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简单手抄报

时间:2018-09-08 01:10: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长城简单手抄报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昔日虎踞龙盘的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保境安民的军事性工程,今日长城首要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成为了各地的旅游景点供人们揽胜怀古。

  万里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经过壕堑359.7公里,自然天险2232.5公里。

  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

  长城十三关

  第一关 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矗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

  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可谓气势如虹。

  《山海关》

  清·魏源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

  第二关 黄崖关

  黄崖关又称“小雁门关”,为津门十景之一的蓟北雄关,潜伏在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

  黄崖关长城以关城为中心,向泃河两崖延伸,东至半拉缸山,有悬崖为屏;西抵王峁顶山,有峭壁为倚,全段长城建筑在海拔736米的山脊之上,可谓天险。

  第三关 居庸关

  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平区内,得名始于秦代。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

  燕国时已成为军事要隘,汉代已经颇具规模,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成吉思汗灭金即入此关,今天我们看到的关口建于明洪武年间。

  《居庸关》

  清·顾炎武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

  终古戌兵烦下口,本朝陵寝托雄边。

  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冈落雁前。

  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第四关 紫荆关

  紫荆关耸立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自古就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

  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说的就是紫荆关之壮观。

  《紫荆关》

  明·尹耕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第五关 倒马关

  此关矗立在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处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

  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的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成为内三关。

  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寄倒马关崔将军》

  明·尹耕

  苦忆当关将,频年树汉旌。

  风生三岔口,雪满六郎城。

  李牧仍酣战,冯唐未著名。

  随云望倒马,空有故人情。

  第六关 平型关

  明正德年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这里的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

  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

  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周围900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

  平型关又因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这是抗日战争胜利中意义重大的一战。

  第七关 偏头关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

  潜伏在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

  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修筑,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

  第八关 雁门关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矗立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

  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

  雁门关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只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送薛承矩秩满北游》

  唐·刘长卿

  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

  第九关 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耸立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

  明·王世贞

  夫人城北走降氏,娘子军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第十关 杀虎口关

  此关潜伏在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有一个杀虎口关,是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从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时称“杀胡口”,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杀虎口”关。

  明朝时蒙古贵族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

  第十一关 嘉峪关

  此关矗立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祁连山》

  明·陈棐

  马上望

祁连,奇峰高插天。

  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云。

  第十二 阳关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潜伏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

  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十三关 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又称小方盘城,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

  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

  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

  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长城简单手抄报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