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红十字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素材
导语: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由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会召集,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以世界红十字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素材01
以世界红十字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素材02
以世界红十字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素材03
以世界红十字日为主题的`手抄报设计素材: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介绍
吕海寰(1842~1927)
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
1902年,吕海寰、盛宣怀在上海与各国议定《商约》,成为中国商业法律的开拓者。
1903年,吕海寰、伍廷芳奏请推广官报获准,于是各省纷纷创立官报。
1904年3月10日,在他的主导下,创立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
会,随之,红十字会分会迅速遍布全国各地战乱中,红十字会在各地冒着战火硝烟,掩埋无数尸体,救助着灾难中的民众,当时叫做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总书记李提摩太。经吕海寰联络,中国红十字会加入了世界红十字会组织。吕海寰一直关心和操办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起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领导和负责人的作用,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奠基人之一。1909年,吕海寰、吴重熹会奏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六条),请旨立案。
1910年6月5日,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大清红十字会。
1911年10月25日(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起,清廷派吕海寰为大清红十字会会长兼任慈善救济会会长,并派沈敦和、福开森(美国人)为总董,将大清红十字会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同办理(辛亥革命)战地救济事宜。
1912年9月30日(民国元年),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次会员大会,制定会章并组织常委会,选举常议员34人。公举中华民国大总统、副总统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正、副总裁。吕海寰为正会长,沈敦和为副会长兼常议会会长,江绍墀为理事长。
1920年9月辞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职务,担任名誉会长。吕海寰后来担任名誉会长,1924年辞官到天津定居,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岁。
盛宣怀(1844~1916)
盛宣怀字杏荪,又字幼勖,号愚斋、止叟。江苏武进人。
1870年经人引荐入李鸿章幕,深得李的信任。
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并且受命拟定章程,从此,盛宣怀开始了他的实业家生涯。
1880年,盛宣怀创办天津电报总局,津沪、苏浙、湘粤、晋冀、豫鲁、东三省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电线,都是在他的主持下架设的。
1882年,他创办了山东平度、辽宁金州金矿。
1886年,他来烟台任职山东登莱青兵备道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独资经营300吨的“广济号”轮船运输,航行在烟台、龙口、登州之间,后来又延伸到小清河口,以至整个山东沿海。
1893年,盛宣怀受李鸿章委派,在上海成立华盛纺织总厂,并控制了大纯、裕春、裕晋诸多纱厂。
1896年,又接办张之洞无力再办下去的汉阳铁厂,并且督办全国铁路主要干线卢汉铁路的修筑。
1897年,盛宣怀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
1908年,他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后又创办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等。
1910年任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任会长。
1911年,任邮传部尚书,一品衔。
1916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
沈敦和(1866~1920)
沈敦和(1866~1920),字仲礼,浙江宁波人,近代知名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回国后曾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总商会理事等职,署记名海关道。
沈敦和长期从事洋务局工作和国际公法的研究,著作有《俄罗斯国际略》、《英吉利国际略》等书。
光绪三十年正月(1904年3月),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兼任上述各院院长。
沈氏以恤兵博爱、救死扶伤、拯难济危为己任。日俄战争期间,领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医疗队,派往辽沈一带救护伤兵难胞,被救出险者数十万人;继又散放急赈,活者甚众。宣统二年,公共租界发生鼠疫,工部局在源昌路、阿拉巴斯脱路(今曲阜路)、北山西路等地挨户检查鼠疫,其后又公布检疫章程,引起居民强烈抗议,酿成“检疫风潮”。沈氏亲自去疫地调查,筹款抚恤,联合各帮各业与工部局交涉修改检疫章程,并由中国商董在闸北创办中国公立医院,收治染疫华人,保障民命,维护防疫主权。上海光复前后,讨袁军与北洋军在沪南、吴淞、江湾等地激战,沈氏亲自组织救护。民国4年夏,台风肆虐,浦江上覆舟甚众,沪南、闸北棚户区大批茅屋被毁,沈氏捐巨金以为首倡,又集合医疗队治疗伤者,办理善后。还创办沪南、北市防疫医院在武昌起义、宁沪、京津、直皖、直奉诸战役以及南北各省旱涝、风火、疫疠等灾变中,沈氏都竭智尽力,进行救护,民众深受其益。
沈氏服务精神和卓越贡献,深为沪上中外人士所敬重,民国建立后,政府特授予三等文虎章。