命抛弃。有多少大学生为了救人,把自己的生命都丢了。可是中国还是有一些贪生怕死的人,当然生命只有一次,可是别人陷入危险时,你还无动于衷吗?大家还是一起好好想想吧!
结尾点名了,人类的过分开发和利用,是破坏自然的主要原因,只不过说的比较含蓄。
结尾写得也比较悲惨,“原住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固沙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人们为了一己之利,不仅重新破坏了红柳们的辛苦业绩,更几乎灭绝了它们的子孙,“兔未死狗已烹”,着实让人感到可怜,可悲。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五
读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第一次约略知道西藏阿里“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的红柳林。
她在那里当兵时,有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叫全体打柴去——挖红柳当柴火烧。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
司务长的成本意识还很不错的,似乎红柳不是自己身上的事,这不是强盗逻辑吗?这是阿里的事、国家的事,更是人类的事啊。你为了自己今天烧饭不要钱,阿里人、全人类子子孙孙要赔上无穷无尽的钱呐!也许期满了,你走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阿里人走得了吗?人,能走得了吗?走得出阿里,不还是宇宙中的一员。条块分割、部门保护、地区保护,总是严重制约着我们整体工作的开展。
不可否认,司务长也是为生活所迫,为大家着想,要烧饭吃。但好心也能办成坏事,不能办成坏事呀,更不能因为没有起码的常识与见识,做了坏事还自以为功。我们的司法部门在处理“长”们的类似问题的时候,显然也有好心地办坏事的时候,有意无意去迁就还要冠冕堂皇地说是“情有可原”。
司务长在军届到底什么级别,我不知道,就因为是“长”,所以可以布置任务,而且因为是“布置”的任务,所以“全体”都得去执行且完成吗?在中国,民主进程滞后,为头为长的都多少有些说话权,实际上是话语霸权、指挥权。“长官制”要是失去了民主监督,类似“红柳”的灾难就不能幸免。有多少人只注重为官一任任内的事,许多项目在当时的确很能显示某些官员的政绩,可是也不乏事后根本就是浪费的,甚至还给当地人带来了灾难深重的后遗症。
她也曾反对过司务长的做法,不过还是没有能够阻止住。是自己太孤单,还是自己也底气不足?中国缺乏振臂一呼的闯将,更缺乏应者云集的民众。不知者不为罪,在真理面前我们知者绝不能示弱,孟子说“知而不争,不可为忠;争而不得,不可为强”。人类历史的进步,少不了仁人志士“争得”“为强”来推波助澜。如果自我宽心,反正执行任务、落实工作是全体行动,挖柳的队伍“浩浩荡荡”,那么这种“不得”其实也不只是示弱,更是明知故犯的罪过呀。
她抗拒的理由是“它是活的,是生命”,无可否认生命是要尊重,就是现在还是有人做不到。史怀哲领诺贝尔奖时呼吁,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反对“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而不是生命的呢,难道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甚至伤害得问心无愧吗?
看到“司务长
”,我又想到了另一位“长”——住持王圆箓。现在,我们更多的人是从余秋雨《道士塔》知道,道士王圆箓是敦煌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而毕淑敏并不曾交代司务长的真实姓名。是她怕得罪了自己当年的长官,还是出于个人感情的尊重?如果说一个知名作家在传达这样一些信息的时候,都是如此半遮半掩、感情用事,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还奢谈什么文化良知?舆论监督还奢谈什么深广度、透明度?综合治理还奢谈什么硬拳出击?
《离太阳最近的树》读后感 篇六
如果你读过《离太阳最近的树》,那么应该对这两个场景记忆很深了:红柳丛伫立在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的雪原上。它们有着像铁一样锈红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被炸药炸开而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这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是的,这是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悲剧。在高原执勤的战士们为了减少烧柴的开支,不惜铲去这高原惟一的绿色,把这种能固住黄沙的生灵无情地掘尽烧光,连根带须都烟销灰灭了。我想,整个高原都能听见红柳那无助的哭泣和呐喊,在寒冷缺氧的雪域间回荡。
如果,那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红柳是离太阳最近的树,那么我们这座低海拔的城市里的树算是里太阳最远的树。
高原上的红柳,太高、太远,触及不到,而我们身边的树近在咫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绿色。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环保意识,不少人已经投身于植树护木的活动中去。然而,我们真的懂得怎样爱树木吗?离太阳最远的树能摆脱红柳的厄运吗,在我们的“保护”下成长吗?
前不久,我在《新明晚报》上看到一篇记者访问林场志愿者的报道。大学生志愿者王同学告诉记者:“许多人来种下的树都是不达标的.,这样做不仅浪费了树苗,还耗费了人力、资源。很多人有环保意识,但自身对这方面的技术掌握的并不多。我们不得不把这些跛脚的小树重新挖走,它们根本无法长大。”我看向那幅新闻图片,尽管是黑白照片,但照片上的小树东倒西歪清晰可见。两个工作人员正围着一棵“病秧子”,准备把它挖出来。我忽然想到几年前,学校组织我们去植树。我们虽然有一腔热情,却都笨手笨脚的,植下的小树也都向图中的一样七扭八拐。我们走后,工作人员一定又大费周章把那些不达标的小树苗给挖走了吧。
报道的末尾,王同学向大家呼吁:“种下的树木都需要精心保养和修护,这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大家真的热心环保,就请大家捐助给环保组织吧,那里会用捐款为树木提供最好的服务。”文章的最后,附上了中国环保网的网址。我赶忙打开电脑,输入了网址,渴望能得到一些募捐的消息。
无论是离太阳最近的树,还是离太阳最远的树,它们都会因为残酷的人类而走向灭亡。前者已无法弥补,但后者我们依然能够抢救。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两个故事,能懂得如何爱这些默默守护我们的绿树。
但愿,高原上的某一个角落能重新窜出挺拔的红柳,我们身边的树也能常绿不衰。
这些,都在我们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