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模板内容
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下面是小编给各位献上的2017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模板内容和一些世界气象日的标语,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内容 篇1
1、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
2、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4、粮草未动,气象先行。
5、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6、埋头苦干做气象,安全建设有保障。
7、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8、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9、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发布。
10、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11、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12、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13、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1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15、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6、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7、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8、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的内容 篇2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世界气象日开展的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3日。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 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201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英文为"The Sun,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 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202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发展历史
起因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标志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世界气象日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两极地区冰盖上大气沉积物的详细观测,可以了解两极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6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融化。2007年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了2007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2007年3月1日启动的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极地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就发起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对南北极进行了考察,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进入到科学考察时代,也宣告了极地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开始。
发展
世界气象日每年的3
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规定,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气象工作者都要围绕一个由WMO选定的主题进行纪念和庆祝。
世界气象日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